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解读命题特点和趋势,备战2025贵州中考一、2024 年贵州地区各地中考历史试卷题型分析题型 分值 地区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综合问答(探究)题 材料解析题 总分题量 分值 比率 题量 分值 比率 题量 分值 比率 题量 分值 比率贵阳等五地联考卷 12 24 40% 5 5 8.33% 1 10 16.67% 2 21 35% 60铜仁卷 12 24 32% 5 5 6.67% 1 14 18.67% 2 32 42.67% 75黔东南州卷 15 30 40% 5 5 6.67% 1 12 16% 3 28 37.33% 75黔西南州卷 10 20 40% 5 5 10% 1 9 18% 2 16 32% 50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2024年贵州中考历史学科作为文科综合的一部分进行考核,没有实行全省统考,是各地区自主命题或是联合命题(贵阳与黔南州等五地联考),贵州各地历史试题主要包括四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问答(探究)题、材料解析题,题型统一,填空题是贵州地区中考历史试题中的特殊题型,在全国其他地区很少出现。贵州各地历史试题的总分值及各种题型的题量不统一,但试卷结构大体趋同。贵州各地历史试题材料丰富,贴近现实,设计精炼,图(表)文并茂。二、2024年贵州地区各地中考历史试卷考点分析地区 考点 题号 贵阳等五地联考卷 铜仁卷 黔东南州卷 黔西南州卷1 中国历史进入“家 天下”的时代 商鞅变法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山顶洞人2 科举制 唐朝民族交融加强 南宋时期经济 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司马迁与《史记》3 边疆治理 澎湖巡检司 史实与史论的辨析 货币的演变与商业贸易的发展4 中华民族反抗列强侵略的相关事件 《马关条约》的影响 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5 史料类型辨析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先驱者李大钊 遵义会议6 公元纪年与民 国纪年换算 遵义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7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意义 开国大典 《义勇军进行曲》 祖国统一的成果8 改革开放;深圳 经济特区的设立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西方著名的历史人物的比较和评价9 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共同点 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的辨析 新发展理念 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的辨析10 《查士丁尼法典》颁布的时间 俄国十月革命 阿拉伯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突出贡献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1 《权利法案》 世界格局多极化 南美的“解放者” “人文初祖”12 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辨析 遵守交通规则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意义13 《论语》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欧洲共同体 “最可爱的人”14 五四运动 七七事变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伯里克利15 王进喜 三大改造 计算机网络技术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6 金字塔 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西周分封制 人面鱼纹彩陶盆、司母戊鼎、兴仁交乐汉墓抚琴俑的解说;左权、张自忠的主要事迹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品质;深圳推荐词17 《神曲》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科举制度 蔡伦的历史贡献;《天工开物》的历史地位;洋务运动的影响;建国初期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原因;“两弹一星”成功的意义;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措施18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非洲年”;冷战兴起的“大致经过”;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及其时代特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赛龙舟蕴含的文化内涵 元朝行省制 《十二铜表法》及其对后世法制建设的意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对法治建设的认识19 秦汉时期、两宋时期、清朝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五四运动;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20世纪70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对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的感悟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20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毛泽东的三次调查研究;昆曲《十五贯》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围绕“科技与社会发展”提出观点并展开论述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1 —— —— 铁农具的出现;《本草纲目》;五四运动发展的特点;新中国大事记及其对人民的意义;怎样为祖国发展做贡献 ——22 —— ——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外交政策;新时期中国形成的外交布局及外交成就;如何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23 —— ——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的原因及其时代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重大发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言献策 ——24 —— —— 百家争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文艺复兴;但丁作品的核心精神;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三、深研贵州地区各地2024年中考历史命题特点坚持立德树人有机融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2024年贵州中考历史试题重视“五史”考查,试题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历史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线索,一定程度上考查了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试题意在引导学生在具体史实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难题的理论自觉,并从中汲取思想养分,坚定历史自信。试题设计注重选取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史实和材料,如考查《论语》、丝绸之路等,旨在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精髓。紧扣课标,突出考查历史主干知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质量描述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掌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事;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大趋势。