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2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考点基础练一、单选题1.《黄帝内经》中提到:天寒地冻的“冬三月”,人们需要“避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位于年平均气温在10℃﹣22℃的范围之内,如图为“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分布图”甲地避寒区面积大,却不是国际著名避寒胜地,原因是( )A.海拔高,空气稀薄B.地处热带雨林区,气候过于湿热C.地处热带沙漠区,气候过于干旱D.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答案】1.C【详解】由图中甲地位置,分析可知,甲地位于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热干燥,故甲地虽然避寒区面积大,却不是国际著名避寒胜地,C正确,AB错误;甲地位于低纬度地区,D错误;故选C。2.读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图中P、N纬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点的气温可能为18℃ B.M点气温高于N点气温C.N点的纬度可能是42°N D.此时可能是7月【答案】2.A【详解】读图可知,图中P、N纬度相同,N点位于16℃和20℃之间,故气温可能为18℃,A正确;图中等温距是4℃,M点位于12℃和16℃之间,N点位于16℃和20℃之间,故 M点气温低于N点气温,B错误;图中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故位于南半球,图中纬度是40°可知,位于40°S,故N点的纬度可能是42°S,C错误;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知,同纬度的海洋低于陆地,应为夏季,南半球的夏季是1月,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3.读北半球1月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北半球1月的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从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C.从东向西递减 D.从西向东递减【答案】3.A【详解】读图可知,北半球1月的气温自北回归线越往北气温越低,即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A正确,B错误;该图无法呈现气温东西方向上的递减规律,排除CD。故选A。4.下列对年世界平均气温分布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大陆和海洋气温相同C.南半球自南向北海洋气温没有变化D.山地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升高【答案】4.A【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气温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A正确;北半球同纬度大陆与海洋气温不同,夏季时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时陆地气温低于海洋,B错误;南半球自南向北海洋气温是有变化的,C错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C,D错误。故选A。读某地月平均气温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气温/℃ 7 9 12 13 19 23 27 26 22 18 13 105.上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6.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 )A.北半球陆地上 B.南半球陆地上 C.北半球海洋上 D.南半球海洋上【答案】5.D 6.A【分析】5.由表格气温数据可知,该地区属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的亚热带气候,A是热带气候,B终年温和的温带海洋性气候,C是冬冷夏热的温带气候,D是亚热带气候,故选D。6.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地区最热月是7月,说明是位于北半球,四季温差大,是位于陆地上,故选A。7.下列关于世界气候分布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山地背风坡降水多 D.温带地区沿海比内陆降水少【答案】7.B【详解】世界气温分布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因此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A错误;气温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B正确;山地迎风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C错误;中纬度温带大陆沿海降水多于内陆,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下图是世界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甲、乙两地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20℃B.甲地气温<10℃C.乙地气温比甲地高D.图示区域为冬季气温9.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答案】8.A 9.A【解析】8.读图可知,甲地气温>20℃,A正确,B错误;乙地为20℃,甲地>20℃,C错误;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夏季气温,D错误。故选A。9.读图可知,乙丙两地均在海洋上,乙更靠近赤道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丙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所以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A正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都不是造成乙、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10.读图,下面三条线为等温线,数值关系为a>b>c,且①为陆地、②为海洋,则图示为( )A.北半球7月 B.北半球1月 C.南半球7月 D.南半球1月【答案】10.C【详解】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若三条线为等温线,数值关系为a>b>c,则为南半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①为陆地、②为海洋,①陆地气温低于②海洋,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即南半球7月,C正确,排除ABD。故选C。11.读图,关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能够总结出的规律是( )A.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B.从北向南递减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答案】11.D【详解】读图可知,北半球南部纬度低,气温高,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即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递减, D正确,故选D。12.通常一年之中,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 )月最低A.7 B.8 C.1 D.2【答案】12.B【解析】根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年变化的程度。一般气温曲线越平直表示气温变化越小,反之,表示气温变化越大,进行分析解答。二、解答题1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问题。(1)世界上最热的大洲是 洲。(2)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主要原因是 。(3)南极洲附近等温线非常密集,说明气温变化 (大或小)。(4)总结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两极,气温 。②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相比,1月份陆地气温 (高或低)于海洋。③同纬度的陆地,海拔高处气温较四周递减(或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答案】13.(1)非(2)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3)大(4) 低 低 0.6℃【分析】本大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影响气温的因素、气温分布规律等内容,考查对学生对世界气温分布特征和气温变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地图阅读和思维空间素养。【详解】(1)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出,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海拔高,气温低。(3)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变化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变化小。(4)从图中可知,世界气温变化规律:①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提升综合练一、单选题读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地1月的气温是( )A.-9°C -4°C B.-4°C 0°CC.0°C 4°C D.4°C 9°C2.