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九年级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12页。试卷满分120分。练习时间120分钟。
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地区,将答案写在练习卷上。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下面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其答案标号填在下面表格里。
(一)积累与运用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宿营(sù) 篝火(gōu) 大发雷霆(tíng)
B.娉婷(pīn) 鲜妍(yán) 附庸风雅(yōng)
C.冠冕(miǎn) 制裁(cái) 自吹自擂(lěi)
D.摇曳(yè) 积攒(zǎn) 金戈铁马(gě)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把历史文化遗产______放在第一位,同时合理利用,使其在______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充分______作用,必能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A.保卫 提供 发起 B.保卫 供应 发挥
C.保护 供应 发起 D.保护 提供 发挥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于5月18日至21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举办。②智能大会由国家相关部委与天津市人民政府一起共同主办。③本届智能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④此次会议将助推天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天津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这些年,从“蛟龙”深潜,到□嫦娥□奔月;从“墨子”传信,到“北斗”组网□从“天问”落火,到“羲和”探日□一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A.“ ” , 。 B.“ ” ; ……
C.《 》 : 。 D.《 》 , ……
(二)诗词鉴赏
5.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友人被贬谪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无限同情。
B.颔联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诸多友人多已离世,独自归来已物是人非,悲痛怅惘油然而生。
C.颈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尾联紧扣诗题,点明酬答之意,呼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了共勉之意。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三九”天,气温最低吗?》一文,回答6~8题。
“三九”天,气温最低吗?
李嘉睿
①1月9日,我们迎来“三九”第一天。
②“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在我国华北地区,这样的“九九歌”广泛流传,正是民间“数九”这一习俗的生动记录。
③“数九”是指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所以也就有了“数九寒天”的说法。历史上,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休养生息,期待春暖花开的到来,“数九”消寒就成了民间习俗中的一件乐事,除了口耳相传、各地版本略有不同的“九九歌”,还有以书法、绘画等形式流传下来的“九九消寒图”等。
④以近30年为例,根据平均气温统计,我国有近80%的地区气温最低时段出现在“三九”“四九”。其中,北方地区大部在“三九”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⑤这是因为,冬至时节,大地尚有“余热”。冬至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这让冬至成为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时,我国所处的北半球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弱,因此气温较低。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开始逐渐升高,白天的时长也逐渐增加,但地表每天散失的热量大于接收的太阳辐射。这种能量上入不敷出的状况将持续到“三九”“四九”,这时,地表的热量收支才衡,地表整体“积热”最少,对于我国很多地方来说,全年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此时。
⑥不过,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不同区域最冷的时段并不完全相同。如江南东部、华南大部等地在“四九”更冷一些。云南、西藏东南部等地,可能在冬至之后就进入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时段。而在我国东南沿海和海南岛等地,气温最低的时段可能出现在“五九”。
⑦数九寒天,大部分地区的植物进入休眠期,落叶树的叶子脱落,一些动物开始冬眠。而人们并不会闲着,在农业方面,北方地区正好利用耕地间歇期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进行清沟排水、耕翻土壤等工作,增强耕地的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在南方地区,人们也需认真做好越冬作物的防寒等工作,保证作物安全越冬。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数九”指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B.冬至时,我国所处的北半球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弱,因此气温较低。
C.冬至后,太阳高度角开始逐渐升高,地表每天接收的太阳辐射大于散失热量。
D.数九寒天,大部分地区植物进入休眠期,落叶树叶子脱落,一些动物开始冬眠。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不同区域最冷的时段并不完全相同。
B.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明显,不同区域最冷的时段并不完全相同。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不大,不同区域最冷的时段基本相同。
