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提高防护能力 课件(共27张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七年级上册
1、开启初中生活
2、正确认识自我
少年有梦
成长的时空
珍爱我们的生命
追求美好人生
4、幸福和睦的家庭
5、和谐的师生关系
8、生命可贵
9、守护生命安全
11、确立人生目标
12、端正人生态度
13、实现人生价值
3、梦想始于当下
整体脉络
6、友谊之树常青
7、在集体中成长
10.保持身心健康
幸福是什么?
守护好生命才有幸福的可能。
新知导入
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新知导入
9.2 提高防护能力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道德修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以及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面前的互助精神,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健全人格:了解安全防护知识,提高防护能力,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在危险发生时能够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责任意识:提高防护能力,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树立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要求: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时间:3分钟
*我们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为什么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为什么要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为什么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怎样提高防护能力?(重点)
自主学习
材料分析
小组讨论:面对当前全国严峻的现实情况,你有何感想?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这其中,除去那些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专家惊呼:意外伤害正在成为我国青少年的第一杀手!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如果我们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1.我们为什么要提高防护能力?
案例分析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思考 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提示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但是,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方法与技能
避险方法分享
雷雨天气时
1.避开一切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炭、潮湿的动物和植物等。
2.不要在树下避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旁边避雨;也不要在倒塌的阴湿的老建筑物(如古庙等)旁避雨。
3.手中如果有金属物品(如金属杆的雨伞、铁锹等),要迅速放到较远的地方。
4.在室内,不要靠近暖气管片和自来水管;不要收看、收听电视机或收音机。
5.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尤其不要到河流湖泊边钓鱼、游泳、划船,要尽可能撤离到安全地带。
大风天气时
1.横向逃离。在野外遭遇大风时,应以最快速度朝与大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逃离。
2.防砸防压。室外遭遇大风时,应远离大树、电线杆、简易房等,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3.速趴洼地。来不及逃离时,迅速找低洼地趴下,脸朝下,闭上嘴巴和眼睛,用双手、双臂抱住头部。
4.“地下”安全。躲避大风最安全的地方是混凝土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简易住房内和楼顶上都很危险。
5.躲进小房。大风来时,应躲到小房间内抱头蹲下。
6.远离外墙。如果在室内,要避开门、窗和房子的外墙。
火灾避险的主要方法
1.快速判断火势方向,朝相反方向逃生,尽量利用身边的环境和物品帮助逃生。
2.逃生过程中尽可能关闭经过的所有门,以减慢火焰和烟雾蔓延速度,避免进入阁楼、厨房和卫生间,不要乘坐电梯。
3.遇到浓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压低身子贴近地面逃生,沿着墙壁边缘逃生。
4.经过火焰区时,先弄湿衣服或用湿棉被包裹身体,迅速通过,若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就地打滚扑压火苗。
5.楼梯被烟火封堵时,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绳索、被单、衣物等从窗户滑下,或寻找其他安全出口。
6.若被困室内,关闭门窗,用湿毛巾塞紧门缝,用水浇湿地面等待救援,发出求救信号。
方法与技能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和自救方法
踩踏自救的二十四字诀
紧急侧卧 双手扣颈 护住头部 蜷缩成团 并腿收拢 全身紧绷
方法与技能
(2)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①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②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
③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七(1)班李丽和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通过模拟演练学习了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护和急救能力。
(3)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2.如何提高防护能力?
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小试牛刀
事例一 小华为提高自己的危险预判能力,他学习各种骑行安全知识。放学路上,他仔细观察信号灯变化及周围车辆、行人动态,及时发现一辆即将转弯轿车,他提前减速,成功避免碰撞。
事例二 某中学组织全体师生进行紧急避险疏散演练,警铃拉响后,学生都有序地沿疏散通道快跑,不挤、不推、不抢,所有学生均在三分钟内撤离,到达指定区域。
事例三 上周三,初中生小明和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通过模拟演练学习了心肺复苏和止血包扎的正确方法和技能,提升了自我防护和急救能力。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提高学生的避险和逃生能力。
通过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急救的方法。
(1)事例一、事例二和事例三分别说明了什么?
(2)你从以上三个事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以上三个事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通过主动学习、参加演练活动等来提高防护能力。
提高防护能力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原因
做法
面对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掌握有效方法,就能保护和救助生命
板书设计
1.国家一贯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紧急疏散演练、预防流感讲座、防火防震演习等。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 )
①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安全防范意识
②有效提高青少年的防护能力
③可以牢记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④能够杜绝灾害,让成长之路一帆风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达标检测
2.公共卫生安全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下列措施中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做法的是( )
A.随意丢弃生活垃圾,不进行分类处理
B.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染病的传播
C.加强传染病检测和报告体系,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D.政府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提升公民卫生素养
A
3.我们要掌握避险和逃生知识。发生火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②室内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③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④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⑤火灾中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A
4.七(1)班开展了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有些同学认为“又没发生火灾,没有必要让同学们感到紧张”。下列说法你造成的是  
A.各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B.通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实现生命价值
C.通过演练,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防患于未然
D.预判能力都是天生就有的,没必要
C
5.你拥有避险和逃生能力?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有( )
①在拥挤的场合,如上下楼梯时,避开人流
②去电影院或商场时,留意观察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位置
③当火灾发生时,通过跳窗、乘坐电梯等方式赶快离开火灾现场
④遇到大雨或洪灾时,远离堰塘、溪口、河流等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C
启思导行
思考
1.请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请专业人士等学习心肺复苏。
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海姆立克急救法(用于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或溺水患者)
以应用于成人患者为例
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者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盘点收获
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体会吧~
基础性作业:阅读教材,背诵知识点
拓展性作业:制作一份校园安全防护小手册,手册应图文并茂,便于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并在班内分享。
作业布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