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襄阳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襄阳六中 南漳一中 老河口一中
高一思想政治试题
时间:75 分钟 主命题学校:宜城一中
分值:100 分 命题老师:熊春晓 向庆灵 郭曼曼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
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
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 I 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
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这
说明( )
A.生产力由生产关系决定
B.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力发展要不断适应生产关系变化
D.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2.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金属工具、牛耕等新的生产工具或方法的出现,直接促
进了相对剩余产品的出现,对于剩余产品的不公平分配就是私有制的最早形式。关于私有制
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土地变为私有财产
②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私有观念的存在,是私有制产生的根本原因
④私有观念是人所固有的,私有制天然合理,会永远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鄂北六校联考*高一思想政治试卷(共 6 页)第 1 页
3.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
了不同的社会形态,其生产关系有不同的特点。下列选项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氏族内部有人压迫人的现象
B.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只有最低的生活资料
C.封建社会:地主占有所有土地,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甚至有劳动工具
D.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并榨取剩余价值,劳动者不得不出卖劳动力
4. 近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预测,2024 年美国将经历比 1929 年经济大萧条时
期还要严重的经济崩盘,或将对全球造成巨大的影响。美国经济所面临的危机,没有有效的
解决办法。下列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②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③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④资产阶级采取的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 19 世纪 40 年代创立的,它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
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
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科学社会主义
之所以是科学的,其依据是( )
①科学社会主义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②科学社会主义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石
③它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④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
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 )
①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就革命任务来说,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鄂北六校联考*高一思想政治试卷(共 6 页)第 2 页
{#{QQABRYAAggAoABAAAQhCQQ2QCgKQkhCAASgOAAAAIAAByAFABAA=}#}
7. 到 1956 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
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下面是我国三大改造前后所有制结构对比:
年份 全民所有 制经济 集体所有 制经济 公私合营 经济 前三项合 计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1952 年 19.1 1.5 0.7 21.3 6.9 71.8
1956 年 32.2 53.4 7.3 92.9 0.1 7.0
依据上表信息,我国完成“三大改造”意味着( )
A.完成土地改革与镇压反革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工业化强国
8. 为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1921 年在中
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 )
①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
③工人阶级开始成为革命的领导力量 ④中国人民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
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
想。关于毛泽东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④为改革开放的胜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党的八大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正确
分析了国内形式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期间,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①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③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 某校高一(1)班学习小组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段经济发展的历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围绕主题
制作了下列展板:从沿江城市到内陆省会城市,再到沿边城市的开放,据此推断,该小组研
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
C.对外开放向纵深方向发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鄂北六校联考*高一思想政治试卷(共 6 页)第 3 页
{#{QQABRYAAggAoABAAAQhCQQ2QCgKQkhCAASgOAAAAIAAByAFABAA=}#}
12.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坚持中国式现代
化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四个自信”,才能以中
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于“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 )
①坚定道路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由之路
②坚定制度自信,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
③坚定理论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④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其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历了
多个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和挑战。同时,也表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某校高一学生在学习这一内容时,认识正确的是( )
A.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B.成功地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改变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D.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4.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也是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是艰巨而浩繁的历史
使命,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奉
献精神,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对中国梦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需要青年学生要进行伟大的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②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③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
④中国梦是中华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 “四个伟大”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报告深刻地阐释了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丰富内涵和严密的逻辑关系。下列关于“四
个伟大”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推进伟大事业
②“四个伟大”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
③“四个伟大”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
④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鄂北六校联考*高一思想政治试卷(共 6 页)第 4 页
{#{QQABRYAAggAoABAAAQhCQQ2QCgKQkhCAASgOAAAAIAAByAFABAA=}#}
16.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并在党章中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该思想不仅书写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
章,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而且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
认同和赞誉。下列对于该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②为世界人民解决人类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④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大题,共 52 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
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一些在四月份似
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以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起义指挥部斯莫尔尼宫内集合了武装士兵,列宁亲自领导起义,随着
一声令下,二十多万革命士兵和起义工人迅速攻下彼得格勒的各个战略要地。次日晚,武装部对
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总攻,在几乎无人伤亡的情况下轻松占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宣告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1)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对当时世界的影响。(6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新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产关系特点。(6 分)
18.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2024 年 10 月 1 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5 周年纪念日。高一某班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以
“波澜壮阔的 75 年”为主题的探究活动,搜集到以下材料: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
鄂北六校联考*高一思想政治试卷(共 6 页)第 5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
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中国的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10 分)
1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6 周年,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46 年来,使中
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国际影响力大幅
提升,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日
益完善。
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衣多穿”到“一季多衣”;从“吃饱吃好”
到“营养风味”;从“居者有其屋”到“宜居城市”……
结合材料,回答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12 分)
20.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这个新时
代,既同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又体现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新特征,内涵丰富、意蕴
深远。
材料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时常通过书信与广大青年交流,
勉励他们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为青年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点亮航标、指引航程;呼吁青年要到
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造中闪光;号召
新时代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勉励青年要做好每
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在学习中苦练本领,增长才干,锤炼品德,以创
新创造贡献国家。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相关知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0 分)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指导下,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8 分)
鄂北六校联考*高一思想政治试卷(共 6 页)第 6 页宜城一中 枣阳一中 曾都一中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襄阳六中 南漳一中 老河口一中
高一政治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A B D A B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B A A A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大题,共 52 分。
17.(12 分)(1)意义:
①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分)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2分)
③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分)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
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2分)
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2分)
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2分)
18.(10 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
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
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4
分)
②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分)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
现实道路。(4分)
19.(12 分)
①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
党的面貌。(3分)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3分)
(共 2 页)第 1 页
{#{QQABJYoEggCgABBAAAgCUQFwCgGQkgGAAYgOQBAEIAIByBFABAA=}#}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3分)
④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3分)
20.(1)(10 分)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
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光明前景。(3分)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3分)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
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
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4分)
(2)(8分)①新时代青年要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实现中国梦;(2分)
②新时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2分)
③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2分)
④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2分)
(要求:围绕青年角度,言之有理即可)
(共 2 页)第 2 页
{#{QQABJYoEggCgABBAAAgCUQFwCgGQkgGAAYgOQBAEIAIByBF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