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庆高一地理中期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行星大十字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即天空中太阳、八大行星、月亮和矮行星组成“十字架”形状(如图1)。据此完成1—2题。图11.出现行星大十字现象的前提是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具有( )A.共面性 B.近圆性 C.同向性 D.无序性2.行星甲、己最可能是( )A.土星和金星 B.火星和水星 C.水星和金星 D.火星和土星北京时间2024年8月12日,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地球累计出现长达15小时的地磁暴过程。图2示意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对地磁的影响。据此完成3—5题。图23.我们日常肉眼所见的太阳的光亮面是(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层4.图中a区域太阳活动是指( )A.太阳风 B.太阳黑子 C.太阳耀斑 D.日冕物质抛射5.太阳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增强产生的影响有( )A.使低纬地区树木年轮变窄 B.干扰卫星向地球传输数据C.使热带地区广泛出现极光 D.产生地磁暴中断长波通信寒武纪演化动物群由三大类群构成,包括三叶虫、软舌螺和腕足动物。其中,腕足动物是最为成功、最为独特的一类生物矿化动物群体,它们存活了五亿多年,直至现今,而三叶虫、软舌螺均在二叠纪末期灭绝。图3为现今的腕足动物(贻贝)图。据此完成6—8题。图36.前寒武纪时期的地球( )A.没有生命活动迹象 B.大气成分相对稳定 C.已有大量煤炭形成 D.形成了大量金属矿藏7.三叶虫、软舌螺和腕足动物均经历过的事件是( )A.安第斯山脉形成 B.联合古陆分解 C.联合古陆形成 D.蓝藻开始出现8.腕足动物最可能属于( )A.无脊椎动物 B.脊椎动物 C.爬行类动物 D.两栖类动物贵州黄果树瀑布,作为亚洲最大的瀑布之一,以其磅礴的气势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图4为黄果树瀑布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图49.图中涉及的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水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大气圈10.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充分体现了( )A.水圈与生物圈的相互联系 B.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联系C.岩石圈与大气圈的相互联系 D.大气圈与生物圈的相互联系图5为世界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海洋,空白部分为陆地。据此完成11—12题。图511.影响图中P、Q两地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地转偏向力 ③摩擦力 ④重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图中P地此时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庐山,品质优良,素有“色香幽细比兰花”之誉。当地茶农多将茶树种植于山坡上,充分利用山谷风原理保障云雾充足。图6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13—15题。图613.庐山茶园干洁空气中含量最大的成分是( )A.水蒸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14.茶农充分利用云雾,是因为云雾能使( )A.①增大 B.②减小 C.③增大 D.④增大15.山坡上涌的云雾较多的时段是(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D.午夜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2024年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政策。云南积极发展光伏发电,但是云南光伏发电受季节变化影响明显。图7示意云南大理周边位置及近40年云南省不同季节大气边界层平均高度分布(一般情况,大气边界层越高,对大气污染物及杂质的扩散越有利)。图7(1)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匮乏区域,试简述原因。(6分)(2)列举云南推广光伏发电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3)根据材料信息,指出云南光伏发电量最大的季节,并说明原因。(7分)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2024年9月10日13时,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航”)CA1523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飞抵上海虹桥机场,这标志着国航首架C919飞机成功首航,并正式投入运营。图8示意在平流层飞行的C919飞机,图9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图8 图9(1)指出飞机由起飞到在云顶上端平稳飞行过程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特点。(6分)(2)从北京到上海,对流层高度变______,试说明理由。(6分)(3)简述飞机多在平流层飞行的原因。(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热力环流是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图10为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甲、乙为两种不同的下垫面。图10(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压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甲、乙两地表示热源的是______。(4分)(2)若甲、乙代表城市的市区和郊区,则甲代表______,乙代表______,试说明理由。(10分)(3)请在图中绘制出乙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重庆高一地理中期考试参考答案1.A 2.C 3.A 4.C 5.B 6.D 7.C 8.A 9.D 10.B 11.A 12.C 13.B 14.D 15.B16.(1)阴雨天气多,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失。(6分)(2)纬度较低;地势较高。(4分)(3)春季。(3分)原因:春季云南大气边界层较高,有利于大气中污染物及杂质的扩散,对太阳辐射的削强作用较小,光伏发电效率较高。(4分)17.(1)气温:先降低,后升高。气压:逐渐减小。(6分)(2)高(2分)理由:从北京到上海,纬度降低;近地面气温升高,空气对流更加旺盛,对流层高度增高。(4分)(3)平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中水汽和杂质含量较少,无云雨现象,能见度高,利于飞机飞行。(6分)18.(1)③④②①乙(4分)(2)郊区 市区。(4分) 理由:甲地近地面气压较高,为冷源;乙地近地面气压较低,为热源;根据城市具有热岛效应,推测甲为郊区,乙为市区。(6分)(3)画图如下:(2分)形成过程:乙地接受热量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空气密度减小而上升。(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