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一生物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D A B C B A B D A C A D A A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D B A B D A C D D A二、非选择题(50分)26. (8分)(1)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2)生物能够生长繁殖 (3) 遗传 变异(4)营养 (5) 排出体内的废物 (6)氧气 (7)细胞27. (8分)(1)D (2)C (3)B (4)A (5)E (6)镊子 滴管 酒精灯28.(8分)(1) [ ① ] 目镜 [ ⑨ ] 镜臂 (2) [ ③ ] 物镜 [ ⑧ ] 细准焦螺旋(3) 平面镜 (4) C (5) q 倒29.(9分)(1)翻开砖块时,鼠妇会迅速“跑”到阴暗处(2)明亮 阴暗(明亮、阴暗可以颠倒顺序) 设置(或形成)对照(3)2 平均值 (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潮湿土壤一侧的鼠妇数量较多(或鼠妇多集中在潮湿土壤一侧)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30. (9分)(1)AC(2)温度(或水温) 相同 对照实验 (3)C(4)尊重事实 (5)金鱼呼吸频率越快(6)①水中溶氧量越低②水族箱里还可养殖一些水草或在水族箱内放入泵氧装置31.(8分)(1) “1、3” “1、2” (两组都写上得分) (有无)废旧电池 (2)(有无)满江红 净化被废电池污染的水质(3) 小鱼的数目太少 增加小鱼的数量(4) 支持 垃圾回收利用或废电池、废药品及其包装物要投放到有害垃圾桶中(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初一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后都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50分。)1.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漫天飞舞的雪花 B.北海公园李之仪雕塑C.学校里的一排排杨树 D.EVA仿真机器人2.校园里的丁香发了新芽,开出来美丽的花朵,这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进行呼吸 B.遗传变异 C.需要营养 D.生长繁殖3.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7”,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载玻片上画的是( )A. B. C. D.4.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不正确的是( )A.物像不清晰时,应调节细准焦螺旋B.物像位于右下方,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D.视野内光线较弱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或较大的光圈5.实验完毕后,如果显微镜的镜头有些灰尘,除去灰尘的最好办法是( )A.把手洗干净,用手指擦拭掉灰尘 B.放到温水中洗干净再晾干C.用擦镜纸沿一个方向擦拭干净 D.对着镜头呵一口气,再用衣服的角擦拭6.校园花坛边的鼠妇,被碰到后“装死”,这一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制激作出反应C.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能够生长7.读诗人的优美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可以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能生长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有遗传的特性 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8.2022年北京冬奥会无人餐厅实行机器人全套餐饮服务,并首次实现了机器人水下传递火炬,充分体现了科技奥运的理念。下列哪项特征是机器人所不具备的( )A.按照设定程序规律性地运动 B.生长和繁殖C.接收指令,并作出准确的应答 D.自主学习、存储、升级迭代9.下列生物学实验所用的常规器材中,对观察对象不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目镜 B.放大镜 C.物镜 D.底光源10.从2019年到现在,我们仍然深受新冠肺炎的影响。这是因为病毒会发生变异,目前变异新冠状病毒主要有六大类,分别是Alpha、Beta,Gamma、Delta、Lambda和Omicron。这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A.遗传变异 B.繁殖 C.生长发育 D.适应并影响环境11.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步骤的是( )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步骤2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洞穴进行探究步骤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得出蚂蚁爱吃甜的食物A.步骤4 B.步骤1 C.步骤2 D.步骤312.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峄城万亩石榴园内哪种石榴花最美? B.滕州红荷湿地内哪种荷花的花期最长?C.抱犊崮山上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D.台儿庄运河中哪种鱼的蛋白质含量最高?13.人们常说:“寒从脚起,病从脚入”,这是真的吗?小溴根据已有经验,认为可能是脚部位于下肢最末端,血液供应不足时,最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导致生病。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小溪的看法相当于( )A.提出问题 B.制订计划 C.实验结论 D.作出假设14.小王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通过目镜没有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以下操作不起作用的是( )A.移动玻片标本 B.转动反光镜 C.转动遮光器 D.转动转换器15.某生物社团的同学准备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的分布是否有影响”,他们应该选用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16.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科普课“天宫课堂”中“用筷子喝茶”,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得出结论 D.实施计划17.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于同一事实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请判断下列陈述属于观点的是( )A.带钩刺的果实附着在动物皮毛上 B.幽门螺旋杆菌能导致胃病C.青霉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 D.蜻蜓有三对足18.生物实验室有如图一些镜头,实验时如果要使视野最亮,正确的镜头组合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A.①和④ B.④和⑥ C.⑥和② D.②和③19.科学探究通常要经过6个基本步骤: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①实施计划;②提出问题;③制订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③①⑥⑤ C.③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⑥⑤20.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此后他与其他科学家又证明了过氧化氢酶等几千种酶都是蛋白质。到了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一致认为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以上关于酶的概念形成过程的描述,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假说一演绎法 B.模型建构法 C.类比推理法 D.归纳法21.除_________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植物22.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B.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C.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23.用图一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图二甲、乙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一 图二A.对光时,应使用小光圈B.观察图甲视野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60倍C.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和反光镜,则乙视野比甲视野亮D.光线依次经过反光镜→物镜→镜筒→目镜24.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探究要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得事实和依据B.