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试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综合试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综合试题(第一单元 生物和细胞)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教材)
一、选择题
1.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适合采用观察法的是( )
A.探究响尾蛇是如何放走猎物的
B.森林资源清查
C.人口普查
D.观看蚂蚁的行走路线
2.跳舞草受到声波的刺激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犹如飞行中轻舞双翅的蝴蝶,观赏价值高。这说明生物能( )
A.新陈代谢 B.生长发育,繁殖后代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D.获取营养,排出体内的废物
3.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  )
A.清洁干净 B.染色 C.薄而透明 D.形状规则
4.某奇特生物,经研究发现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则可以判断此种生物肯定不是( )
A.番茄果肉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黑藻叶片细胞 D.洋葱表皮细胞
5.某小组四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绘制其结构简图。下列简图中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的是(  )
A. B.
C. D.
6.显微镜下有时会看到一些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很亮,边缘黑又粗,有时会变形或移动,这是( )
A.植物细胞细胞核 B.气泡
C.动物细胞 D.液泡
7.在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相比,高倍物镜看到的是(  )
A.细胞大,数目多 B.细胞大,数目少
C.细胞小,数目多 D.细胞小,数目少
8.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首先选用的物镜是(  )
A. B. C. D.
9.已知洋葱体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图能正确表示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变化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各组中全部属于器官这一组成层次的是( )
A.小肠、叶肉、根、导管 B.幼苗、肾脏、血液、脑
C.桃、肝脏、肺、心脏 D.肌肉、西瓜子、小肠、筛管
11.临时装片的制作主要有净片、滴液、取材、盖片、染色五个主要步骤,规范的操作是下图的( )
A.B.
C. D.
12.诗中“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水变绿的原因是( )
A.水中倒映青山的影子 B.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C.水中苔藓植物大量繁殖 D.水中的光的折射和反射
13.某中学举办了“生物诗词大会”,要求选手说出“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根为假根的植物”的诗词。下列诗词中符合要求的是(  )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D.对酒溪晚霞,家人采蕨还
14.植物学家发现了三峡库区特有的一种二级保护植物。该植物根长而细,茎短而直立,叶子呈椭圆形,叶缘锯齿状,有长圆形或短线形孢子囊群。据此推测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5.有人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小明认为是被子植物。下列能够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
A.有根、茎、叶的分化 B.有发达的输导组织
C.有种子 D.能开花、结果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面有关显微镜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显微镜的发明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列文虎克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从朋友那里得知眼镜店有一种叫放大镜的东西,但他发现放大镜太贵,于是想到自己磨制放大镜,他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透镜。他做了一个架子,把两块小透镜镶在铁筒的两端,后来,他又在透镜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如图1)。
(1)列文虎克所发明的显微镜中起到放大作用的结构相当于图2中[ ] 、[ ] 。其中透镜下边安装的铜板相当于图2中的[ ] ,铜板上的小孔相当于图2中的 。
(2)图3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你认为该物像出现的问题是视野中有 ,为减少该问题的发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 放下。
(3)小丁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到如图4所示结构,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在细胞核的哪个方向)和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分别是 、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4)某同学在单目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迅速把显微镜移到同组同学面前观察。结果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
A.装片没有用压片夹固定 B.反光镜位置改变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
17.番茄营养丰富,汁液甜美,深受人们喜爱。小霍同学为了吃到天然的番茄,图二为小霍同学从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到人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a是 过程,与图二中的 过程相同,都能使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观察图一与图二,人体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区别是人体多了 。
(3)图一的乙中B、C这样的细胞群分别是番茄果皮、果肉构成的组织,分别叫做 组织和 组织。
(4)图一中的b是 过程,同图二中的④过程相同,都是细胞在 上发生差异性变化。
(5)图二②过程中细胞各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你选出正确步骤并进行排序    。
A.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B.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
C.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
D.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
三、资料分析题
18.资料1:2022年10月31日,一条“肖有威,了不起!南康镜坝小伙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传遍了南康人民的朋友圈,来自南康区镜坝镇“95后”小伙肖有威,向白血病女孩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条花季生命。造血干细胞具有长期自我更新的能力和分化成各类成熟血细胞的潜能。
资料2: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航天员展示了心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跳动的画面。实验结果显示,人体的细胞在太空中也可以完成原有的功能,这为科学家进行深入的生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资料3:2018年1月,两只克隆小猴“中中”和“华华”登上国际期刊《细胞》,成了举世瞩目的大明星。这是世界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
克隆猴的技术流程如下:取猴甲的一个卵母细胞a,把细胞核去掉,再把一个体细胞b的细胞核与去核的a融合,构建克隆胚胎,然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乙体内,发育成克隆猴丙。
(1)资料1中的造血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 过程形成各类成熟血细胞。
(2)资料2中的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由此推测,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心肌细胞中的 数量更多。
(3)在实验中,若一个心肌细胞经过四次分裂后,最终形成 个细胞。
(4)资料3中克隆猴丙的性状与供体细胞猴的性状一致,说明 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参考答案:
1.D
A.探究响尾蛇是如何放走猎物的,需要设置不同的实验条件来进行探究,不能单纯通过观察法,A错误。
B.森林资源清查一般采用样方法等调查方法,不是观察法,B错误。
C.人口普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调查方法,不是观察法,C错误。
D.观看蚂蚁的行走路线,可以在自然状态下直接用眼睛观察,适合采用观察法,D正确。
2.C
跳舞草受到声波的刺激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结合分析可知,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3.C
