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一
初读谈怀古
《山坡羊·潼关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析标题之同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古地名
古地名
怀古诗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景
事
情
怀古诗
临古地写眼前景——忆古人古事——抒个人之情
析结构之同
二
登临望其景
诗人来到古地,眼中各自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题目 景物及其特点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潼关怀古》
北固楼 、长江
峰峦 、波涛
潼关 、西都
登临望其景
(满眼风光)
(悠悠、滚滚)
(汇聚)
(怒吼汹涌)
(地势险要)
三
入境忆古事
诗人讲述了哪些古人或古事?
题目 景物及其特点 古人/古事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北固楼(满眼风光)、长江(悠悠、滚滚)
《潼关怀古》 峰峦(汇聚)、波涛(怒吼汹涌) 潼关(地势险要)、西都
秦汉
朝廷衰败、百姓困苦
孙权
少年英雄、坐断东南、征战四方
用典
入境忆古事
所选物象不同,景物特点不同,古人古事不同,诗人心情相似
四
思今抒己怀
辛弃疾,南宋词人,少年抗金归宋。字幼安,号稼轩。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
朝中掌权派想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功勋来巩固自己的权势。已64岁仍一心抗全复国的辛弃疾,被任命为浙东安抚使。由于辛弃疾不赞同仓促出兵,1204年被解除职务,改任镇江知府。辛弃疾仍为北伐做积极准备,可朝廷将抗金重任交给轻率寡谋的人物,这使他深感不安。次年登上北固楼,写下此作。
辛弃疾 南宋词人
知人论世
思今抒己怀
题目 古人或古事 今人或今事 情感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孙权 少年英雄 坐断东南 征战四方
潼关怀古 秦汉 曾经辉煌 如今灭亡
怀古伤己
联系
南宋
苟且求和
辛弃疾
奋发图强,无计可施
对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鞭挞讽刺。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志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懑
借古讽今
思今抒己怀
张养浩 元散曲家
知人论世
字希孟,号云庄。其散曲多描写弃官后田园隐逸生活,对官场黑暗时流露不满。
此曲作于作者在陕西赈灾时,此时已是元朝末年。
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到官四月,忙于赈饥民,抑豪滑,定钞值,防吏弊,终因积劳成疾,病故任上。”(《元史张养浩传》)
思今抒己怀
题目 古人或古事 今人或今事 情感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孙权 少年英雄 坐断东南 征战四方
潼关怀古 秦汉 曾经辉煌 如今灭亡
怀古伤己
联系
怀古伤今
南宋
苟且求和
辛弃疾
奋发图强,无计可施
元朝
朝廷衰败,百姓困苦
对苟且偷安、昏庸无能的南宋统治者的鞭挞讽刺。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志向;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愤懑
对统治阶级的不满,
对百姓疾苦的无比同情。
借古讽今
知人论世、思古今联系、探怀古深情
思今抒己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怀古诗: 感时伤怀,忧国忧民, 壮志难酬,渴望建功立业。
诗歌构成:临古地——忆古事——抒已怀。
诗歌特点:思想沉重,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课后作业
题目 景物及特点 古人或古事 今人或今事 情感
自主赏析课外古诗词《山坡羊·骊山怀古》并完成下表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对比阅读
教学目标:
诵读诗歌,留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重点);
结合背景资料,品味诗人的情感内涵;
掌握怀古诗鉴赏方法(难点)。
初读探怀古
(一)自主阅读
(1)听录音,正字音,明节奏。
(2)请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二)析标题之同
(三)析结构之同
二、登临望其景
诗人来到古地,眼中各自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三、入境忆古事
诗人讲述了哪些古人或古事?
思今抒己怀
知人论世
联系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完成表格“今人今事”“情感”两栏。
配乐朗读
总结怀古诗特点
课后作业
自主赏析课外古诗词《山坡羊·骊山怀古》并完成导学案表格。
板书设计:
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对比阅读
怀古诗:
景物特点——古人故事——今人今事 情感题目 景物及特点 古人或古事 今人或今事 情感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山坡羊·潼关怀古》
《山坡羊·骊山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四
⑨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南
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
辛弃疾
江。北固亭,在镇江东北的北固
山上,下临长江。
20〔神州〕中原地区。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年少万兜鉴(mou)]指孙权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
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兜鉴,
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必东南战未
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
这里指代上兵。
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②。生子当
22〔坐断)占据。
如孙仲谋8。
3〔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2④〔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
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
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
谋。”见《三国志·吴书·吴主
传》注引《吴历》。仲谋,孙权
的字。
山坡洋·潼关怀古
①选自《全元散曲多(中华书局
1986年版)。山坡羊,曲牌名。
张养浩(1270一1329),字希
张养浩
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
人,元代文学家。所作散曲以
豪放著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②潼关
②〔山河表里〕外有黄河,内有华
路。望西都③,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⑤,
山,是为表里。形容潼关一带
地势险要。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
③〔西都)指长安。
苦。
④〔踌躇]迟疑不决。这里形容心
潮起伏。
⑤[秦汉经行处]途中所见的秦汉
宫殿遗址。秦朝都城咸阳和西
汉都城长安都在潼关西面。经
行处,行程中经过的地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海丰县海丰中学 语文 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对比阅读 授课人:
