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道法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7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版道法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1-7课)

资源简介

2024版道法七年级上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
第一框 奏响中学序曲
1.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P4)
(1)富有挑战的课程和学习任务,带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
(2)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培养兴趣的平台;
(3)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的大门。
(4)在新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涵养品格,提升自我。
2.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P4)
(1)家庭、学校、社会寄予我们更高的期望,
(2)期待我们越来越上进,志存高远,追梦远航;
(3)越来越踏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
(4)越来越包容,尊重他人,学会合作;
(5)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取得更大进步。
3.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P4)
(1)我们正处于生命成长的“拔节孕穗期”
(2)这一时期我们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备注:拔节孕穗期指的是禾谷类作物从起身拔节开始至抽穗开花前这一阶段,这一阶段对于水稻生产 来说十分重要,水稻要想获得高产,就需要耕耘者做好搁田、肥料施用等关键措施。
4.面对初中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应该如何做 (P5)
(1)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把准人生方向
(2)积极追求进步,确立更高的发展目标
(3)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
(4)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中学生。
第二框 规划初中生活
1.什么是规划?为什么要规划 (P6)
(1)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
(2)生活需要规划,没有规划容易让我们陷入盲目和无序,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
2.如何制订初中生活规划 (P6-7)
(1)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我们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兴趣、性格、能力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2)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使行动方案切实可行。
3.怎么努力 (P8)
(1)分清主次,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2)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
(5)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
第一框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P10)
(1)有助于我们增强自信,促进自我发展
(2)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3)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
2.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P10-11)
(1)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3)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
(4)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3.怎么全面地自我分析 (P10)
(1)我们可以从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2)从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
(2)从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社会关系中来认识自己。
4.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呢 (P10-11)
(1)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对待他人的评价,既不盲从也不轻视。
(2)用心聆听。
(3)注重沟通。
(4)勇于面对。
(5)理性应对。
5.在生活实践中认识自己的意义 (P11)
(1)学习、劳动、人际交往等生活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2)不断证明自己、检视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更加准确。
(3)自我形象也更加清晰。
第二框 做更好的自己
1.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 (P12)
(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2)每个人在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同。
(3)所以,我们要尊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2.如何做更好的自己 (P13-15)
(1)学会欣赏自己。
(2)学会接纳自己。
(3)不断完善自己。
(4)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5)做更好的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中实现的。
(6)做更好的自己,不仅是初中阶段的成长要求,而且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寻的人生课题。
3.如何欣赏自己 (P13)
(1)欣赏自己,不是孤芳自赏、骄傲自大,而是欣赏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2)欣赏自己认真做事的态度、善于合作的品质、坚持不懈的精神等。
(3)激励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进。
4.如何接纳自己 (P14)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优点又接纳不足,既接纳现在又接纳过去,既接纳自己满意的部分也接纳自己不满意的部分。(2)接纳自己的不足和不满意的部分并不意味着裹足不前,而是需要我们以乐观、勇气和智慧面对现实,努力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如何不断完善自己 (P14)
(1)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主动改正自己的缺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
(2)我们还要善于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 利用一切机会丰富和发展自己。
6.怎么改正缺点 (P14)
(1)通过自我反思和他人的评价及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2)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
(3)从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4)及时肯定或奖励自己为改正缺点所付出的努力。
(5)请自己信任的人来协助。
(6)作出改正缺点的公开承诺。
(7)运用自己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7.怎样挖掘自己的潜能 (P14)
(1)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自己喜爱的领域
(2)通过参与多方面的活动,了解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3)通过与他人合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第一框 做有梦想的少年
1.梦想的含义 (P16)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2.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 (P16-17)
(1)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2)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
(2)只有每个人都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3)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2.如何做一个有梦想的少年 (P18)
(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的志向。
(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3.为什么少年的梦想要紧扣时代脉搏 (P18)
