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标题 4.2《凝聚法治共识》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 : 理解并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树立坚定的法治信仰。 法治意识 : 增强学法、 尊法、 守法、 用法的意识, 明确法律的约束力和规范性, 树立遵守法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道德修养 : 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自觉提高法治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 责任意识 :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努力成为依法治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法治观念 : 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分析和评价法律问题和法治建设的实践, 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 违法乱纪可耻”的观念。 教学 重点 政府依法行政。教学 难点 厉行法治的要求。 教学过程导入 新闻速递:政务服务App“浙里办”频上热搜,成为许愿池 能相亲还能帮查论文数据 今年3月,有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自己的婚恋经历,一举带火了“浙里办”旗下的相亲交友平台“亲青恋”。 浙江高校学生小刘的论文需要一组蚕花节人流量的数据,却寻不得准确的数据。她在“浙里办”留下求助信息,次日就接到了政府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为她提供了想要的数据.. 浙江不仅国政务APP频上热搜!法治政府建设也名列前茅!4月21日,《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3)》发布!在全国100个被评城市中,前十名浙江就包含两名(杭州、宁波)! 授新课 新闻链接:2024年7月中旬,正值稻谷收割的高峰期,百色田东县江城镇政府主动把政府大院及周边空旷场地腾置出来,供群众晒粮。 群众好评:满满的安全感!网友:为人民服务,好样的! 思考:政府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 政府与人民是何关系 提示: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北辰区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的要求,严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天津市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全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 思考:什么是法治政府?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呢? 提示: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思考:为什么占道经营的摊贩这么害怕城管 学生:他们违法了 教师:他们占道经营违法!政府依法行政。 依据:城市道路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城市道路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擅自占用或者挖掘城市道路……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三十一条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 课堂笔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材料分享:坡子街派出所的“出圈”正是长沙法治建设的缩影,守护解放西,实质是守护长沙 十年来,长沙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后荣获“中国法治政府奖”“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和“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连续三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长安杯”连续15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结合长沙市法治建设的经验及教材,思考: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有什么意义 提示: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政府)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政府) 材料分享:在《黑神话:悟空》中大圣展现了对抗不公和维护正义的勇气。在法治社会中,这种勇气可以转化为每个公民维护法律尊严和法律秩序的决心 小组合作:结合教材53-55页,探讨如何厉行法治 [提示:从国家、公民、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社会等角度思考。 提示:①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社会热点:李果果和藏苗是听障创业者,曾在轨道一号线人行道摆摊,后被执法队员劝止。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执法支队与社区合作,在辖区内寻找合适地点,以便他们能在不影响市容和通行的前提下临时经营。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通过此举展现了“柔性执法”的理念,即以人民为中心,释放城市管理温度。近年来,该区城管执法支队遵循《重庆市城市管理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包容免罚清单》,采用批评教育、签订保证书、换位参与执法及帮助困难人群“安家”等非强制性方式,加强占道经营管理。 思考:为什么引导地摊经济有序发展,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 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提示: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探究分享: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德治高度。 在杭州﹐建德打造“德·治理”品牌,乡村“美好账本”让"有德者所得”;, 在绍兴点广“枫桥文化”催生“红枫义警”,“共情共理﹐互助互帮”引领诸暨风尚; 在衢州,“南孔圣地”培育“有礼”家风源头消弭婚姻家庭·邻里等潜在矛盾, 思考:从枫桥经验到新时代枫桥经验立,我们能从浙江的社会治理中学到什么 提示: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板书 设计课堂 检测 1.有人说:“法治必须建立在道德基础上,追寻善的价值目标,离开道德的法治是折翼天使。”这说明( ) ①德治比法治重要,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央视报道: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组织实施“迅雷-2020”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台湾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破坏活动,破获数百起间谍窃密案件,抓获一批台湾间谍及运用人员,打掉台湾间谍情报机关针对祖国大陆布建的间谍情报网络,有效维护了国家安全和利益。这表明我国安全机关坚持( ) A.科学立法 B.依法执政 C.公正司法 D.严格执法 3.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在面对中央督察组对疫情防控的调查时,一问三不知,被依法免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指出,对防控疫情中不担当、不作为、消极应付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将严肃问责,决不姑息!这说明( ) ①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②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 ③处置权是国家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 ④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任何机关监督、干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