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哈47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四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范围内。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A.阅读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获得知识,让人受益匪浅。如果和书相交,朝夕相伴,情感定会与日具增。书中的人生箴言濡养着我们的精神,丰盈着我们的心灵。诵读诗歌,自然之美摇曳而来,欢乐忧戚进驻心田;品读小说,在命运的沉浮中叫人顿开矛塞,鲁迅希望杨二嫂不再是辛苦恣睢般的生活;莫泊桑希望走投无路的于勒,能拥有亲情的慰藉;曹文轩希望风雨孤独中的杜小康能挺起少年的脊梁……B.总有一首诗词,让我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我看到诗和远方。
阅读绝不是附庸丰雅的事,它是我们生活的必需。C.阅读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坚持不懈,砥砺前行。D.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1.(3分)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濡养(rǔ) B.忧戚(qī) C.恣睢(zī) D.脊梁(jí)
2.(3分)语段中画横线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与日具增 B.顿开矛塞 C.走投无路 D.附庸丰雅
3.(3分)下列从语段中选出来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阅读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获得知识,让人受益匪浅。
B.总有一首诗词,让我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我看到诗和远方。
C.阅读是要让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D.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4.(3分)为了提醒自己多阅读,更好地实现为国效力的梦想,你打算从下面句子中选择最适合的一副对联,贴在书房外,内容连贯,上下联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淡泊名利从书起 ②总有书香萦心怀③墨中百载情意浓
④窗间白发催愁境 ⑤书卷多情似故人⑥欲为圣明除弊事
A①⑤ B⑥② C④③ D④⑥
5.(3分)班级开展“名著小剧场”活动,演员在揣摩角色时有如下体会,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打白骨精”这场戏,孙悟空一心除妖,却被唐僧驱逐,表演“泪别师父”时要表现他的委屈与不舍。
B.祥子对辛辛苦苦买来的车极为珍视,加之他性格老实、隐忍,车子被抢时,他会表现出心疼、愤恨而无奈。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场戏,林冲听到了陆虞侯等人陷害自己并想烧死他的话,表演时要表现林冲的委曲求全,忍气吞声,心存幻想。
D.范进屡试不第突然中举,因为巨大的喜悦和兴奋让他的精神状态瞬间崩溃,表演时要把他喜极而疯的异常状态体现出来。
6.(3分)依次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故乡的小溪如同一块温润的和田玉, ,不疾不徐,午后的阳光照耀在溪面上, 。小溪中央有几块巨大的溪石,_______。我们这群孩子自动分成两伙儿,一溪石为界,或是进行激烈的泼水战斗, 。我们玩到兴头处,总是忘却了时间。
①或是比赛哪伙儿捉鱼得多
②安安静静地流淌
③溪石底部被经年流淌的溪水冲刷得圆润可爱
④泛起点点璀璨的光芒
A. ①③②④ B. ④②①③ C. ③④①② D.②④③①
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古人擅长以典传情。《无题》中“蓬山此去无多路, ① ”,这是李商隐借典希望“信使为我传情思”;《行路难》中“ ②,忽复乘舟梦日边”,这是李白借典抒怀“我不放弃理想”;《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 ③ ”,这是范仲淹借典立誓“等我功成奏凯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④ 五十弦翻塞外声”,这是辛弃疾借典表现“军营生活我难忘”;《满江红》中“四面歌残终破楚, ⑤ ”,这是秋瑾借典感叹“危国思家我惆怅”;《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⑥ , ⑦ ?”这是苏轼借典呼告“我期待着被重用”。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3分)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益慕圣贤之道 略无慕艳意
B.不敢稍逾约 未尝稍降辞色
C.色愈恭,礼愈至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岂他人之过哉
9.(3分)对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为:乡里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考问我。
B.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译为:询问疑难,提出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C.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译为: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间是一个白玉环。
D.日侍坐备顾问
译为:每天在皇帝座位旁边侍奉,准备接受询问。
10.(2分)作者对“同舍生”不羡慕的原因是 (1) ;作者认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的原因是 (2) 。 (用原文语句回答)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4题。(11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是收藏图书、文献和档案典籍的地方,也就是图书馆。
