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宁河高中振兴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安宁河高中振兴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宁联盟24-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期中联考
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4页,第Ⅱ卷(非选择题)5至6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11%,地表沙丘、砾石遍布。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的南部着陆。 中国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在火星上成功着陆探测器的国家 。据此完成1~3题。
1.“天问一号”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时,其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银河系 B.河外星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祝融号”发现在其着陆区附近曾存在水流动痕迹,主要原因可能是火星
A.距日适中 B.体积较小 C.质量较小 D.大气稀薄
3.与月球表面相比,“祝融号”在火星表面行走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昼夜温差比较大 B.大风和风沙日数多
C.太阳辐射强度大 D.太阳活动影响较大
“行星冲日”现象是指行星与太阳在地球的两侧,冲日发生时行星的亮度通常会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图1为太阳系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图1
4.图1中表示地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可能出现“行星冲日”现象的是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②和⑥ D.④和⑦
6.与地球相比,行星①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A.体积和质量较大 B.距日近温度太高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太阳光照不稳定
2024年10月8—9日,太阳大气发生多次耀斑爆发,同期产生的日冕物质抛射引发大规模“磁暴”现象。专家指出2024年是太阳活动最为剧烈的峰值年份。图2示意太阳大气分层。据此完成7~9题。
图2
7.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分别发生在图1中的
A.①层和②层 B.②层和③层 C.②层和①层 D.③层和①层
8.受此次太阳活动的影响,可能导致
①观测到极光的区域扩大 ②太阳风强度减弱 ③卫星导航精度较高 ④无线通信受干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太阳活动具有周期性,据此推测全球下一次太阳黑子峰值出现的时间约为
A.2013年 B.2028年 C.2035年 D.2045年
2024年9月3日,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该地蕨类植物化石数量庞大,记录了地球演化的历史,对于研究古气候和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据此完成10~12题。
10.“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形成的地质年代为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11.该化石群形成的地质历史时期
A.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B.联合古陆最终解体
C.形成铁镍等金属矿 D.是脊椎动物发展时代
12.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数量庞大,反映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A.火山活跃 B.炎热干燥 C.温暖湿润 D.冰川覆盖
2023年5月1日,塔里木盆地“深地一号”的跃进3-3XC井(顺北油气田的油气井)正式开钻,设计井深9472米,将刷新亚洲最深油气井纪录,也将再次证明中国深地系列技术已跨入世界前列。据此完成13~14题。
13.“深地一号”的跃进3-3XC油气钻井,最大深度将达到
A.地壳 B.软流层 C.地幔 D.地核
14.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推测下列四地可能储有油气资源的是
A B C D
臭氧可以分为“好”臭氧和“坏”臭氧。臭氧的好坏取决于其所处的位置。“好”臭氧组成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通常情况下,由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强烈阳光辐射下就可以生成“坏”臭氧,近地面高浓度臭氧会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据此完成15~17题。
15.“好”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层中的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16.“好”臭氧可以
①使大气增温 ②保护地球生命 ③进行光合作用 ④维持生命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推测“坏”臭氧污染严重的时间和地点是
A.清晨的乡村 B.午后的乡村 C.清晨的城市 D.午后的城市
2024年6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组建首个青藏高原大气立体观测网,实现了对对流层大气的全天候实时观测。据此完成18~19题。
18.青藏高原对流层高度时间变化的特征是
①白天高,夜晚低 ②白天低,夜晚高 ③夏季高,冬季低 ④夏季低,冬季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9.推测我国首个青藏高原大气立体观测网的观测内容可能是
A.天气及环境变化 B.臭氧含量的变化
C.大气的电离状况 D.流星体燃烧情况
太阳辐射经过地球大气层时,会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这就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图3)。据此完成20~22题。
2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图3中
①被气体吸收 ②地面吸收 ③地面反射 ④被云层反射
A.①② B.②③ C.②③ D.①④