(1)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 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框 学习成就梦想
1.为什么要学习 (P19)
(1)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
(2)学习是我们现阶段的基本任务,也是我们成就梦想的重要路径。(3)学习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境界,增强能力,增长智慧,使我们面前的世界更广阔、更精彩,让我们拥有实现梦想的持续力量。
(3)学习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更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2.什么是学习 (P20)
(1)学习什么:既有知识的获取,又有能力的提升、 品德的培养等。(2)哪里学习:学习并不局限在学校,我们生活中的所看、所听、所尝、所触、所做,都可以是学 习。
(2)学习的表现: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带着学习的 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3.知识学习有哪些层次 (P21)
在知识学习中, 记忆、理解、运用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层次。
(1)记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具备记忆能力,否则,知识会随时间的推移而被遗忘。
(2)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就是结合自己的经验消化、吸收知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智慧。
(3)运用:已经理解的知识,如果能够经常得到运用, 就可以转化为我们自身的能力。
3.如何做到努力学习、善于学习 (P21)
(1)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
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
第四课幸福和睦的家庭
第一框 家的意味
1.家庭的内涵 (P27)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是怎么确立的 (P27)
(1)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男女结婚成家;(2) 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宝宝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
(2)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养子女与养父母成为一家人;
父或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继子女与继父母也是一家人
3.家有什么作用 (P27-29)
(1)家是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2)家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修身之所。
(3)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在薪火相传中,我们不仅接续着祖先的生命,而且传承着家风。
(4)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4.家为什么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P28)
(1)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我们在父母等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学习为人处世。
(3)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5.优良家风的作用 (P28)
(1)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会融入家庭成员的血脉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 性格特征、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等。
(2)优良家风引导我们向上向善, 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第二框 让家更美好
1.如何建设美好家庭 (P30-32)
(1)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体味亲情之爱。
(2)建设美好的家庭, 需要相互关爱、彼此尊重。
(3)建设美好的家庭,需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4)建设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2.亲情有什么表现,我们有什么感受 (P30)
(1)表现: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随 和自然 ……
(2)感受: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只要我们用心体悟就会发现,家人间的爱蕴含在生活的点滴之中。
3.互相关爱、彼此尊重的原因和具体做法 (P31)
(1)原因: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爱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
(2)做法:
①在接受关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回报爱。对父母长辈,我们要孝顺敬重;对兄弟姐妹,我们要相携相助。
②家庭成员要以彼此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有时难以避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有事多商量,主动化解矛盾,增进情感。
4.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原因和做法(P32)
原因:因为家庭是道德养成的起点。
做法:(1)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发扬光大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4)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4)让美德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5.如何培养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建设美好的家庭 (P32)
(1)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员共同分担、相互协作, 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我们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为家庭建设作出贡献。
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框 走近老师
1.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 (P34-35)
(1)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 老师有哪些作用(P35-36)
(1)教师对人类数千年文明的延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
(3)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是我们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是我们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新时代对老师有哪些要求 (P36)
(1)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师正在不断改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第二框 珍惜师生情谊
1.师生交往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P38)
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2. 如何珍惜师生情谊 (P38-40)
(1)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2)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3)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4)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3.为什么要主动理解、关心老师 (P38)
(1)老师是我们敬重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2)也是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P39)
(1)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悉心教导。
(2)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老师,善于从老师的教诲中汲取成长的营养,以勤学好问、积极主动的态度与老师交流。
5.怎样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P39)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对待老师的表扬,我们应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争取做得更好。
