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随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期中随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随堂练习
六年级科学
判断题: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把“√”涂黑, 错的把“×”涂黑。(每小题2分,共22分)
( )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所有杠杆都是用来省力。
( )2、滑轮只能在竖直方向使用,不能在水平方向使用。
( )3、我们走比较陡峭的山路时,走“之”字形路线会省力。
( )4、很多机器内部用到了齿轮,如钟表、汽车变速箱等。
( )5、刀、斧和盘山公路都应用了斜面。
( )6、使用定滑轮时,必须向下用力。
( )7、陡坡、缓坡都是省力的斜面。
( )8、链传动和带传动,两个轮的转动方向是相同的。
( )9、相同高度的楼梯,楼梯越长越省时。
( )10、滑轮必须组合在一起使用,不能单个使用。
( )11、食品钳、火钳等杠杆类工具工作时是费力杠杆,可以让我们的手远离危险。
选择题:下列每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卡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毎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工具中,属于手轮的是( )
A、镊子 B、水龙头 C、羊角锤
2、自行车脚蹬应用了( )的简单机械原理。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3、窗帘上一般使用( ),能使我们很方便的拉窗帘。
A、轮轴 B、动滑轮 C、定滑轮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这句话反映的是( )原理。
A、杠杆 B、斜面 C、轮轴
材料:古代舂米机:一种古代的简单机械装置。使用这个装置时,人在一端用力把它踩下后立即松脚,另一端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谷物上,从而把谷物打碎。
5、舂米机是应用了杠杆原理,它工作时是属于( )
A、省力 B、费力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6、上图中的舂米机的动力来源于( )
A、人们的脚 B、水流 C、骡子
7、古代人们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发明自动舂米机,它是用( )来驱动工作。
A、风能 B、电能 C、水能
材料:古埃及金字塔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以其特殊的造型和高超的建筑工艺而被世人称赞。然而,就是因为金字塔的建造方法让人无从破解。用一般的科学常识来分析,以当时的工程技术条件下,古埃及人只能用修建斜坡通道的方法来提升石块到金字塔上。实际上,金字塔的特殊结构早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线索。金字塔四棱锥体的光滑的外层表面就可以成为一个非常理想的斜坡通道。这应该是古埃及人通过长期施工经验总结出的一种非常简单、高效的一种斜坡道运送方式。
8、斜坡道运送方式是应用了( )原理。
A、斜面 B、滑轮 C、杠杆
9、如果斜坡道运送方式是建造金字塔的方法,那么建造越高的金字塔,修建的斜坡必须( )
A、越长 B、越平缓 C、越光滑
10、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
古埃及的金字塔和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靓丽风景线,在历史上它们
的主要用途分别是( )
A、陵墓、防风沙 B、陵墓、军事防御 C、军事防御、国界划分
材料:关于滑轮的绘品最早出现于一幅公元前八世纪的亚述浮雕。该浮雕展示的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滑轮,只能改变施力方向,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施力,并不会给出任何机械利益。轮轴实际上是一种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通过改变轮和轴的相对大小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1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的优势是( )
A、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B、能省力但不能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C、既能省力又能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12、筷子包含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使用筷子夹菜时,应用了( )原理。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13、如图,小科在轮轴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两个相同的钩码,
右边的钩码会(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14、如图,现在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
说明( )。(不考虑摩擦)
A、甲比乙重
B、甲比乙轻
C、甲和乙一样重
材料:阿基米德确定了杠杆定律后,就推断说,只要能够取得适当的杠杆长度,任何重量都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举起来。据说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豪言壮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如今,杠杆类工具在生活中使用非常频繁。
15、盛物的铁罐顶面的边缘通常都会做成凸起状。在使用工具打开罐盖的过程中,罐子边缘可以提供( ) A、动力点 B、支点 C、阻力点
16、江门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萌小牛在路上看到许多志愿者用垃圾夹子(如图)夹垃圾,此垃圾夹子属于( )