古代的藏书楼在选址上大都倾向于找个“风水宝地”。如清朝乾隆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7个抄本分别藏在“北四阁”和“南三阁”。“北四阁”分别是北京紫禁城皇宫的文渊阁、京郊圆明园的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的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南三阁”是镇江金山寺的文宗阁、扬州大观堂的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的文澜阁。这些藏书楼都建在环境优美之地,像杭州的文澜阁,就选址在杭州风景最美的地方。
给藏书楼取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少藏书家在楼名中寄托情感、志趣。如清朝藏书家孙衣言的藏书处名为“玉海楼”,寓意藏书“如玉之珍贵,若海之浩瀚”;明末时的藏书家江元祚(zuò),隐居于钱塘,筑草堂于西溪横山堂上,建藏书楼名为“拥书楼”,被赞为“拥书万卷,连屋充栋”。另外,“传经堂”“好古堂”等名称,也同样表达了对经书典籍的尊崇之意。也有许多藏书楼的名称是源自典故的。比如建于明朝中期的“天一阁”,其名取自《易经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古代的藏书楼在功能设计上也是非常考究的。因为藏书楼主要是用来存放和阅览图书的,所以在建造时,首先要考虑建筑规模必须与所藏图书数量相吻合,要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其二藏书楼不是单纯存放图书的仓库,也是一个读书治学的地方,所以一般都在内部设计了供人阅读的空间,并且要考虑取书、看书的方便性。这种藏书与读书分开的建筑格局,对于保护图书是很科学的。此外,在设计藏书楼时,还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功能。
藏书楼还十分注意周围小环境的建设,通过对藏书楼周围小环境的人工修饰和设计,使之与藏书楼的整体达到协调一致乃至增色的目的。特别是明清时期,建造园林式藏书楼非常普遍,当时的藏书楼建筑既是技术,又是艺术,融科技文化和审美文化于一体,极富特色。
我国古代的藏书楼不仅收集、保存了丰富的文献典籍,而且也整理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性格和文化精神。
【材料二】
中国古代特别重视藏书的保存和保护工作,这一点在藏书楼的设计中体现十分鲜明。如明代义乌人虞守愚的藏书楼选址于背山临水之处,引水为池,以小舟为渡。楼上长窗绕环,藏书万卷;楼下,明堂宽敞,读书著述于此。又如中国近代“嘉业堂”藏书楼,一楼房间皆用烧制的青砖铺地,青砖之下用瓦钵铺垫,瓦钵下面再铺细沙,使得藏书楼的地面比周围高30厘米;藏书楼一楼底层高4-5米,面向天井的库房全部装有落地长窗,通风、采光、隔热效果都很好。“嘉业堂”内的书籍全部存放于楠木书橱、书箱和书匣中,匣内复衬甲板,十分考究。
11.(2分)画线句中的“风水宝地”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12.(4分)阅读【材料一】,我们会从四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的藏书楼有所了解,请分别写出你所了解的内容。
13.(2分)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说明【材料二】中两座藏书楼如此设计的原因。
14.(3分)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为自己的藏书楼取名“书巢”。请你结合【链接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陆游取这个名字的原因,并辨析这属于古代藏书楼取名方式的哪一种。
【链接材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③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④,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节选自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或栖于椟:有的书堆在书橱上。椟,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③间:间或,偶尔。④槁枝:枯树枝。
(三)阅读《谁的微信》,回答15-19题。(16分)
谁的微信
①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是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②“老爸,下班了?”
③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④“您和老妈还好吗?”
⑤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⑥“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⑦老高有些茫然。
⑧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
⑨老高懵了。
⑩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现在啦。”
“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十二点。”
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他们。
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你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3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稍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5.(2分)小说开头部分老高看到“儿子”发来的微信后,内心也产生一系列反应,请从文中找出描述老高反应的词语并填到下列横线上。
一怔→ ① → ② →冷静
16.(3分)结合文章,说说老高是如何判断出给他发微信的不是他儿子,而是骗子?
17.(5分)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第31段,为什么“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2)如何理解“老高冒着大雨来到父母的家里”这一情节?
