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课标链接】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2.(法治观念)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课标要求1.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正确行使公民权利。2.懂得公民的基本义务。3.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回归教材】核心观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地位)2.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5.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6.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可采用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7.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8.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关系)9.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做法)体系构建考点关联 (1)依法行使权利:常结合“社会规则与秩序”“自由”等考点综合考查。(2)依法履行义务:常结合“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国家安全”“遵纪守法”等考点综合考查。考点梳理公民基本权利 (5年4考)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基本权利——政治权利政治权利(P35~3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条件:①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内容:我国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监督权 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重要性: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有助于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基本权利——人身自由人身自由(P37~38)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内容: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住宅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重要性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基本权利——社会经济权利 (5年2考)社会经济权利(P38~39)财产权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劳动权 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重要性:①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物质帮助权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基本权利——文化教育权利 (5年1考)文化教育权利(P40~41)受教 育权 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教育的重要性:①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政策保障:①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②国家制定资助政策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的原因: (1)个人角度:只有受教育,才能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受教育使我们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报酬,从而更好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因此,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国家角度: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高公民的文化和科学素质是关键。这就要求每一位公民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力争为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多作贡献。所以,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珍惜受教育权利:要树立远大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于学习、更新知识、提升能力;②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等等。 (2)履行受教育义务:珍惜学习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①按时入学;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④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等等文化 权利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为维护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1)国家:①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保护;②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行为。(2)社会:努力营造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权利的良好环境和舆论氛围。(3)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②严格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制度;③完善各项安全措施;④认真做好校园进出人员登记工作;⑤检查学校公共设施及排查校园安全隐患。(4)未成年人:①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②掌握安全常识和自救知识;③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杜绝不良行为;④学会自我保护的基本方法,一旦受到伤害,要运用法律武器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依法行使权利 (5年3考)第二框 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P43~44)(1)行使权利有界限。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2.公民应怎样做到维护权利守程序 (P44)(1)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3.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P44~46)方式 含义 实施方法和解 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调解 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仲裁 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仲裁法》的规定,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决约束诉讼 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1.维权需要遵守程序,诉讼才能维护利益。 (×) 改正:维权需要遵守程序,维权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2.公民享有自由和权利,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 改正: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或制裁。公民基本义务 (5年2考)第一框 公民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P48)原因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表现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要求 ①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②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③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P48~49)重要性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求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P49)内容 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要求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依法服兵役(P50~51)原因 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制度 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意义 有利于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保卫国家领土完整、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纳税(P52)原因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违法行为 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危害 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不利于国家建设;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影响个人信誉;等等依法履行义务 (5年2考)第二框 依法履行义务1.