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八年级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读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
C.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D.板块位置—亚欧板块
2.图示季节,江西省的主要盛行风风向和盛行风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北风大西洋 B.东南风太平洋 C.东北风北冰洋 D.西南风印度洋
3.“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的是我国领土的( )
A.海陆位置差异 B.海拔高低差异 C.经度位置差异 D.纬度位置差异
环保旅游爱好者小明骑着自行车进行了一次自驾旅行,他的自驾旅行路线如图所示,完成4-6小题。
4.小明沿途遇到了很多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这些少数民族最有可能是(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藏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5.小明在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所在省级行政区分别看到的民族节日或风情是( )
A.长鼓舞、手鼓舞 B.那达慕大会、三月三歌节
C.手鼓舞、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火把节
6.一路上,小明觉得嘴唇越来越干的原因是( )
A.海拔越来越高 B.降水越来越少 C.气温越来越高 D.人口越来越少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标志示意图(如图),完成7-9小题。
7.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 )
A.安徽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B.山东省、上海市、安徽省、广东省
C.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山东省 D.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8.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表述正确的是( )
A.甲与四川省相邻 B.乙的行政中心是南昌 C.丙全部位于外流区 D.丁的简称是云
2024年1月17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末,全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167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5.4%,我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图4为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10-11小题。
10.2015—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已呈现负增长( )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D.七年
11.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对我国未来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A.各地学校学位紧缺 B.社会人口抚养负担减轻
C.银发经济活跃 D.工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下降
读“我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如图),据此完成12-14小题。
12.此图主要反映我国东西方向的( )
A.地形特征 B.地势特征 C.经度范围 D.海陆位置
13.图中甲、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东南丘陵
14.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地震 D.洪涝
读中国地势阶梯图(如图),完成15-18小题。
15.图中E山脉的名称和走向分别是( )
A.太行山,东北——西南走向 B.阴山,东西走向
C.雪峰山,东北——西南走向 D.贺兰山,南北走向
16.图中字母A、B、C代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其中阶梯C为我国______级阶梯( )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17.下列选项中,描述③地表景观的是( )
A.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黑土面积广大,起伏和缓 D.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18.下列诗句能体现图中地势特征对河流影响的是( )
①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三万里河东入海 ③春风不度玉门关 ④碧水东流至此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李白行走足迹示意图(如图),完成19-21小题。
19.李白的足迹多分布在我国( )
A.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 B.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C.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D.黑河—腾冲一线以西
20.李白最经典的一首送别诗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扬州位于( )
A.黄河流域 B.巫山以西 C.淮河以北 D.长江下游
21.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反映的是( )
A.云南省位于边疆 B.山西省交通不便
C.四川省地形崎岖 D.贵州省阴雨天较多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水电站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 B.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缓 D.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大
23.“腹泻”的症状发生在黄河的( )
A.源头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24.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药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大规模植树造林
B.“动脉阻塞”——凌汛阻塞河道——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加大农业种植面积
D.“脚肿”——河道泥沙沉积——加固堤坝、疏浚河道
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26分)
25.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1)读长江示意图,长江最大支流A是______。A在城市G处汇入长江干流,长江中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缓,无结冰期,有“______”的称号。
(2)长江示意图中,M处是______(水电站),此处建大型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是位于阶梯交界处,______资源丰富。
(3)读黄河示意图,黄河发源于F______山脉;其下游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
(4)长江、黄河共同的水文特征有哪些?(答一点即可)
26.文化和旅游部以“大美春光在路上”为品牌推出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下图为“我国部分乡村旅游线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大美春光在路上,交旅融合致富忙】
(1)沿黄河观光路被誉为黄河最美“1号公路”,其位于图中甲地,它在①______山脉以西,沿着观光公路北上,在______(地形区)可以欣赏豪迈高亢的秦腔,体验特色民居窑洞;图中乙地之旅穿越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大致一致的②______—③______一线,可以领略秦巴两地不同风光。
(2)丙地之旅位于我国第______级阶梯上。在这里欣赏到牧草如茵、山巅白雪皑皑的优美景色。从丙地出发沿着观光路线东行,发现我国地势逐渐______。
【大美春光在路上,陌上花开咏而归】
(3)冬去春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片繁华似锦。图中旅游线路中赏花时间最早所在地是______省。
(4)图中东部地区四地花期开花时间差异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27.2022年,长江以南地区重度气象干旱已超过100余天,持续的夏秋连旱使得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湖泊水位均为常年同期最低,多地发布干旱红色预警。下图为我国旱情严重的省区,据图完成下列各题。(5分)
(1)图示区域的降水季节变化上的相同点是______。
(2)A、B两省分界山脉是______,C是______海峡。
(3)比较A省与B省在海陆位置上的不同点是______。
(4)试分析持续的干旱对长江以南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答一点即可)
28.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拍摄的专题片《边疆行》,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按顺时针方向沿着中国陆路边境行进,穿行9个省区最后到达辽宁省,节目组通过记者的旅行体验,展现出一个发展变化中的真实的中国边疆形象,反映我国边疆风土人情。读边疆行的方向与途径地点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②省区气候类型是______,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是______(填全称)。
(2)《边疆行》路线中没有经过的自治区是______(填简称),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是______(填数字代号),其终点辽宁省濒临的海域甲为______。
(3)《边疆行》摄制组一行工作人员到①地采访前需要准备哪些物品?(答一点即可)
八年级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B D D C B D A C B C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C C D B A D C B B D
二、综合题(共26分,每空1分)
25.(7分)
(1) 汉江;黄金水道
(2) 三峡水电站;水能
(3) 巴颜喀拉山;洪涝、凌汛、干旱(任答一点给1分)
(4)同属外流河;流向一致;都在夏秋季节形成主要汛期、水量最大;上游水能资源都很丰富等。(任答一点,酌情合理即可)
26.(8分)
(1)太行山;黄土高原;秦岭;淮河
(2)一;降低
(3)广东省
(4)纬度越高,开花日期越晚
27.(5分)
(1)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夏季
(2) 武夷;台湾
(3) A内陆省份,B沿海省份(或海陆兼备)(两个都答对给1分)
(4) 农业生产歉收,生活用水紧张,抗旱投入增多,水上航运、水力发电等都受到影响。(任答一点,酌情合理即可)
28.(6分)
(1) 温带大陆性气候;内蒙古自治区
(2)宁;③,渤海
(3)防寒保暖衣物;防晒霜;太阳镜;氧气袋;太阳帽等(任答一点,酌情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