21.地面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A.被气体吸收的太阳辐射 B.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C.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 D.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
22.与晴天相比,阴雨天气气温较低,是因为太阳辐射被
A.气体吸收 B.大气散射
C.云层吸收 D.云层反射
图3
下凹式绿地是指低于周边地面高度的绿地类型,是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中调整绿地类型的重要举措(图4)。图5为传统花坛景观图。据此完成23~24题。
图4 图5
23.与传统花坛比较,下凹式绿地深刻改变了城市水循环过程,主要表现在
①下渗水量增多 ②地表径流增多 ③地下径流增多 ④降水增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4.随着下凹绿地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北京市
A.热岛效应增强 B.市区内涝频率降低
C.夜晚气温降低 D.地下水污染程度变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重要自然资源。一般来说,若只考虑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被称为可能总辐射量;考虑受大气和云层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称为有效总辐射量。图6示意北半球有效总辐射量和可能总辐射量分布。图7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图6 图7
(1)太阳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 ,其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辐射能量,被称为太阳辐射。(4分)
(2)据北半球可能总辐射量分布规律,推测全球可能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北半球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总辐射量差额最大的是
纬度地区(低、中、高)。(4分)
(3)我国太阳能资源呈现 的分布规律;与四川盆地比较,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更 (填“丰富”或“缺乏”),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
。(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大城市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工业集中,造成气温与周围郊区出现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图8示意2006—2013年上海市局部年平均气温分布。
图8
(1)上海市年平均气温分布特点是 。(2分)
(2)说明导致城市与郊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2分)
(3)图9示意城市和郊区热力环流剖面图,在图9中用箭头表示城市热岛效应的气流运动方向;并在方框中标注与同一高度相比,气压的高、低。(4分)
图9
(4)为了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最适合布局污染风险较大的工业企业的地点是 (填“①”或“②”或“③”),并说明理由。(4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10为北京时间2024年10月1日8时我国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图10
(1)南京与上海的气压差约为 hPa。(2分)
(2)此时南京风向为 ;并在图10中画出此时南京近地面风向。(4分)
(3)南京、上海两地风速较大的是 ,其理由是该地
。(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水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着固态、液态和气态的互相转化和运动,处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图11示意水循环主要环节及各环节水体体积。
图11
(1)图11所示水循环包括 类水循环(填数量),由图11可知水循环水量最大的是 (水循环类型)。(4分)
(2)图中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① ;② 。(4分)
(3)近年来,随着植被不断恢复,黄土高原的河流含沙量发生显著变化,主要是因为植被恢复导致夏季该区域⑤环节 (填“增加”或“减少”);④环节 ;③环节 (填“增加”或“减少”),导致入河泥沙减少。(6分)安宁联盟24-25学年度上期高2024级期中联考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 2.A 3.B 4.C 5.D 6.B 7.C 8.C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B 16.A 17.D 18.B 19.A 20.D 21.B 22.D 23.C 24.B
25.(14分)
(1)氦(2分) 电磁波(2分)
(2)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分) 低(2分)
(3)由东部向西部递增(或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2分) 丰富(2分) 海拔高,空气稀薄或降水少,晴天多。(2分)
26.(13分)
(1)气温由城市中心向四周郊区降低(2分)
(2)城市人口众多,居民生活(如空调)排放大量废热;城市产业发达,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等释放出大量的废热;城市建筑高大稠密,不易通风散热。(任答1点得2分)
(3)
市区上升气流 郊区下沉气流 水平方向大气由郊区流向市区(大气环流方向正确得2分) 高(1分) 高(1分)
(4)③(2分)
③地位于城市热岛环流的范围之外,可以避免工业企业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随城市热岛环流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区)。(2分
27.(12分)
(1)4-6(2分)
(2)偏北风(或西北风)(2分)
风向正确(2分)
(3)南京(2分) 等压线密集(2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大,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2分),所以风力较大。
28.(14分)
(1)3(2分) 海上内循环(2分)
(2)降水(2分) 水汽输送(2分)
(3)增加(2分) 增加(2分) 减少(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