D.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不同地区气候差异不大,不同区域最冷的时段基本相同。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引用华北地区流传的“九九歌”,增强了生活气息,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点词“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⑤段中加点的“这”是指“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小”。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三九”天不同地区的气温异同。
(四)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回答9~11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越明年 越:到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美好
C.连月不开 开:指天气放晴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请求
1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 B.前人之述备矣
C.虎啸猿啼 D.皓月千里
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谪守”二字为全篇议论奠定基调。
B.第②段中“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为总写,设定了全篇写景范围。
C.第③④段分写洞庭湖阴晴景象及不同景象在游人心中的相同反响。
D.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第Ⅱ卷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6分)
(1)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2)但愿人长久,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4)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______,______”揭示全文核心命意,表明了“醉”是表象,“乐”是根本。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管仲得其所欲
齐桓公因鲍叔之荐,使人请管仲于鲁①,施伯②曰:“是固将用之也。夷吾③用于齐,则鲁危矣!不如杀而以尸授之。”鲁君欲杀管仲,使人④曰:“寡君欲亲以为戮,如得尸,犹未得也!”乃束缚而槛⑤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管子恐鲁之追而杀之也,欲速至齐,因谓役人曰:“我为汝唱,汝为我和。”其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而取道甚速。管仲遂于齐。
(节选自《智囊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鲁:鲁国。当时管仲被囚于鲁国。②施伯:鲁国大臣。③夷吾:管仲。④使人:指齐国使者。⑤槛:古指囚禁押解犯人的车子。这里作动词用,指装入囚笼。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寡君欲亲以为戮 欲:______
(2)我为汝唱 汝:______
1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乃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
译文:______
15.文中的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分析。(3分)
______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故乡的冰凌花》一文,回答16~19题。
故乡的冰凌花
谢华
①一个人不论离开故乡多久,对故乡的“一花一世界”那种眷恋之情大都放不下。
②冰凌花是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种花,它主要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是较为普遍且在早春最先开放在雪地里的草本花朵。其别名众多,如报春花、冰了花、冰凉花、顶冰花、福寿花和雪莲花等,至于它的学名叫侧金盏花,中医称之为福寿草。
③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对冰凌花有着特殊的情结。那时我家住在屯子中间,屯子不大,四面环山。彼时那里还是山连着山,很多高大的树木也是一望无际。仅是那些能长出野果的树就有樱桃树、榛子树、山梨树、臭李树、杏树、山核桃树……当然还有山葡萄之类的藤蔓植物。
④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可以说那种纯真能伴随自己一生。每年春季开学,残雪初融、乍暖犹寒的时候,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不走人们常规走出来的山路,而是特别喜欢在雪野里穿行,走那种穷岭荒坡,即所谓的“抄近道”。在春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前,雪野还是我们嬉闹的乐园。倘若能够遇到可爱的冰凌花在残冬里顶着冰碴生长出来,迎接我们这群天真快乐的孩子,这也满足了我们对北国春天美好的向往。
⑤山中的雪深浅不一,阳面的山里,雪融化得快一些,走这样的“近道”,一走一呲溜;走那种半阴半阳的地方,相对来说不容易摔倒,也会更容易遇到冰凌花。我们在雪野里深一脚浅一脚走着,那些雪就从脚踝处顺着棉鞋帮往鞋窠里灌,冰凉凉地刺激着我们的脚丫,几乎每天回到家,我们都要将鞋子放在火炉旁烘烤,不然湿漉漉的第二天就没得穿。因为年龄小,正是贪玩的时候,大人们也不会数落我们。
⑥每天放学,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努力寻找冰凌花,然后采摘几把带回家。采摘冰凌花,就要采摘那些待开未开的圆圆的花骨朵。有一些花骨朵微微张开笑脸,露出了一点点蛋黄色,娇羞的样子像刚出嫁的新娘,怯生生的,令人爱怜。每一次我都蹑手蹑脚地,生怕吓着娇嫩的它们。那时候我不懂大自然是怎样恩赐它们,让它们在这样的季节里给东北大地装点着美丽,不畏严寒绽放着异彩,成为早春里的一道胜景。
⑦我采摘到冰凌花,就把它们放进书包里,到家后立即将它们插在空酒瓶或者罐头瓶里,再在瓶中灌入三分之二容积的井水。一夜之后,那些含苞待放褐色紧实的小花蕾就会绽放出花朵。家中只要有摆放的地方,就会有这些采摘来的冰凌花,那股清新的气息和淡淡的芳香就会弥漫整个屋子。
⑧冰凌花生长的环境,有的地方,人们一辈子都未曾去过。它却能从北方春雪覆盖的一片片枯叶衰草当中,在坚硬的冻土之上,甚至会带着冰碴执着地傲然生长出来,独自绽放,不屈不挠,就连残冰积雪都被它们不畏春寒的精神一点点击退,我认为它是花中的伟丈夫。
⑨如今,我在江南,故乡的山里,那些即将生长出来的冰凌花对我而言遥不可及,只好用心来感受那一簇一簇的冰凌花的开放。我似乎看到了童年求学时途经的山坡处有灿灿的冰凌花绽开了……
