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B C D C C D B B A B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B C B D A D C D B A D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5小题,共50分)
26.(9分)
(1)广东省 青藏高原 自南向北逐渐提前(自北向南逐渐推迟)
纬度因素(气温/气候/热量因素)
(2)提前 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红叶观赏时间较早
(3)早 (4) ② 偏北风
27.(9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和少雨
(2)内流区 高山冰雪融水
(3)秦岭 蒙古 贝加尔湖
(4)凌汛 炸冰坝
28. (10分)
(1)曾母暗沙 热带
(2)东南 菲律宾
(3)台湾 东北—西南
(4)我国重要的运输航线(海上交通要道) 矿产资源丰富(鱼类资源丰富)
(交通、资源各一分,只写矿产资源、渔业资源只给一分)
(5)潜水 冲浪 观赏海底生物 阳光浴、沙滩浴(答2点,言之有理即给分)
29.(10分)
(1)横断山脉 天山山脉
(2)一、二(第一、第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夏季风 少/较少
(4)巴颜喀拉山
(5)亚热 上升
(6)地势崎岖(地势起伏大)
30.(12分)
① 大 ② 水量 ③ 小 ④ 河 ⑤ 缓慢(平稳 )
⑥ 无 ⑦密集/集中/众多 ⑧上游 ⑨洪涝
⑩退田还湖(退耕还湖) ⑾ ⑿ 灌溉 养殖 旅游 提供水资源(任写2点即给分)2024一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1.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选择题的答题区域内填涂答案。
2.综合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各题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3.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图1示意我国的疆域,读图完成1~3题。
0
110°
130
50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寒、温、热三带B.地跨南北半球
40
C.海陆兼备
D.全都位于中纬度
309
乌苏塑江金色阳光的早根
2.当乌苏里江迎来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依然
20
是黑夜,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东西跨经度广
B.海陆位置差异大
10

C.南北跨纬度广
D.东西地形差异大
前米尔高原裤天屋斗的愿夜
3.我国领土最西端在
图1
A.内蒙古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图2我国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4一6题。
4.读图可知,我国自然灾害
西北地区:常年
东北地区:寒潮(低
干早、寒潮等
温冻害)、洪涝
①分布广
②频次少
③集中在夏秋季
④种类多

A.①②
B.②③
华北地区:季节性
C.①④
D.②④
干早(春秋较重)
涝、台风、寒潮
5.自然灾害与频发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台风、泥石流一一西北地区
西南地区:滑
B.海啸、冰雹一一西南地区
坡、泥石流、地
震、季节性干早
C.滑坡、泥石流一一东北地区
(冬春较重)等
华南地区:洪涝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

涝、季节性干早(伏
D.干旱、洪涝一一华北地区
季节性干早、台
风、寒湖等。
早)、台风、寒潮等
6.夏季,福建省容易遭受的极端天气是
图2
A.梅雨
B.寒潮
C.台风
D.沙尘暴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人口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进入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1页共6页
老年人口高速增长时期。读图完成7~9题。
653
7.2015-2023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一人口自然增长率
78
132
A.持续升高
B.持续降低
5
034
-Q608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2
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年份
8.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对未来产生的影响有
图3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
A.学校数量增加
B.月嫂岗位增多
C.就业压力更大
D.银发经济活跃
9.面对我国的人口现状和人口问题,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调整生育政策②完善养老机制
③大量接纳移民
④适当延迟退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不同省份的标志在设计时,既要反映省份简称,又要融入地方特色元素。图4示意我
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标志,读图完成10一11题

图4
10.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是
A.广东省、云南省、福建省、四川省
B.广东省、江苏省、福建省、四川省
C.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山东省
D.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
1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甲
B.乙
C.丙
D.T
“鄂伦春”一词有两种含义,即“使用别鹿的人”和“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族的传统民居是
便于搭盖的“斜仁柱”。用天然树枝搭建,外面夏季用树皮和树叶覆盖,冬季则加以兽皮。图5示
意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及“斜仁柱”景观。完成12一14题。
12.结合图例,图5中对应鄂伦春族分布区的序号是
A.①少数民族
B.②少数民族
C.③少数民族
D.④少数民族
13.“斜仁柱”与当地环境及生产生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①树枝搭建,就地取材
②顶部开口,便于储水
③结构简单,便于搬迁
④兽皮覆盖,利于散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①少数民装
14.根据材料推断鄂伦春族历史上的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
■②少数民然
口③少数民然
A.游猎
B.农耕
C.养殖
D.捕鱼
①少数民鼓
图6示意我国地势三级阶梯,读图完成15~17题。
图5
山冰
八年级地理试题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