(2)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完善自我。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6.为什么要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 (P41)
(1) 由于年龄、专业、阅历、性格等差异,每位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所不同。
(2)不同风格的老师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7.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P39)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4)求同存异, 尊重关心。
第六课友谊之树常青
第一框 友谊的真谛
1.友谊的真谛是什么 (P44-45)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2.友谊有什么作用 (P44-45)
(1)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 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2)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3)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4)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
第二框 交友的智慧
1.如何交到真心好友 (P46-49)
(1)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2)交友需要慎重选择。
(3)交友需要学会关心和尊重对方。
(4)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5)交友需要讲原则。
2.为什么交友需要真诚和热情 (P46)
(1)人与人之间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友谊,友谊是用心培育的结果。(2)敞开心扉,主动表达,热情待人,朋友才不会彼此错过。
(2)我们只有抱着真诚和热情的态度与他人交往,才会获得真挚的友谊。
3.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朋友 (P46)
(1)与品德高尚的人交朋友,有助于我们走好成长之路。
(2)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理性辨别,做到慎交友、结好伴。
4.怎样关心和尊重朋友 (P47)
(1)在朋友需要的时候,以行动向朋友表达关心和支持。
(2)关心朋友也要尊重对方,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可以给予朋友积极合理的建议,但不要替朋友做决定。
5.怎样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P47)
(1)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们可以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2)处理矛盾和冲突的基本策略:保持冷静、坦诚交流、换位思考、及时处理、勇担责任。
6.怎样把握交友的原则 (P49)
(1)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2) 当朋友做错事,甚至误入歧途时,我们要坚持正确立场、不随波逐流,并积极地予以规劝,帮助朋友及时改正错误。
第七课在集体中成长
第一框集体生活成就我
1.什么是集体 (P50)
集体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参与集体生活的作用 (P50-52)
(1)集体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集体生活能带给我们温暖。
(3)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4)集体生活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责任感。
(5)集体生活有助于我们发展个性。
(6)集体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
3.为什么集体生活能给我们带来温暖 (P51)
(1)一般来说,集体的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温暖就越多。
(2)集体成员间的相互体贴、团结互助,传递着关爱和温暖,让我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4.集体的联结度与哪些因素有关(P51)
(1)成员间相互关联的程度。
(2)集体对成员的重要性。
(3)成员间相互交流的频率。
(4)成员对共同目标的共识程度。
(5)成员间的默契程度。
(6)集体存在的时间。
5.集体生活如何让我们学会与人交往 (P52)
(1)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交往的平台。
(2)每个人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
(3)我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和尊重,学会理解和包容,彼此友好相处。
6.集体生活如何培养我们责任感 (P52)
(1)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
(2)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7.集体生活如何发展我们的个性 (P52)
(1)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个性的“明镜”。
(2)在集体中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8.为什么说集体是我们共同成长的园地 (P52)
(1)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2)集体的发展推动个人提升能力和健康成长。
(3)让我们在集体生活中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第二框 共建美好集体
1.共建美好集体的意义是什么 (P53)
在美好集体中,我们能感受集体的关爱,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2.如何建设美好集体 (P53-55)
(1)建设美好集体,要确定共同的愿景。
(2)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主人翁意识。
(3)建设美好集体,要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4)建设美好集体,要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5)建设美好集体,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3.共同的愿景有什么意义 (P53)
(1)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2)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未来,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美好集体的愿景。
(3)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4.在集体中,怎样树立主人翁意识 (P54)
(1)我们应主动作为,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2)对于集体的事务,应积极参与、共同商定。
(3)对于集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5.如何营造和谐有序的集体环境 (P54)
(1)我们要自觉遵守集体的共同规则,使集体生活得以有序开展;(2)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学会推己及人,多些宽容和理解;(3)要弘扬正气,自觉抵制并机智应对欺凌行为。
6.怎样树立正确的合作与竞争观念 (P55)
(1)集体的发展既有赖于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也需要成员间的良性竞争。
(2)我们既要敢于竞争、勇于挑战,又要善于合作、共同进步。
8.集体生活中的合作策略。(P55)
(1)拥有积极、开放的心态,坦诚交流,彼此信任。
(2)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欣赏他人的优点并包容他人的不足。
(3)遵守规则,明确任务分工,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
(4)在他人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5)经常自我反思,尝试自我改进。
9.为什么要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P55)
(1)集体主义是新时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2)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这一特点使集体主义原则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落实。
(3)只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0.如何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P55)
(1)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
(2) 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
温馨提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