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课标链接】核心素养1.(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2.(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课标要求1.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归教材】核心观点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地位)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特点)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地位)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6.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7.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重要性)8.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9.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重要性)10.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做法)体系构建考点关联 (1)民主:常结合“公平正义”“公民权利”等考点综合考查。(2)法治:常结合“法律的特征与作用”“坚持依宪治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考点综合考查。考点梳理社会主义民主 (5年1考)第一框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什么 (P33)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2.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P33)(1)性质:一种新型的民主。(2)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3)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3.如何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P33)(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4.我国人民民主的真谛和形式分别是什么 (P34)(1)真谛: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2)形式:①选举民主(即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②协商民主(即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主要有哪些 (P35~36)根本政 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基本政 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总结 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保障1.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 改正: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网络的快速发展扩大了人民的民主权利,网络问政赋予了公民更多的政治权利。 (×) 改正:网络拓宽了民主渠道,丰富了民主形式;公民的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参与民主生活 (5年1考)第二框 参与民主生活1.如何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 (P38~41)(1)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3)要求:①国家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②公民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4)前景:随着人民民主实践的不断探索,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会愈加丰富,民主参与的直接性和有效性也将不断增强。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有哪些形式(或途径) (P38~40)形式地位途径要求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保证了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 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 意义: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 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让人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的机会和渠道 意义:有利于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实现人民的事人民管、人民的事人民办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意义: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3.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意义。(P40)(1)对国家机关:①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为八下P36内容)(2)对公民:有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4.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P41~42)(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5.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P41)(1)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2)要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3)要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6.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P42)(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选择法治道路 (5年1考)、全面依法治国 (5年2考)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或选择法治道路的作用有哪些) (P45~47)(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3)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P45~46)(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什么 (P49)(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区分厉行法治的新要求。新方针 地位 内容 示例科学立法 前提 要求持续立法,有许多重点领域还需加强立法;要求所立之法必须具备科学性、正义性、规律性和可行性 立法机关科学立法,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在编纂过程中,多次公开征求意见;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严格执法 关键 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 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例如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开展打击毒品犯罪专项行动等公正司法 防线 要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例如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纠正重大冤错案件全民守法 基础 要增强公民的守法意识,引导公民既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做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统一 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企业依法经营,例如依法纳税、遵守合同、遵守宪法和法律等5.建设法治中国有哪些要求 (P49~50)(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1.只要我们实现科学立法,就可以建设法治中国。 (×) 改正: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的事,和青少年无关。 (×) 改正:全面依法治国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3.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法制等于法治。 (×) 改正:法治除了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制不等于法治。法治政府 (5年5考)、厉行法治 (5年1考)第二框 凝聚法治共识1.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要求。(P51)(1)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2)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3)工作要求: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2.什么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P52)(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依法行政的要求和意义有哪些 (P52~53)(1)要求: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2)意义: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4.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P53)(1)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2)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5.怎样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P53~55)(1)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6.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P55)(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画外音请对上面的漫画进行简要评析。某些基层干部为“村霸”撑起“保护伞”,危害农村和谐稳定;依法惩治“保护伞”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弘扬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议题1:中国式协商民主链课标:以“中国式协商民主”为议题,查阅资料,了解政治协商的作用。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①写入法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新表述。 九年级(1)班学生以“探寻中国式协商民主,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主题,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触摸民主脉搏】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立法法,新增提高立法质量的若干举措,并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其中。会议明确指出:“立法制度和立法活动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确保在立法活动和立法工作各个环节都能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1)请你结合上述新闻材料,分析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立法法的意义何在。【感受民主力量】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多种方式征求各方面意见,会议前组织代表研读讨论,会议期间代表两次进行小组讨论④……整个过程贯彻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2)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立法法的修订过程是如何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 【参与民主实践】(3)九年级(1)班学生在了解了民主的知识后,表达出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献计献策的强烈意愿,请你提供一种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并指出相应的注意事项。