学校: 班级:初三4班
相关理论及教学资源的使用
核心概念:优秀诗文九年级能力素养:A3 整体感知C1 鉴赏评价C2 发散创新使用资源:导学案、PPT、音频
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下册第24课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同属怀古之作。通过对比阅读,品读意象、细读典故,同时又穿插知人论世的方法,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两位词人不同的生命思考与精神境界。期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学两首而知一类,把握诗歌情感,掌握怀古诗的鉴赏方法。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古诗文鉴赏能力,但是缺乏系统的训练,古诗鉴赏毕竟是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较强的理解能力,近两年的中考试卷中,又出现了课外古诗赏析题,大部分学生还是难以独立阅读理解一首诗歌。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借助课内的篇目来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新课标提出“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方面,我要求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诗词、疏通大意、落实背诵;能通过自主探究,提高古诗鉴赏能力。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希望学生能知人论世,“品味诗人的情感内涵”。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诵读诗歌,留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重点);2、结合背景资料,品味诗人的情感内涵;3、掌握怀古诗鉴赏方法(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初读探怀古(一)自主阅读(二)析标题之同(三)析结构之同二、登临望其景诗人来到古地,眼中各自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三、入境忆古事诗人讲述了哪些古人或古事?思今抒己怀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完成表格“今人今事”“情感”两栏。配乐朗读总结怀古诗特点课后作业自主赏析课外古诗词《山坡羊·骊山怀古》并完成导学案表格。 指导并点评朗读。以“怀”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找标题之同;明确体裁,虽然为词、曲,但可统称为诗歌,故属于怀古诗。将诗歌划为三部分,引导学生总结两首诗歌的相同结构:“景-事-情”。引导。引导。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朗读指导。总结。布置作业,明确作业要求。 (1)听录音,正字音,明节奏;(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学生代表朗读写景部分。圈点勾画、思考、回答。圈点勾画、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学生代表朗读。配乐齐读总结。完成作业。 正字音,明节奏,使学生通过诵读熟悉诗词的内容。初步了解怀古诗的结构特点。分析两首诗写的景色明确两首诗所讲的古人古事培养学生赏析作品“知人再论世”的意识。明确两首诗所讲的今人今事;品味诗人的情感内涵。通过朗读体会诗人情感。总结怀古诗主要特点。课后巩固,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遵循新课标精神,寻找文本的异同之处,抓住“怀”字切入,教导怀古诗的鉴赏方法,学生可以学两首而知一类。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以读带赏,通过多次且多形式的朗读另学生渐入佳境,逐步体会到诗歌个中情感。 但也有几点需要改进:一是应重视文本的“立德树人”作用;二是在知人论世部分略显枯燥,可改用视频形式或学生介绍形式激趣;三是在找景物,总结特点这部分难度较高的任务上,可采取小组合作形式。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千古兴亡多少事,登临古地,总会引起无限感慨,同学们记得之前学过的怀古诗吗?
听录音,注意朗读节奏及读音。
结合课文注释自读,大致了解两首曲讲了什么。
齐读
今天我们来一起看看,两位词曲大家登临古地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
既然这两首诗歌主题相同,结构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女生:读景
男生:读事
齐读:情
朗读指导
分组齐读
我们一起来细看作者看到了那些景色
配乐朗读
总结:怀古诗体现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的爱国报国之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大的抒情主题,咱们九年级下册的课外古诗词还有一首《山坡羊·骊山怀古》,请同学们用今日所学,赏析这首曲。
学习了两首诗歌,大家应该对怀古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怀古诗主要内容写:
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不知亡国恨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未捷身先死
秦淮河
武候祠
初读谈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析标题之同
古地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古地名
怀古诗
山坡羊·潼关怀古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
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
析结构之同
山坡羊·潼关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事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情
怀古诗
临古地写眼前景
一忆古人古事
抒个人之情
二
登临望其景
颜
登临望其景
诗人来到古地,眼中各自看到了什么?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
题目
景物及其特点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北固楼
(满眼风光)、长江(悠悠、滚滚)
峰峦
汇聚)、波涛(怒吼汹涌)
(
《潼关怀古》
潼关
(地势险要)、西都
所选物象不通,景物特点不同,诗人心情相似
三
入境忆古事
晒
入境忆古事
用典
诗人讲述了哪些古人或古事?
题目
景物及其特点
古人古事
《登京口北
北固楼(满眼风光)、长
孙权
固亭有怀》
江(悠悠、滚滚)
少年英雄、坐断东南、征战四方
峰峦(汇聚)、波涛(怒
《潼关怀
吼汹涌)
秦汉
古》
朝廷衰败、百姓困苦
潼关(地势险要)、西都
所选物象不同,景物特点不同,古人古事不同,诗人心情相似
四
思今抒己怀
颜
思今抒己怀
知人论世
辛弃疾
南宋词人
辛弃疾,南宋词人,少年抗金归宋。字幼安,号
稼轩。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
采纳。
朝中掌权派想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功勋来巩固自己
的权势。已64岁仍一心抗全复国的辛弃疾,被任命为
浙东安抚使。由于辛弃疾不赞同仓促出兵,1204年被
解除职务,改任镇江知府。辛弃疾仍为北伐做积极准
备,可朝廷将抗金重任交给轻率寡谋的人物,这使他
深感不安。次年登上北固楼,写下此作。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