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是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成像,因此显微镜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4.B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某奇特生物,经研究发现这种生物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说明该细胞肯定是植物细胞。番茄果肉细胞、黑藻叶片细胞、洋葱表皮细胞都属于植物细胞;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则可以判断此种生物肯定不是人体口腔上皮细胞。B正确。
5.D
A.人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故A错误。
B.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故B错误。
C.图的右侧没有注字,故C错误。
D.该图正确且符合生物绘图基本要求,故D正确。
6.B
制作标本盖片不当会出现气泡,气泡的特点是:中央很亮,边缘黑又粗,为圆形或椭圆形,会变形或移动,B正确。
7.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细胞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亮,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细胞的数目越多;因此高倍镜看到的是: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细胞体积变大。
8.A
低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大,高倍镜下看到的视野范围小。由于草履虫能够运动,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需要用大视野范围的低倍镜观察。所以,选项中“10×”的是最低倍的物镜。
9.B
细胞的分裂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动植物不同,植物还需形成新的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成了两个细胞。 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经复制后先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得后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从而保证了后代遗传特性的稳定。 故洋葱细胞中含有16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情况是16→32→16,B正确,ACD错误。
10.C
A.小肠、根属于器官;叶肉、导管属于组织,A不符合题意。
B.幼苗是植物体,肾脏、脑属于器官,血液属于组织,B不符合题意。
C.桃、肝脏、皮肤、心脏都属于器官,C符合题意。
D.肌肉、西瓜子、小肠属于器官;筛管属于组织,D不符合题意。
11.A
A.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A正确。
BCD.盖玻片没有接触水滴,不管在水滴上方、或者在前方;另外盖玻片直接插入水滴,这些操作都易产生气泡,从而影响观察,BCD错误。
12.B
A.虽然青山的影子会倒映在水中,但这只是光的反射现象,它并不会改变水的颜色,A不符合题意。
B.当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时,它们会使得水体呈现出绿色,这是因为藻类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等色素,B符合题意。
C.苔藓植物通常生活在陆地上,虽然它们也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并不常见于水体中,更不会大量繁殖到足以改变水体颜色的程度,C不符合题意。
D.光的折射和反射是光学现象,它们会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但并不会改变水体的颜色,D不符合题意。
13.C
A.“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说的是春天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不符合题意。
B.梅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苔痕上阶绿说的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根是假根,C符合题意。
D.“对酒溪晚霞,家人采蕨还”说的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D不符合题意。
14.B
A.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着作用,故A错误。
B.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所以推测该植物为蕨类植物,故B正确。
C.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故C错误。
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故D错误。
15.D
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金鱼藻能开花、结果,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16.(1) a目镜 e物镜 f载物台 通光孔
(2) 气泡 缓缓
(3) 左上方 逆时针
(4)A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主要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所以,列文虎克所发明的显微镜中起到放大作用的结构相当于图2中a目镜、e物镜,其中透镜下边安装的铜板相当于图2中的f载物台,铜板上的小孔相当于图2中的通光孔。
(2)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较宽边缘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会变形、会移动。所以,图3视野中有气泡,为避免气泡的产生,正确的操作方法是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所以,图4中,视野中,叶绿体在细胞核的右下方,细胞质逆时针流动,则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位置在细胞核的左上方。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旋转180度后观察,仍然是逆时针。
(4)A.该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既然看到白亮视野说明对光是成功的。而迅速移动显微镜,压片夹没夹住玻片,玻片会移动,使物像不在视野中,所以该同学只观察到一个圆形的白亮视野,A符合题意。
B.反光镜位置改变,会导致视野明暗发生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物镜转换器发生偏转,一般会看不到任何图像,而不是白亮视野,C不符合题意。
D.光圈大小发生变化,尽管影响视野亮度,但不会导致完全失去物像,D不符合题意。
17.(1) 细胞分裂 ②③
(2)系统
(3) 保护 营养
(4) 细胞分化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5)DAC
(1)细胞分裂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图一中a表示细胞分裂,与图二中的②③过程相同,都能使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2)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具有系统而植物体没有系统。
(3)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植物体具有A营养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不同的组织。番茄果皮、果肉构成的组织,分别属于保护组织和营养组织。
(4)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一中的b是细胞分化过程,同图二中的④细胞分化过程相同,都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
(5)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加倍,然后平均分配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邵向内凹陷,缢裂为两个细胞。因此正确顺序:DAC。
18.(1)细胞分化/分化
(2)线粒体
(3)16
(4)细胞核
(1)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叫作细胞分化。资料1中的造血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形成各类成熟血细胞。
(2)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化学能转化为多种形式的能量。心肌细胞不停地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由此推测,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更多。
(3)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在实验中若一个心肌细胞经过四次分裂后,其产生的新细胞个数为24=16(个)。
(4)细胞核具有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的功能。在资料3中,克隆猴是由猴甲提供细胞质,再把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构建克隆胚胎,乙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克隆猴的长相像供体细胞猴,由此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