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鹤壁市两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一2025学年上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九年级物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考生应首先阅
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本试卷内涉及g值均取10N/kg。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某同学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同学读
数时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被测液体,此时的温度计示数

℃。
2.“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已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名录》。人们常说“霜降有霜,米谷满仓”,其中霜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现象,
该过程与“小寒冻土,大寒冻河”中河水结冰的吸放热特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
同”)。
3.在古代,人类学会了钻木取火的方法,这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随着
社会的发展煤炭逐渐取代了木柴,这主要是因为煤炭比木柴的
(填物理特性)更
大:随着清洁能源的大力发展,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已从20年前的69%降为
56%,火电厂的冷却塔大多用水作为冷却物质,这是因为水的
(填物理特性)
较大。
4.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时吸人气缸的只有空气,那么它是
(选填“汽油
机”或“柴油机”),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可知,此内燃机吸气后的下一个冲程中
(选
填“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能量的转换。
5.电脑屏幕上“粘”了一层灰尘。某同学想到了一个除尘办法:用塑料尺在头发上快速摩擦
了几下,靠近电脑屏幕,灰尘就被吸下来。这是利用了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由物
理知识或常识可知,塑料尺可以带静电,它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6.在某些水果或蔬菜中平行插入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就组成了一个水果(蔬菜)电池。
如图甲所示,几个水果电池提供的电力足以点亮一排发光二极管。则图甲中的“水果”相
当于电路中的
,二极管相当于电路中的
:如图乙所示,将电压表接在西
常九年级物理第一页(共六页)需
红柿电池两端,指针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则金属片B相当于这个电池的
极。
西红柿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2分,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
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结”出小水珠从而变得很潮湿,这种现象
与下列现象具有相同的物态变化的是
A.煮饭时,锅里冒出“白气”
B.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8.在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沿海地区的“海陆风”对抑制暑热、调节气候有很好的作用。海陆
风是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其成因为昼夜交替过程中海洋一陆地间的气温差,带来了近
地面大气的密度和气压差,气压梯度力推动气流区域运动而形成。当出现如图所示风
向时
A.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高竿气流
低帘气流
活粥
玻璃棒
接转动
陆地
窗口
化学
装性
三海洋
反应约
轴连行

第8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9.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可能不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可能没有内能
D.物体内能减少时,一定对外做功
10.光发动机可用于卫星的能源补充,原理如图所示,密闭气室中八,0,在光照下会分解,使
气室气压增大,推动活塞右移,无光条件下发生逆反应,控制光照即可实现活塞往复运
动。图中活塞右移过程相当于汽油机的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常九年级物理第二页(共六页】需 
e X
、 ( 6 , 1 , 14 )
5 NOM oz! Rz ST " ! "
1  -14( 14)
X(
2.  

3.     ( )
u } }
4.  
!"# I 3
5.  
$8%R/ L&
6.     (+)
' '(
: , 。
fghi &'()*+ ,-./0123456$
、 ( 8 , 2 , 16 )
; KLM oz! Rz Sz " ! "
7.A 8.D 9.A 10.C 11.D 12.C 13.AD 14.BD
、 ( 2 , 2 , 4 )
@ GjM oz! Rz SRz " ! "
( , 。)
) "è <*
、 ( 3 , 17 5 , 18 6 , 19 8 , 19 )
C klmnM oz! Rz ) z " ) z " ) z " ! "
17.(1) ( ) (2)   ( )  (3)
( + &'( v'* r9 / ü X,
,  (4)
$ éWXX -R
18.(1)  (2)① (3) ( )  4 I ./ w4q0 &'( 1 q C234%
( )   
.nC2ù % é(' &'( 5 5 6
19.(1)B (2)  0.24 (3)  (4)L1 3  (-) 0.4'O /¤7/sM Xaó
: , 。
fghi &'()*+ ,-./0123456$
、 ( 2 , 20 8 , 21 9 , 17 )
F opq:M oz! Rz ) z " ) z " ! "
20. :
5z(Y
(1)L1 L , A , A L , :a 2ü 'O 8q'O 'O 18 1 'O
L2 I2=I-I1=0.8A-0.1A=0.7A。(3 )93 'O< "
(2)L1 La 2 , V L L , :ü ' 8 2m ' a 1 q' " Ka
L1 U1=U=U2=4.5V。(3 )m ' < "
(3) 1.5V,U=4.5V=3×1.5V,
N y:'; ' <
3 。(2 )
' ) y:';< "
21. :
5z(Y
(1) :
5 L (=
6min t=t-t=80℃-20℃=60℃,
6 % 5 é<Δ 2 1
V =10L=0.01m3,
> % <
%
m =ρ V =1×103kg/m3×0.01m3=10kg,% 4<
% % %
Q =c m Δt=4.2×103J/(kg·℃)×10kg×60℃ =2.52×106J。%$ 4<
% % %
(5 )
"

2 Q = =2.52×10
6J
() % 75% =3.36×10
6J,
&:q ¨@A 4<
η
Q 3.36×106V = = J =0.084m3。(4 )
ùB&:q < "
&:q q 4×107J/m3
&:q
: , 。
fghi &'()*+ ,-./0123456$
·9·
{#{QQABLYKEogCIAAAAAAgCUQWgCAMQkhGAAagOhAAIMAIBCA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