权利义务的关系。(P54)权利义务相统一。(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2.公民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义。(P54)(1)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2)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3.公民应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P55)(1)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4.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原因及要求。(P56~57)(1)原因: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2)要求: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5.违反法定义务的表现及后果。(P57~59)(1)表现: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2)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议题: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链课标: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为议题,探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和义务与我们的一生相伴相随。请你走进九年级学生明明的生活,和他一起探究如何解决问题。 场景一 清晨,伴随着闹钟的铃声,明明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吃完早饭,明明走出家门,看到邻居在小区公共楼道中堆满了自家的杂物①,明明上前提醒邻居不要这样做,邻居却说:“这是我的权利与自由,你管不着②。”(1)邻居的这一做法属于什么行为?对邻居的话,明明应该如何回应 场景二 来到学校,明明投入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中。课堂上,道德与法治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这样一则新闻: 2023年6月,旅客李某在C3179次列车上抽烟,触发烟雾报警后列车自动降速,导致列车抵达扬州站时晚点7分钟。列车抵达南京站后,李某被移交至南京站派出所作进一步处理。最终,李某被处以依法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③。(2)请对李某的行为作出点评。 场景三 放学后,明明和几名同学在回家路上一起聊天。一名同学说:“大家听说了吗 据小道消息,咱们这里可能会发生地震。”另一名同学回应:“这可是个大新闻,回到家我要转发到社交媒体上④。”(3)明明觉得两名同学的言行不妥,请你运用权利和义务的知识,帮助他分析原因。①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② ③ ④ 【真题精粹】公民基本权利(5年4考)(2020安徽9)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是宪法的核心价值。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 ) A.依法服兵役 B.遵守宪法和法律C.爱护公共财产 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1.(2024·白银)漫画中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隐私权 B.肖像权C.财产权 D.荣誉权2.(2024·苏州)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关于调整苏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实施最低工资标准 ( )1.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苏州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均执行江苏省一类地区月最低工资标准,由原2280元/月调整为2490元/月。2.……A.说明每个公民都享有物质帮助权B.体现公民可以取得社会保障收入C.维护了公民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D.保障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依法行使权利(5年3考)(2023安徽8)民法典记载了一个自然人从出生到死亡可能享有的各种权利。但是,这些权利如果不被权利人行使或者积极主张,那么民法典也不过是一张写满了权利的“废纸”。这启示我们 ( )A.只要守程序就能维护权利B.行使权利不需要有界限C.享受权利而不必承担义务D.要增强自己的权利意识1.(2024·云南改编)关于图中的消费者能否维权,认识正确的是 ( )会员到期“被自动续费”A.不能,这是她不仔细导致的B.不能,商家已提供会员服务C.能,可与平台客服协商,尝试解决纠纷D.能,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2.(2024·眉山)近年来,微短剧凭借时长短、节奏快、剧情紧凑吸引了许多观众。然而,不少微短剧需要充值会员或付费购买才能观看全部内容,但观众充值后,经常遇到剧集变短、无法观看、二次付费等问题。上海陈女士就陷入了这种“陷阱”,她应该 ( )①拨打电话,寻求消协帮助 ②自认倒霉,再不看微短剧 ③加强监管,打击不良商家 ④联系商家,追回多付钱款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公民基本义务(5年2考)【学法用法 与法同行】(2022安徽15情境三,4分)假期,小华来到开饭店的姐姐家做客,遇到一些法律问题,请你与他一起解决。情境 一村民找姐姐商量,准备去捕猎野生动物卖给她,姐姐拒绝并加以劝阻。(1)对姐姐的行为,小华应该 。(2分) (2)理由: 。(2分) (2024·河南)中学生小刚课余时间喜欢上网,他在网络上多次散布同学小德的隐私,给小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小德和家长要求其停止侵害并赔礼道歉,但是小刚不予理睬,小德和家长最后选择了报警。面对警察的询问,小刚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有上网发表言论的自由。我是未成年人,国家法律给予我特殊保护,就算违法我也不用承担责任。”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刚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答案议题: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对接教材观点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参考答案】(1)行为:这是侵占公共空间、侵犯他人合法权利的行为,邻居没有正确行使权利,涉嫌违法。回应: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否则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您的行为已侵占公共空间,给他人带来不便,超出了个人权利行使范围,请尽快清理。(2)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表现,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应自觉履行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3)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的时候要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将未经证实或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发在网上属于传播网络谣言,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容易造成社会恐慌;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也要增强义务观念,正确履行义务。真题精粹命题点1 公民基本权利D对点训练 1.B 2.C命题点2 依法行驶权利D对点训练 1.C 2.B命题点3 公民基本义务(1)支持。(2分)(2)保护野生动物是公民的法定义务。(2分)对点训练 小刚有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他认为未成年人违法不用承担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但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刚有上网发表言论的自由,但在网络上散布小德的隐私,侵犯了小德的隐私权,违反了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又事关国家的未来,我国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的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所以,小刚作为未成年人,在受到法律特殊保护的同时,依然应该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们要从小刚的身上吸取教训,提高媒介素养,增强法治观念,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做自觉守法的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