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羊肉,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关系密切,以下因果关系排序正确的是(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多雨多雾、日照少②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③畜牧业发达④地处中纬度大陆西部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3.如果朋友冬季到欧洲西部的英国去旅游,你会告诉他英国( )(提示:巴音郭楞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冬季比巴音郭楞干燥 ②冬季比巴音郭楞温暖③冬季比巴音郭楞湿润 ④冬季比巴音郭楞寒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1.C 2.D 3.C【解析】1.读等温线分布图可知,甲地的气温在0℃-4℃,C正确,ABD错误。故选C。2.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因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多雨多雾、日照少,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旺盛、草场广,所以当地畜牧业发达。正确的排序为④①②③,D正确,ABC错误。故选D。3.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巴音郭楞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若冬季到英国去旅游,英国的冬季比巴音郭楞温暖,英国的冬季比巴音郭楞湿润,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C。人们常用“嘘寒问暖”表示关心,“寒”和“暖”都是日常对气温的描述,全球气温的分布很有规律,读图1和图2,回答下列小题。4.读图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A.同纬度陆地和海洋,夏季海洋气温高B.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C.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D.在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5.读图2,在世界广阔区域的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中,虚线为陆地和海洋的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区域为北半球冬季 B.此区域为南半球夏季C.甲处为北半球的海洋 D.乙处为南半球陆地【答案】4.B 5.C【解析】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同纬度海洋和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AC错误;由图可知,北半球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半球气温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整体上看,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正确;同一纬度的陆地,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错误。故选B。5.由图气温向北逐渐降低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7月份是北半球的夏季,同纬度海洋和陆地,夏季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故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下图为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 密度三种性质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盐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A.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升高B.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降低C.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降低D.从副热带海域向南北两侧升高7.影响②呈现图示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性质 C.海陆位置 D.蒸发量与降水量【答案】6.C 7.A【解析】6.地球的表面的热量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递减的,海水密度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增,①为密度分布曲线,A错误;赤道附近的热量较高,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②为温度变化曲线,B错误;副热带附近的降水较少,蒸发较为旺盛,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向低纬、高纬递减,呈马鞍状分布,③为盐度分布曲线,C正确,D错误。故选C。7.由上题可知,②是温度变化曲线,表层海水温度一般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这主要是太阳辐射影响,纬度低的地区,太阳辐射强烈,接受的太阳光热多,温度高,纬度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少,温度低,A正确;洋流、海陆位置、蒸发量与降水量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排除BCD。故选A。地理图表的阅读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下左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如4月气温为15℃,降水量为60毫米),右图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从上图中可以推断出该地位于( )A.右图M地 B.北半球 C.南半球 D.右图N地9.右图中P、N纬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当地可能为冬季 B.M点气温高于N点气温C.N点的纬度可能是42°N D.N点的气温可能为18℃【答案】8.B 9.D【解析】8.从图可以看出,该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为1月,说明该地区一定是在北半球,B正确,C错误;右图中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故位于南半球,AD错误;故选B。9.由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知,同纬度的海洋低于陆地,应为夏季,A错误;图中等温距是4℃,M点位于12℃和16℃之间,N点位于16℃和20℃之间,故 M点气温低于N点气温,B错误;图中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故位于南半球,N点的纬度低于40°S,C错误;N点位于16℃和20℃之间,故气温可能为18℃,D正确;故选D。朝鲜半岛与中国陆地相连。读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0.读图中可知,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 )A.甲地为6℃ B.大部分地区在0℃以下C.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D.西南部气温差异大11.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丙地地处盆地C.乙地附近河流流速快 D.大部分河流无结冰期【答案】10.B 11.C【解析】10.朝鲜半岛1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在0°C以下,且由南向北降低,西南部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较小,甲地气温在﹣8°C至﹣6℃之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图中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流,即地势东高西低,A错误;丙地等温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部递减,气温中部低四周高,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为山地,B错误;乙处等温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较快,C正确;大部分地区气温在0℃以下,河流有结冰期,D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12.读“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回答问题。(1)读图可知,按南北方向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 向 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递减方向与北半球正好相反。据此归纳,全球气温大致从 纬向 纬递减。(2)北美大陆中部地区与太平洋中部海区相比,前者气温差异相对较 (“大”或“小”),判断依据是 。(3)南北半球比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 半球,原因是 。【答案】(1) 南 北 低 高(2) 大 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3) 南 该半球以海洋为主【详解】(1)按南北方向可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递减方向与北半球正好相反。据此可得,全球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其影响因素主要是纬度因素。(2)北美大陆中部地区与太平洋中部海区相比,前者气温差异相对较大,判断依据是: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3)南北半球比较,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南半球,原因是该半球以海洋为主。北半球海陆交错分布,地势高低悬殊。(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