科学探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C.科学探究中要善于与人合作交流D.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25.某同学通过实验来验证某种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实验设计不足之处是( )组别 温度/℃ 空气 种子数/粒 水分甲 25 充足 50 适量乙 5 充足 50 不浇水A.没有控制单一变量 B.空气充足 C.种子数太少 D.温度相差太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50分。26.(8分)我国的古诗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请回答以下问题:(1)“红杏出墙”是受墙外充足阳光刺激引起的;在繁殖季节,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青蛙不再鸣叫,它们属于生物特征中的_________。(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反映了生物能够_________。(3)俗话说“龙生龙”属于_________现象;但是“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属于_________现象。(4)红杏树需要施肥才能枝繁叶茂;成蛙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反映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5)“落叶知秋”,红杏树一到秋天就会落叶,说明生物能_________。(6)红杏和青蛙相同,也是生物,红杏进行呼吸时,吸入________。(7)不论是红杏还是青蛙,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___。27.(8分)实验器具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图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内填字母)A B C D E(1)常用的加热工具是[ ]。(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的是[ ]。(3)对所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 ]。(4)用于夹取载玻片、盖玻片或其他生物材料的是[ ]。(5)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于托载和固定标本的是[ ]。(6)写出实验器材的名称:A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28.(8分)观察如图的显微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①](2)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__________;找到物像后,为了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可以调节[ ]____________(3)光线较强时,可选用[⑥]的__________。(4)在观察人体某种细胞时,以下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A.5×和40× B.5×和10× C.16×和40× D.16×和10×(5)某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透明纸片上写的字是,这是因为从__________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___________像。29.(9分)平日里,你捉过鼠妇吗?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李刚在花园中寻找鼠妇时,发现当翻开砖块时,鼠妇会迅速“跑”到阴暗处。请你以“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为题,设计探究实验,并回答问题:(1)李刚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该问题的提出基于他在花园里对哪一真实情境的观察?__________。(2)在设计实验时,应给鼠妇提供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环境条件,并观察鼠妇对这两种环境条件做出的选择,这一实验思路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3)若有全班有10个小组完成该探究实验,各小组从第__________分钟开始统计两种环境中鼠妇的数量。最后要将各小组第13分钟的数据收集起来,取__________,这样处理数据是为了__________,保证实验的准确性。(4)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预期结论是__________。30.(9分)小明进行了“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项目时发现:在夏季水温较高时,金鱼时不时多出现“浮头”现象,并探究了“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请分析作答。①制作三个相同大小的水族箱,注入等量的清水,并将水温分别控制在15℃、25℃、35℃.②选取15条品种相同且大小相似的健康金鱼,将它们随机平均放入三个水族箱内。(水族箱内除水温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③5分钟后,观察每个水族箱内的5条金鱼在一分钟内口或鳃盖开合的次数,并求平均值,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图1 图2(1)下列“制作水族箱,饲养淡水鱼”的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多选)A.应该先画一个水族箱的设计图,再动手制作水族箱B.为使观赏效果好,直接购买漂亮、昂贵的淡水鱼C.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如选择大小合适的废旧饮料瓶制作箱体D.不需要怎么查阅资料,直接参照市场上卖的水族箱即可(2)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需要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由此变量引起,应该保证除温度外,其他实验条件(如鱼的大小等)都__________,像这样的实验叫做______。(3)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小明应采取的做法是__________。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4)第(3)题中,小明的做法体现了科学思维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5)分析图2,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水温越高,___________________。(6)为了进一步弄清原因,小明同学利用传感器测量了不同水温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形成了如下表格:水温/℃ 15 25 35水中溶解氧的含量/(mg/L) 10.08 8.25 6.95①分析数据可知:夏季水温较高时,金鱼容易出现“浮头”是因为水温越高,__________。②为了延长水族箱内的金鱼在夏季的存活时间,请结合①的分析,对小明同学设计的水族箱(图1)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8分)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防治”,进行以下研究活动。【查阅资料】资料一: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资料二: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资料三:5号电池比7号电池较大些。【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1-5共5组数据见下表)因素/组别 1 2 3 4 5加无污染河水的体积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 500毫升加废电池的数量及型号 不加 1节5号 1节7号 1节5号 1节5号加满江红的数量 不加 不加 不加 10克 30克放同样小鱼的数目 1条 1条 1条 1条 1条小鱼存活的时间 10天 3天 5天 6天 8天(1)如果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废旧电池对水质有影响吗?可以选择_________组进行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组和2组作为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_________;5组的鱼比2组的鱼存活天数多可以说明满江红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你打算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交流讨论】结果:废旧电池会污染水质。(4)根据实验数据,你支持上述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吗?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垃圾分类,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日常生活中经验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生物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