18.(3分)简要分析选文第35段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19.(3分)对于老高的妻子桂芬,你觉得她是小说里的关键人物吗?请回答出你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四)阅读《兴起的“国潮”》,回答20-23题。(10分)
兴起的“国潮”
①“翩若惊鸿,宛若游龙”的“洛神”,河南博物院的“网红”文创考古盲盒,还原故宫太和殿造型的积木,国家宝藏同款香囊花灯……近年来,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国潮”,在时光的织锦上,以千年文化底蕴为经,现代审美潮流为纬,交织出一幅幅璀璨夺目的东方画卷。“国潮”兴起,彰显了文化的自信。
②何为“国潮”?“国”即中国,中国品牌,中华文化,意指传统;“潮”是潮流,既包括新时代的潮流文化,也体现人们的个性追求,意指现代。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原创品牌深植中华文化基因,创意特色风格,打造多样化文创产品而带来的一种消费潮流和风尚。
③ 赋予“国潮”彰显文化自信的动力。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是“国潮”创造、创新的沃土。汉字符号、文物古迹、诗词歌赋、水墨书法、琴棋书画等文化元素成为“国潮”品牌源源不断的创意来源。印有“中国李宁”四个汉字的潮牌服装,京剧元素与现代设计潮流相结合的晨光国粹礼盒,百雀羚与敦煌博物院合作推出的悦色岩彩系列彩妆……正是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潮”的兴起彰显文化自信,提
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④创造创新铸就“国潮”彰显文化自信的灵魂。舞蹈《洛神水赋》之所以火遍全国,就在于其创新地采用了水下表演的形式,运用水的漂浮力,营造出衣袂飘举、凌空起舞的美妙姿态。央视节目《书画里的中国》运用3D复现技术、影视演绎等手法,让主持人“穿越”到《清明上河图》的画卷中,看船上的故事、城里的热闹……观众不由地赞叹:文物复活了!正是创作者创造性地将古典文化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才有了这样神奇的效果。创造与创新,使“国潮”拥有了灵魂,成功引领了文化的新风潮。
⑤ 成为“国潮”彰显文化自信的关键。《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90后年均支出5307元购买国货,年轻人已成为国货消费的主力。中国国力的增强,极大地激发了年轻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增强了他们对本土品牌的热爱,既而影响了他们的消费理金:选择潮流时尚与品质、性能、价值并重的中国品牌。总书记说:“传承文化血脉、延续文明之根,希望也寄托在青少半身上。”年轻人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潮流的追捧者、推进者、创造者。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成为推动“国潮”澎湃发展、彰显文化自信的关键因素。
⑥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国潮”的强势崛起,满足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对现代潮流的向往,点燃了中国人的潮流自信,也彰显了民族文化的自信。
20.(3分)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1.(2分)根据内容,分别将第③段、第⑤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每处限10个字以内)
第③段:
第⑤段:
22.(2分)指出文中画线句所用的论证方法。(每个括号里只写一种)
(1)深受年轻人追捧的时尚“国潮”,在时光的织锦上,以千年文化底蕴为经,现代审美潮流为纬,交织出一幅幅璀璨夺目的东方画卷。( )
(2)总书记说:“传承文化血脉、延续文明之根,希望也寄托在青少半身上。”( )
23.(3分)阅读材料和上面的文字,简要说明这则材料可以作为哪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
【材料】
近年来,安踏采用独创A-FORM缓震科技和TALOON抱紧系统等新技术打造的举重“吨位鞋”,全方位提供足部稳定支撑,大大降低了足部损伤机率。跳高场上的碳纤维杆,鲶鱼一般“丝滑体质”的摔跤服,最“吸汗”、高效抗菌的空手道服……在这些创新的运动科技的加持下,安踏让中国品牌闪耀世界赛场。
三、24.作文(50分)
24.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值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指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小事,内涵丰富;有的见闻,蕴藏智慧;有的文化,陶冶情操……在成长路上,有些经历,增长了见识;有些体验,开阔了视野;有些尝试,锤炼了品格……这一切,值得!