A、费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17、镊子是一种杠杆类工具,它的支点在(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18、如图用螺丝刀撬起木板上的钉子,运用的是简单机械中( )的原理。
A、斜面 B、轮轴 C、杠杆
材料:广州国际灯光节与法国、悉尼并列为世界三大灯光节。在灯光节上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美轮美奂的灯光作品。结合课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灯光节中彩色的广州塔 B、湖面中广州塔的倒影 C、白天关闭彩灯的广州塔
20、下列操作可以再现彩虹的是( )
A、利用一面镜子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
B、利用两面镜子进行接力,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
C、在盛有半盆水的盆子里摆放一块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到一张白纸上
三、探究实践:根据实验现象请在答题卡对应的题目上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每空2分,共18分)
㈠为了研究齿轮的作用,萌小牛同学利用三个齿轮组装成了右图的装置。其中齿轮A和齿轮C的大小相同,齿轮B最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1、如果萌小牛逆时针转动齿轮A,那么齿轮B的转动方向是(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不确定
22、如果萌小牛顺时针转动齿轮A,那么齿轮C的转动方向是( )。
A、逆时针 B、顺时针 C、不确定
23、如果萌小牛使齿轮B转动1圈,那么齿轮C将会转动( )。
A、1圈 B、少于1圈 C、多于1圈
24、如果萌小牛使齿轮A转动1圈,那么齿轮C将会转动( )。
A、1圈 B、少于1圈 C、多于1圈
㈡斜面的探究实验。
搬运工人用在车厢上搭木板的方法往汽车上搬木桶,做
法如图。我们模拟搬运工人,设计了斜面是否省力探究实验。
彬彬利用材料相同、长度不同的四块木板搭在同一高度的木块上,形成高度相同、坡度不同高度斜面,然后分别用四个斜面提升重物,并用测力计测出所用力的大小。
重物 直接提起 斜面1 斜面2 斜面3 斜面4
重500g的盒子 4.9N 3.6N 3.2N 4.1N 2.9N
重1000g的盒子 9.8N 7.2N 6.4N 8.2N 5.8N
25、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得到:( )号斜面最省力。
A、斜面1 B、斜面2 C、斜面3 D、斜面4
26、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分析,用斜面提升重物比直接提升重物要( )。
A、省力 B、费力 C、不确定
27、从这四个斜面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排序正确的是( )
A、1<2<3<4 B、2<4<1<3 C、3<1<2<4
28、工人搬运木桶的过程中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斜面 B、杠杆 C、轮轴
29、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斜面越短越省力 B、斜面越长越省力,斜面越短越省力
C、相同高度,斜面都是省力的,斜面越长越省力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随堂练习
六年级科学(答案)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选择题
1、B 2、B 3、B 4、A 5、B 6、A 7、C
8、A 9、C 10、C 11、C 12、B 13、A 14、C
15、B 16、A 17、C 18、C 19、A 20、C
三、探究实践
㈠21、B 22、B 23、C 24、A
㈡25、D 26、A 27、C 28、A 29、C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装………………订……………线……………内…………不……………要……………作……………答…………………………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清楚。
2.考生号、判断题、选择题和实验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
3.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考生号区和答题区填涂的正确方法: 错误填涂:【A】 【B】 【C】 【D】
一、判断题。(22分)
1. [√] [×] 6. [√] [×] 11. [√] [×]
2. [√] [×] 7. [√] [×]
3. [√] [×] 8. [√] [×]
4. [√] [×] 9. [√] [×]
5. [√] [×] 10. [√] [×]
二、选择题。(60分)
1. [ A ] [ B ] [ C ] 6. [ A ] [ B ] [ C ] 11. [ A ] [ B ] [ C ] 16. [ A ] [ B ] [ C ]
2. [ A ] [ B ] [ C ] 7. [ A ] [ B ] [ C ] 12. [ A ] [ B ] [ C ] 17. [ A ] [ B ] [ C ]
3. [ A ] [ B ] [ C ] 8. [ A ] [ B ] [ C ] 13. [ A ] [ B ] [ C ] 18. [ A ] [ B ] [ C ]
4. [ A ] [ B ] [ C ] 9. [ A ] [ B ] [ C ] 14. [ A ] [ B ] [ C ] 19. [ A ] [ B ] [ C ]
5. [ A ] [ B ] [ C ] 10. [ A ] [ B ] [ C ] 15. [ A ] [ B ] [ C ] 20. [ A ] [ B ] [ C ]
三、探究实践。 (18分)
(一)
21. [ A ] [ B ] [ C ]
22. [ A ] [ B ] [ C ] .
23. [ A ] [ B ] [ C ]
24. [ A ] [ B ] [ C ]
(二)
25. [ A ] [ B ] [ C ] [ D ]
26. [ A ] [ B ] [ C ] .
27. [ A ] [ B ] [ C ]
28. [ A ] [ B ] [ C ]
29. [ A ] [ B ] [ C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随堂练习题
六年级科学答题卡
学校: 班别: 姓名:
四年级科学 (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