(文章有删改)
16.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4分)
______
17.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的句子。(3分)
有一些花骨朵微微张开笑脸,露出了一点点蛋黄色,娇羞的样子像刚出嫁的新娘,怯生生的,令人爱怜。
______
18.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⑨段中加点词语“灿灿”的含义。(4分)
______
19.为什么作者对冰凌花有着特殊的情结?请简答。(4分)
______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某班将开展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书房是是中国人阅读的重要空间。什么因素推动了书房文化的发展呢?唐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图书数量,提高了图书质量,促进了书房的普及;明代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改进,使书籍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书房的藏书内容。
【材料二】跨界融合成为戏曲不断出新的有效手段之一。把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融合,带来了全新的观感体验。如,“戏曲+电影”“戏曲+歌曲”“戏曲+动画”等形式丰富了戏曲的艺术表达,呼应时代审美,让戏曲触达更多人群。
【材料三】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迈出“数字新步伐”很重要。一方面,数字技术让脆弱的不可再生文物永驻“云端”;另一方面,技术赋能更将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长久助力。借助数字化手段,古籍“抢救性保护”才更高效。
【材料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北京冬奥会筹办从一开始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印记,体现着独特的中国气派。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
20.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概括推动书房文化发展的因素。(2分)
______
21.阅读【材料二】至【材料四】,简要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焕发生机的主要手段。(3分)
______
(二)名著阅读(8分)
22.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长诗《______》,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2分)
23.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______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_____”的歌手。(6分)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作文(50分)
关于读书的好处,很多作家不吝笔墨:迟子建说,书籍是无声的音乐,是绚丽的绘画,是巍峨的建筑;毕淑敏说,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的浓缩的欢愉因子;梁实秋说,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同学们,关于读书,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天津市部分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
1.A 2.D 3.B 4.B 5.A 6.C 7.A 8.D 9.D 10.A 11.C
二、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2.(1)玉盘珍羞直万钱 (2)千里共婵娟 (3)露从今夜白
(4)怜君何事到天涯 (5)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13.(2分)(1)想要 (2)你,你们
14.(2分)于是鲁庄公命人把管仲绑起来装入囚笼中,派车夫用车把他送往齐国。关注天津考生公众号获取最新试卷
15.(3分)他是一个聪明、充满智慧的人。“所唱适宜走,役人不倦”说明管仲为了快速到达齐国,所唱的歌曲不仅适合疾行,还能让车夫不感到疲倦,能更快速到达齐国。
四、文学作品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16.(4分)开篇点题,引出了文章要记叙的内容;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提示了文章的主旨。
17.(3分)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骨朵”比作“新娘”,赋予冰凌花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凌花的美丽和娇羞,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
18.(4分)“灿灿”的意思是灿烂明亮,在文中既指冰凌花颜色亮丽,光彩耀眼;又指我记忆中的冰凌花精神可贵,令人难忘。
19.(4分)冰凌花承载着我童年时期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那种纯真能伴随自己一生;给东北大地装点着美丽,不畏严寒绽放着异彩,成为早春里的一道胜景;冰凌花傲然生长,独自绽放、不屈不挠、不畏春寒的精神使我敬佩;冰凌花寄托了我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五、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20.(2分)唐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明代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改进。
21.(3分)跨界融合(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与数字化(科技)手段结合;与现代文化元素融合。
22.(2分)大堰河——我的保姆
23.(6分)“土地”和“太阳”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 太阳与火把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4.参照2024年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