请你以“这件小事,值得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材料作文
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在苹果公司数十年的起落与复兴中,他以敏锐的触觉和过人的智慧,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方式,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天才”。他说:“成就一番伟业就要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为之拼搏。如果你还没能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继续寻找,不要放弃。跟随自己的心,竭尽全力,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这则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事业的成功源于热爱;坚持成就梦想;唯有拼搏,才能梦想成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哈47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20241105
初四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云用(25分)
1.B2.C 3.A 4.B 5.C 6.D
7.(1)青鸟殷勤为探看;(2)闲看垂钓碧溪上;(3)燕然未勒归无计;(4)八百里分麾下炙;
(5)八年风味徒思浙;(6)持节云中;(7)何日遣冯唐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
8.B 9.D
10.(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全2分),(2)则心不若余之专耳(或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给2分,如果又加上“岂他人之过哉?”不给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
11.(2分)“藏书楼选址都倾向于环境优美之地。”或者“环境优美之地”(都给分)
12(4分)①藏书楼在选址上倾向于找“风水宝地”②给藏书楼取名是很重要的事③藏书楼在功能设计上非常考究④藏书楼注意小环境建设(只答“选址”、“取名”“功能设计”“小环境建设”的说明对象,没答特征。整体扣1分。,
13.(2分)①藏书与读书分开的建筑格局 对于保护图书是很科学的。②在设计藏书楼时,
必须考虑防火、防潮、防蛀、防盗等功能。(共两点。)
14.(3分)取名原因:①书房里书多。②饮食起居读书在此屋。③存放乱,像堆积着枯枝的鸟巢。(答出两点就给满分,意思对即可。)取名方式:寄托情感志趣
(三)阅读《谁的微信》,回答15-19题(16分)
15.(2分)茫然 懵了
16.(3分)(1)老高给他打电话不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2)他儿子没主动问候过他。聊天也是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3)骗子热情主动地和老高聊了很多话,并提出了要钱买电脑的要求。(必须答出目的是“要钱”,否则扣1分)
17.(1)(2分)妻子的话,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1分);为儿子不关心他,他也没和儿子有情感的沟通而失落,难过(失落和难过答出一个意思就给1分)。(“沉默”的意思占一分;“伤感”的意思占一分。)
(2)(3分)说明老高在妻子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是内疚。悔恨:(情感、心理)说明他已经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多去关心父母;(内容)
突出主旨--他意识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少,就会有隔阂。有代沟。孩子应多与父母沟通。多主动从情感上关心父母。(主旨)(从内容、情感、主旨写出三点,可得三分。合理即可)
18.(3分)环境描写。(不占分)写黄昏时候下暴雨的恶劣天气(1分),烘托出老高深刻反思之后内心的悔恨、愧疚、难过(1分),为后文老高冒雨去看望父亲做了铺垫(1分)。
19.(3分)我觉得是关键人物。(1分)
(1)正是妻子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与儿子的隔膜,让他醒悟自己忽略了对父母的关心。才有了后文的改变。使小说的主题得以凸显。(主旨)
(2)妻子这一人物,反衬出老高不善沟通,忽略亲情的形象:(形象)
(3)妻子这一番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所以说是关然人物。(结构)(理由3选2,合理即可。)
(四)阅读《兴起的“国潮”》,
20.(3分)国潮”兴起,彰显了文化的自信。
21.(2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答出“传统”)(年轻人的热爱)(别的答案不给分)
22、(2分)(1)(比喻论证)(2)(道理论证)
23、(3分)
(1)第④段。(1分)
(2)因为安踏注重科技创新与创造,采用先进技术打造运动产品。铸就了国货的灵魂,彰显了“国潮”的文化自信,让中国品牌闪耀世界赛场。(2分)
(3)这则材料,可以证明“创造创新铸就“国潮”彰显文化自信的灵魂”的分论点。(要指出分论点是什么)(3分)
三、作文(50分)
命题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经历的小事”:生活中细微的小事是写做的主体事件,而且要写出事件的过程。
2.“值得”。“指这样去做有好的结果;有价值,有意义”。(这件小事所体现的意义要体现出来,要挖掘透彻,即交代出文章的主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