2024年贵州中考试题紧扣新课标,坚持考查历史主干知识,重点考查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重要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试题以学生熟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为立足点,从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视角切入,通过利用教材素材及教材知识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必备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2024年贵州贵阳等五地联考地区中考历史试题考查了《论语》、科举制、边疆治理、秦汉时期、两宋时期、清朝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反抗列强侵略、五四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经济特区的设立、金字塔、《权利法案》《神曲》、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及其时代特征、毛泽东与调查研究、昆曲等历史主干知识。2024年贵州铜仁地区中考历史试题考查了商鞅变法、丝绸之路、唐朝民族交融加强、澎湖巡检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马关条约》、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五四运动、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遵义会议、七七事变、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经济特区的设立、我国的外交政策、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俄国十月革命、世界格局多极化、《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等历史主干知识。注重情境创设,坚持素养立意、凸显学科思维,增强开放性、探究性试题的考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制原则中明确提出通过设置开放的、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真实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要减少简单考查机械记忆能力的题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题型的比例。2024年贵州地区的中考历史试题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直接考查学生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试题较少,大部分试题都是通过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历史的知识,就是填空题也是通过具体情境展现具体考点。试题在情境创设和材料选取上坚持素养立意、凸显学科思维、彰显历史学科特点,试题创设的情境包括学习情境、社会情境、生活情境、学术情境,借助丰富的历史资源、文物图片、数据图表等来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初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水平。贵州地区的中考历史试题中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直接考查学生: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辨析、历史史料性质的辨析、公元纪年与民国纪年换算,这几种题型是简单方式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2024年贵州各地中考历史试题注重通过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的设问,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从多种渠道获取、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例如:贵阳地区的综合问答题以“二战后的世界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制作知识结构图的能力以及历史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铜仁地区历史试题直接考查了论述题。贵阳、黔东南、黔西南三地的历史试题考查了文字表述题,如黔东南地区第21(3)题“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人民的意义”;黔南州地区第20(2)题“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毛泽东的一次调查研究加以说明”;黔西南地区第16(3)题“请你根据以上两幅图片为深圳写一份城市推荐词”。四、2025年备考策略回归教材,注重掌握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从近几年贵州中考历史的考查趋势来看,试题坚持以学生熟知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和历史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历史主干基础知识。因此,教材在复习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复习中回归教材有助于再现基础史事,探索零散史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理清知识脉络,达到历史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在复习备考时,同学们应全面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学习重点,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和逻辑关系。同时,同学们还要关注教材中的“相关史事”“问题思考”“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子目,关注教材的更新与发展。同学们一定要坚信:熟悉教材不一定会答题,但不熟悉教材一定不会答题。提高史料与情境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强化历史表述能力。2024年贵州中考历史的主要命题形式,已经开始转向“无情境,不命题”的模式。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史料解读能力。面对复杂的情境问题,需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和解答,同时还要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因此,提高史料与情境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强化历史表述能力,成为提高答题水平的关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日常复习中面对史料与情境问题要独立思考,深度分析最终解决问题。通过多维度、多角度、立体化的思辨训练,强化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历史表述等关键能力。彰显价值引领,聚焦“五史”学习。“五史”考查在贵州中考历史试题中一直是重中之重,这一特征凸显了历史学科在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五大方面不仅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而且考查力度日趋增强。在复习备考中应着重加强对这些历史时期的深入理解和记忆,把握其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做优质好题,不盲目刷题;掌握技巧,科学审题,高效答题。中考总复习阶段,各种模拟卷应接不暇,但不能过繁、过多,要精选习题。通过做题弄清中考中考查的知识点和重点知识点怎么考,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在每次练习、测评之后,须重视错题的整理和重做;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类辨析,再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程度,做到举一反三,题不二错。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解题规律,对各类试题分析方法、作答方式等进行训练,以求高效答题。(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关注,一分析”三关注(读材料) 一分析(析选项)关注关键词句 时间或表示时间的句子、空间、人物、设问的关键词等 分析四个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材料信息,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绝对化等关注标点符号 如:省略号后的文字往往与答案有重要关联,分号可能表示并列、转折等关注逻辑与 关联词 可能体现出转折、假设、因果、递进、否定、肯定、赞扬、贬抑等方面的意思(二)材料题解题技巧:“读懂设问,读透材料”(1)设问一定要弄清楚几个设问;问的什么问题;定向词是什么。(2)根据定向词确定答案来源:①根据材料回答——答案在材料中,但不可直接抄材料,注意归纳概括;②根据所学回答——答案来自教材,回答问题注意用历史专业术语;③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答案在教材和材料中,注意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知识点;④综合上述材料回答——有题干则看题干主旨,无题干则从每一则材料里提取一个主旨,找到联系或共同点再综合研判。答案要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