①我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② ③ ④ 议题2: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链课标:以“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为议题,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内容,结合法治实践,说明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重要报告。报告指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①。【让法治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②。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③,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理解。【让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2023年春晚中,一则小品深刻讽刺了“不担当不作为、不肯干也不敢干、卷起袖子在一边看”的“躺平”、糊弄式的干部们,在工作中不思进取,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面对领导和面对百姓的时候全然是不同的态度。这出“官场现形记”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好评如潮。惩治“躺平式干部”需要纪检监察机关真碰硬、亮红牌、发警示,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责④、心中有畏⑤,努力造福人民。(2)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与道德关系的相关知识,谈谈国家坚持让“‘躺平式干部’心中有责、心中有畏”的理由。【让法治精神落地生根】 近几年,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故意伤害等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切;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夺司机方向盘,辱骂、殴打驾驶员,干扰驾驶的行为时有发生,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安全问题。(3)为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请你列出几种活动形式。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 ③全面依法治国要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④ ⑤在国家治理中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真题精粹】民主价值(5年2考)(2020安徽11)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提高政务服务水平的意见》提出,2020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体系。建立“好差评”制度 ( )①是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的举措 ②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③能确保国家工作人员尽责履职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享有的参与权和监督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024·扬州)某社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本题①处应填写 ( )A.民主选举 B.民主协商C.民主监督 D.民主法治2.(2024云南)王永澄积极为全国1 700多万视障人士发声。2023年,他所提建议被吸纳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4年,他作为首位视障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交了残疾人养老的建议。可见 ( )①全国人大代表具有立法权 ②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③人大代表要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全面依法治国(5年4考)1.(2024安徽5)针对惠企政策落地过程中企业遇到的难题,安徽省政府搭建“免申即享”平台,企业只需提供准确的信息,就可以实现高效审批,惠企财政资金直达企业。截至2023年年底,该平台已惠及企业2万多家。此举有利于 ( )①打造服务型政府 ②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④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1安徽1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实施省级经济社会管理事项(第一批)的决定》要求,自贸试验区各片区要及时编制和公布权责清单,配套制定政府权力运行监管细则,提高权力运行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这体现了政府要坚持( )A.依法监察 B.依法执政C.公正司法 D.依法行政3.[2022安徽16(3),4分]【凝心聚力 踔厉奋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法润江淮在山城宁国,游客可持法治旅游地图“打卡”法治景区;在皋陶故里,景观石上镌刻着的法治格言具有穿越古今的不朽魅力;在淮北临涣,法言法语在升腾缭绕的茶香中走进人们心里……借助多种形式和渠道,“徽风皖韵”法治文化在江淮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徽风皖韵”法治文化润江淮的意义。(4分)4.[2020安徽17(2)改编,5分]【增强制度自信 书写“中国之治”】★夯实法治基础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5分)1.(2024·陕西)在陕西的田间地头、社区街巷,活跃着一些“法律明白人”。他们借助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依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法治宣传、法律帮扶。他们的做法( )①能确保全面实行良法之治 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③有助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④严厉惩办了违法犯罪分子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2024·河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下列规定集中体现了 ( )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A.民法典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C.道德只有依靠法律的规定才会有人遵守D.法律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2024·宜宾)2024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明确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髙效办成一件事”体现了政府 ( )①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担当 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改革的决心 ③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服务型政府 ④依法执政,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4·河北)《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检查办法》推出“电子检查证”行政检查制度。检查前,执法人员要向被检查单位出示“电子检查证”。检查中,被检查单位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检查证”上的二维码,了解发证机关、检查事项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内容。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促进行政执法单位 ( )①扩大职权范围 ②加大监察力度 ③接受社会监督 ④规范执法行为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5.(2024·云南)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文物。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首次审议。近年来,公安机关联合惩治文物违法犯罪力度不断加大。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惩治和有效防范文物犯罪。保护文物人人有责,文物安全工作需要凝聚合力,多方联动。 结合材料,请从厉行法治的角度,为有效保护文物建言献策。答案议题1:中国式协商民主对接教材观点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参考答案】(1)①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立法法,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推动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层面)②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立法法,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层面)③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立法法,可以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公民层面)(2)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民主协商),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小组讨论;在立法法修正案出台之前,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多方征求意见后形成统一决策(民主决策)。(3)方式:民主监督。注意事项: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逻辑清晰、立场坚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公正、客观、有事实依据,依法行使手中的监督权。议题2: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对接教材观点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④在国家治理中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参考答案】(1)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②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②在国家治理中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真碰硬、亮红牌、发警示”体现了法治的力量或厉行法治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①利用“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日”等各种纪念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②成立学生法治实践社团,开展“我是法律小卫士”活动。③聘请法治副校长,邀请法院审判庭庭长走进校园。真题精粹命题点1 民主价值B对点训练 1.B 2.D命题点2 全面依法治国1.B 2.D3.①有助于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②有助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安徽;③有助于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4分,答出两点即可)4.同意。(1分)理由:①民法典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2分)②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分)对点训练 1.B 2.B 3.A 4.D5.①立法方面:不断完善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科学立法,使文物保护有更坚实的法律依据和更具体的规范细则,确保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文物。 ②执法方面:执法部门如公安机关等应持续加强联合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对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绝不姑息,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③司法方面:检察机关要继续依法严厉惩治和有效防范文物犯罪,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威慑力,让违法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 ④守法方面:加强对全社会的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使人人知法守法,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