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七校联考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素养调研
道德与法治学科卷
2024.11
说明: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本试题共6页,13题,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上述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留存试卷,交回答题卡。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参与志愿活动,涵养精神品格,塑造健康人格
B.参加劳动实践,体会劳动辛劳,远离体力劳动
C.参加公益活动,积极服务他人,极力追求赞赏
D.答应同学请求,考试传递答案,提高考试成绩
2.为深入贯彻落实《禁毒法》,共同唱响“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依法禁毒,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作为青少年应该(  )
①学习有关毒品知识,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
②尝试使用新型毒品,以便更深刻地了解毒品
③积极宣传禁毒知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④沾染毒品难以拒绝,吸食成瘾不怕遗憾终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同学说,规则像道路上的斑马线,像悬崖边上的护栏,像过山车上的安全带。这一说法启示我们( )
①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是自由的保障 ②违反规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规则是在人们达成共识基础上形成的 ④每个人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请帮她在项目一处选择一个合适的主题( )
A.增强政治认同 B.提升道德修养 C.加强法治观念 D.健全公民人格
5.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事例评价活动,以下事例和评价不合理的是( )
事例 评价
A.深圳市中小学将人工智能学习纳入地方课程 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B.某中学将绘画,摄影,烹饪,花艺,棒球等纳入到校内社团当中 评价:有利于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小粤在一次聚会上,主动和长辈打招呼,用公筷给他人夹菜 评价:践行文明,尊重他人
D.YYDS、躺平摆烂等网络热词受到学生追捧 评价:追逐潮流,发扬网络文化
A.A B.B C.C D.D
6.2022年4月以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平台逐步开放个人主页展示IP属地功能。该功能将互联网用户的真实属地公开,一批伪装者现出原形、人设崩塌。此举有利于( )
A.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 B.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生态 D.创新技术手段,消除欺骗行为
7.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如图,表示的就是规则与法律的关系。下列各组概念之间关系与图所示关系一致的是( )
A.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 B.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C.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 D.社会秩序和生产秩序
8.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属于行政处罚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4年8月5日,人民日报报道: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等部门公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规定》设置了全方位的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理,有了更充分和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撑。这启示青少年( )
①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
②尊重他人权益,遵守网络规则
③增强执法能力,整治网暴行为
④增强行政能力,学会依法维权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10.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
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②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③自觉遵章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树立法治意识,善用法律维权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30分)
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某校学生小会最近不愿与人交流,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下降。下图是他在“八年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问卷”中的部分答卷。
八年级学生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1.平时假期你都喜欢做些什么( )
A.去劳动基地劳动
宅在家里玩手机
C. 其他
2.平时上网你都喜欢做些什么( )
A.查阅学习资料等
刷抖音等,看短视频
C. 其他
3.你曾经做过违反班规的事吗 如有,请举例。
有,给其他同学起绰号。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并给他提出合理建议。(6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社会问题,出谋划策】
材料一:直播“带货”——在广东某县,柚子乌龙茶等特色农产品喜获丰收,该县利用网络开展“家乡的味道一我们为品牌农产品代言”志愿者服务活动,电视主播变身志愿者,跨界当“主播”,通过产地货源免费直播带货的方式,线上宣传家乡,推介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让更多农民搭上直播快车。
材料二:直播“带祸”——某地法院对被告人郭某销售有毒有害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郭某明知销售的减肥类食品中添加了一种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但仍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大肆销售,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购买,从中牟取暴利。
【社会问题,法律连线】 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网络直播会带来哪些“获”与“祸”?(4分)
请你为避免直播“带货”变成直播“带祸”出谋划策。(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2024年国庆期间,小广和家人到深圳游玩,感受到深圳的都市魅力,期间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公民王某在地铁上吃东西时乱丢垃圾。面对其他乘客的劝阻,她不但不听,还把食品包装袋丢弃在车厢,随后扬长而去。这种行为破坏了乘车环境,扰乱了地铁正常的乘车秩序。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王某予以行政拘留。
根据材料,该案例中王某的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请阐明理由。(4分)
材料二 在游玩的过程中,小广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景区溪水边,小广想下水玩耍时,旁边竖有“请勿戏水”的牌子;在景区山腰处,小广想抄近道上山时,旁边竖有“禁止攀爬”的牌子;在景区未开发区域,小广想开展探险活动时,旁边竖有“禁止穿越”的牌子。小广对爸爸说:“这些景区规则真是限制了自由啊!”
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评析小广的观点。(6分)
(3)国庆期间,深圳作为热门旅游城市上了热搜。其中莲花山公园、东江纵队纪念馆、深圳博物馆、大梅沙、仙湖植物园等成为热门景点。作为深圳学子,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游玩体验,请你按照以下格式,任选深圳任何一个景点,制作一份规则手册。注:写明景点及三条规则(4分)
  (写你选择的景点)  参观手册 ①请勿在馆内大声喧哗,保持安静。 (例)  ②   ③   ④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素养调研
道德与法治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B D C D A C B
二、非选择题(30分)
11.(6分)(1)示例:①小会最近不愿与人交流,与他沉迷网络,不喜欢参与社会生活有关。(材料1分)
建议:他应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主动,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亲社会行为做法1分)
②小会最近上课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下降与他平时假期沉迷网络刷短视频有关。(材料1分)
建议:他要合理利用网络,提高媒介素养,多浏览寻找与学习相关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合理利用网络做法1分)
③小会曾经给其他同学起绰号是不对的。给同学起绰号既损害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是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侵害了同学的人格尊严权/名誉权,是违法行为。(材料1分)
建议:所以他应该做到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自觉增强法治意识,做一个守法、有道德的好少年。(道德与法治角度1分)
【评分标准】
3个角度,共6分。每个角度中,表态/分析:1分;建议:1分。
表态/分析,结合材料(1分)
建议,培养亲社会行为(1分)
表态/分析,结合材料(1分)
建议:合理利用网络。(1分)
表态/分析,结合材料(1分)
建议:尊重他人 文明有礼 增强法治意识(1分)
(答出“亲社会行为”或“网络”“道德 法治”角度,每个角度2分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
12.(1)获:广东某县直播带货体现了网络直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直播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角度2分)
祸:网络时代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会出现一些虚假不良的信息。在网络直播存在的违法犯罪问题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网络消极影响2分)
(网络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2分 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12(2)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监管。
社会:加强诚信和法治宣传,在社会树立起“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氛围。
直播平台(企业):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
主播(个人):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注意自身言行,诚信宣传。
消费者:要增强自控力、理性消费,积极举报直播间的违法行为等等。
(任意三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13.(1)【答案】 行政违法行为。因为王某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具有轻微社会危害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所以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评分细则:判断违法行为一分,从社会危害程度、违反法律、法律后果角度谈言之有理3分 共4分)
(2)3小广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自由和规则不可分。(判断加分析得1分,只做判断不得分)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有游玩的自由但要不得违背景区的规则。(知识点+材料2分)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景区相关规定有利于维护游客的生命健康权,减少意外的发生,保障大家的安全;大家遵守规则也有利于景区的统一管理,保障景区的正常秩序。(知识点+材料2分)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做法1分,意思相近即可)
(3)深圳博物馆参观手册:①请勿在馆内大声喧哗,保持安静。②请勿触摸展品,爱护文物。③请勿在馆内饮食,保持环境整洁。④请遵守参观时间,按时进出。⑤请听从工作人员指引,遵守馆内规定。(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