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七年级上册1、开启初中生活2、正确认识自我少年有梦成长的时空珍爱我们的生命追求美好人生4、幸福和睦的家庭5、和谐的师生关系8、生命可贵9、守护生命安全11、确立人生目标12、端正人生态度13、实现人生价值3、梦想始于当下整体脉络6、友谊之树常青7、在集体中成长10.保持身心健康2024年6月3日,浙江温州一网吧内,一名29岁的小伙被发现不幸身亡,当地派出所展开调查,初步判断为猝死。经调查,该小伙是因为平时总是熬夜、不注意休息而猝死。导入新课9.1 增强安全意识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课程目标分析:新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新课标已经发布,要求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我们应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制定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七上 9.1 《增强安全意识》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生命安全的保障作用,树立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3)【健全人格】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懂得自我保护,远离伤害。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懂得自己的安全与他人、社会都有密切关系。(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14、15)你知道这些安全标识是什么意思吗?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什么很多场所都会设立禁止标志?为什么要设立安全教育日?1.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②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生活观察同学们的安全意识我的游泳技术很好,我不会在河里溺水的。学校实验室的墙上贴着安全须知,虽然我没有认真读过,但也没有出过事。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入场后先查找安全疏散通道的标志。思考: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不能因为自己技术高超而盲目自信,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不应该用自身的受伤经历来验证安全警示的正确性。应向这位同学学习,树立安全意识,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伤害生命的意外险情假设你们遇到地震或者火灾(每组选择一个情景),你有一个保护生命的锦囊(救生包),现在有下列物品供你选择:水、食品、个人信息卡(姓名、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手电、手套、书、哨子、蜡烛、绷带、创可贴、绳索、毛巾等。1.根据提供的物品,选择自己的生命锦囊(救生包)中的物品(仅限五种)。2.根据选择的物品讲述自己“生命锦囊(救生包)”的设计理由。同桌合作探讨启动计时器时间到!12369时间限制: 2 分钟水、食品、个人信息卡(姓名、父母的联系方式等)、手电、手套、书、哨子、蜡烛、绷带、创可贴、绳索、毛巾场景二选一:地震和火灾选5种说一说:我们需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吗?《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节选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措施,合理限制不同年龄阶段未成年人在使用其服务中的单次消费数额和单日累计消费数额,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学习提示:这些规则和要求法律法规,同时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能有效地保护我们,我们必须遵守。(2)树立规则意识。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放学了,小明会最后一个离开教室。有一天,在确认电器是否关闭时,他发现插座有点冒烟,小明立马告诉了班主任。后勤部检查发现是插座短路,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火灾。找出身边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并讨论应对措施。培养风险意识,远离潜在危险生活观察放学回家的路上,路过护城河,小刚听别人说上游水库放水,现在河里有很多小鱼。于是,他便约一同回家的小明去河道里摸鱼......故事续写: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强化责任意识,担当安全使命故事续写思考:为什么假期老师还要进行安全提示?每个假期,班主任都会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这些安全提示是学校教师对我们的保护,警醒我们不要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有助于潜移默化地增强我们的风险意识,提高我们的抗风险能力。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1.牢固树立安全意识2.树立规则意识3.增强风险意识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增强安全意识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原因(为什么)要求(怎么办)增强风险意识,远离危险,平安生活。,课堂小结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规则。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保护好我们的生命。1.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开展了针对学生用电、防火、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等方面教育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活动( )A.能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人为侵害B.能确保未成年人不受到意外伤害C.杜绝未成年人触碰危险的领域D.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D课堂练习2.某校公开征集以“增强安全意识,提升防患能力”为主题的宣传标语,你认为下列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②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③回望成长,珍惜当下;憧憬未来,放飞梦想④水火无情,防范在先;滥食有害,自律为重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C课堂练习3.很多学校规定:每周要上一节安全教育课,每学期还要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习。对上述措施,有些学生不以为然,认为实在没有必要。以下说法有助于说服这些同学的是( )①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保护好我们的生命②紧急疏散演习等活动能杜绝危险发生③可以增强风险意识,远离危险④要自觉遵守规则,有效保护我们的生命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B课堂练习4.材料分析题2024年7月25日,是第4个世界预防溺水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人民在线发布的《2022中国青少年防溺水大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95%以上。近年来,溺水事故也成为了我国青少年意外伤害致死事故的头号杀手,其中1-4岁儿童群体的溺亡率最高,将近70%的溺水意外发生在乡村。然而,目前公众对青少年儿童的溺水问题,仍然缺乏关注和认识。和疾病、灾难等社会问题相比,溺水问题仍旧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如何增强安全意识,守护生命安全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