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衡阳县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卷
政治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位于江苏省兴化市的草堰港遗址,距今已有约7000年的历史,是江淮东部地区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钻木取火器的出土,被确认为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钻木取火实物,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社会( )
A. 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
B.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和最低阶段
C. 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D. 奴隶阶级和奴隶主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2. 白居易在《杜陵叟》中写道: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下列与题中诗句能够反映同样社会现实的诗句有( )
A.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C.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D.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3. 资本主义经济史上最持久、最深刻、最严重的周期性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市场价格在一天之内下跌12.8%,大危机由此开始。紧接着就是银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除苏联、蒙古以外的全世界。上述现象背后的理论逻辑是( )
①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②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占有了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③美国的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社会生产相对过剩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导致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有其特点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A. ④→①→②→③ B. ①→④→②→③ C. ④→②→⑤→③ D. ②·→④→③→①
6. 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2年,全国工业(不含手工业)总产值和社会商品批发总额变化简表。这一变化表明( )
时间 部门 占比(%) 部门 占比(%)
1949年 国营工业 34.2 私营工业 63.3
1952年 52.8 39
1950年 国营商业批发总额 23.2 私营商业批发总额 76.1
1952年 60.5 36.3
①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②中华民族实现了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③我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④国家不同程度地开始了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是偶然的,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总结正确的是( )
①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主要任务,确定发展方向
③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④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统一战线,夯实革命政治基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党的第八次大会的这一切有历史意义的巨大成就,不但在全党,而且在全国人民中引起了欢腾。这是很自然的,因为一切爱国的人民都可以从这次大会的结果看到我们祖国的光明灿烂的未来,看到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富强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的远景。”人民日报社论《一次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大会》一文这样写道。党的八大( )
①明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③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336项重大改革举措、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总体如期完成,到推动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从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到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以上举措( )
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
②有助于社会主义社会非对抗性矛盾的解决
③推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伟大成就
④是中国实现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一以贯之的持续探索。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便没有人民的福利 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将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鼓励勤劳发展致富,鼓励依法经营致富,鼓励创业创新致富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构想,为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实施方案
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我国实现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必要前提
③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更加明晰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引导人们充分认识我们已经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之路,只要我们沿着这条道路继续前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青少年的制度教育()
①旨在坚定青少年的制度自信和政治认同
②有利于青少年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
③有利于青少年成为制度创造者和践行者
④能够将我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乡村振兴展现新气象。东北全面振兴谱写新篇,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长江经济带活力脉动,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些成就表明()
①新时代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③我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在新时代,中国大力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体育梦汇入中国梦时代洪流中。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创造了境外参赛最佳战绩。敞开胸怀、燃烧激情、绽放梦想,中华体育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共同谱写出一曲欢歌,为人类文明的演进奏响新的乐章。由此可见( )
①中国的体育强国梦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国的体育强国梦与奥林匹克梦相互交织
③实现体育强国梦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④体育强国梦的战略目标在中国得到了实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4. 2024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党面临的“四大考验”(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种危险”(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 )
①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不断提高斗争本领
②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信和自强
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永葆强大战斗力
④基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把握历史主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 歌曲《灯火里中国》写道:“都市的街巷已灯影婆娑,社区暖暖流淌的欢乐,远山的村落火苗闪烁,渐渐明亮小康的思索……初心换回了百年承诺,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歌词里的“中国”( )
①由党团结带领全体公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②坚持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在统一
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自信
④验证了新时代是新思想之母,新实践是新梦想之源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从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到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作出系统阐述,再到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当代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发展要求。可见,新质生产力理论( )
①科学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与逻辑旨归
②对新时代我国生产力发展实践作出了科学的理论概括
③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全盘继承
④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产力发展维度的理论创新与确认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17、18、19、20四道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作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结果也可以自豪。
材料二 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正义者同盟举行了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闭幕后,马克思和恩格斯立即着手完成起草宣言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恩格斯写过两个草案:《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在这基础上,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贡献。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因此,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
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知识,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进行正确的评价。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此次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决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既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一脉相承,又同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相衔接,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明确了目标导向。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知识,说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合理性。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筑梦,一个民族的矢志追寻。逐梦,一个大国的雄健步履。圆梦,一个大党的如磐初心。
回眸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筑梦逐梦圆梦。
回望十年,我们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经受住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回望十年,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到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我们持续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回望十年,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挺起新时代精神脊梁,我们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正继续奔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为筑梦逐梦圆梦而努力的。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中国梦.我的梦”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150字左右。衡阳县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卷
政治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D
5.
【答案】A
6.
【答案】D
7.
【答案】D
8.
【答案】D
9.
【答案】A
10.
【答案】C
11.
【答案】A
12.
【答案】A
13.
【答案】A
14.
【答案】A
15.
【答案】C
16.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17、18、19、20四道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
17.
【答案】(1)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2)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18.
【答案】成就: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科技事业长足进步,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评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9.
【答案】①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确立总目标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②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或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总目标聚焦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适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坚定“四个自信”的正确选择。③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总目标确立的具体内容,有利于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的制度优势,激发社会活力,推动进步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20.
【答案】(1)①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②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③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个人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