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课标链接】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2.(政治认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3.(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4.(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的理念。课标要求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核心理念。2.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理想追求,锤炼高尚人格。3.理解中华民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4.了解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回归教材】核心观点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点)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作用)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作用)5.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内涵)6.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作用)7.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9.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做法)1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体系构建考点关联 (1)中华文化:常结合“四个自信”“文化多样性”“文明的交流互鉴”等考点综合考查。(2)中华传统美德:常结合“社会规则”“亲社会行为”“责任”等考点综合考查。(3)中华民族精神:常结合“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等考点综合考查。(4)资源、环境问题:常结合“党的领导”“法治”“经济发展方式”“美丽中国”等考点综合考查。(5)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常结合“新发展理念”“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等考点综合考查。(6)走绿色发展道路:常结合“党的领导”“乡村振兴”“承担责任”“经济发展”等考点综合考查。考点梳理中华文化 (5年3考)、中华传统美德 (5年4考)第一框 延续文化血脉1.中华文化的形成、组成和特点。(P59)(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0)(1)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为什么要传承中华文化 (P58~61)(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地位)(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中华文化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3)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4)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作用)(5)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4.文化自信的内涵及重要性。(P60~61)(1)内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重要性: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5.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P62)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6.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与内涵。(P63)(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2)内涵:中华传统美德中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P62~64)(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2)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8.青少年应怎样传承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P65)(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 改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2.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以我为主,拒绝世界上的其他文化。 (×) 改正:坚定文化自信,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教材名言解读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P63)知识点: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P64)知识点: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精神 (5年6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年4考)第二框 凝聚价值追求1.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P67~68)(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特点(品格):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2.爱国主义的作用与本质是什么 (P67)(1)作用: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3.中国人民是具有哪“四个伟大精神”的人民 (P67)“四个伟大精神” 表现伟大创造精神 敢为人先伟大奋斗精神 自强不息伟大团结精神 同舟共济伟大梦想精神 志存高远4.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P68)(1)一百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2)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成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等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都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5.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P69)(1)中华民族曾历经无数考验,面临种种灾难,但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总是百折不挠、知难而进。(2)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6.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P69)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1)国家:①正确应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②立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③充分挖掘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④加强法治建设,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法治保障;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为弘扬民族精神提供道德滋养。(2)学校:①组织学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感悟民族精神;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育民族精神;③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加强民族精神的宣传教育。(3)青少年: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觉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树立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理想信念;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和奉献精神;④学习英雄模范人物的优秀品质。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P71)(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要求:建设什么样的国家)(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要求:建设什么样的社会)(3)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要求:培育什么样的公民)8.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哪些意义 (P71~7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9.青少年应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72)(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3)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构筑中国价值,中国少年当争先。名言哲语1.爱国主义: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位卑未敢忘忧国。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团结统一:①万众一心。②同舟共济。③齐心协力。④民齐者强。⑤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我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1.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P75~76)(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当前,我国的人口状况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P76)当前,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如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如何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1)国家: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②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③扩大基本养老保障覆盖范围,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的养老服务体系;④积极发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和经验密集型产业,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参与社会活动。(2)社会: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爱的社会氛围。(3)家庭:成年子女要履行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老年人自身:①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减轻国家、社会和子女的负担;②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养老储蓄;③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老有所乐。3.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P7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同时,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4.我国的资源现状、形成原因及危害。(P78)(1)现状: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形成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3)危害: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会越来越小。新教材变化5.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形成原因及危害。(P79)(1)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2)形成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我们应如何应对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P80)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年8考)、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5年2考)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园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P81~82)(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3)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4)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P83~84)(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P83~87)(1)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4.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P85~87)(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新教材变化(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5.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P85)(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6.我们心中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是怎样的 (P87)(1)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7.为建设美丽中国,青少年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低碳微行动) (P87)(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2)认真学习、宣传环保知识,从身边小事做起,节水节电,适量点餐,节约粮食,减少浪费,践行“光盘行动”。(3)坚持绿色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4)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乘私家车出行,多步行或骑自行车。(5)爱护花草树木、河流湖泊,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敢于并善于同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6)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1.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 改正:如果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则必然带来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如果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就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当前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建设面前,环境保护应该让路。 (×) 改正: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突出的位置。议题1:见贤思齐,见善则迁链课标:以“见贤思齐,见善则迁”为议题,收集体现正确荣辱观念的神话传说、经典故事、嘉言金句等,讨论传统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九年级(1)班将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资 料 一 资 料 二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②。【活动一】有同学搜集了一些诗句用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荣辱思想。(1)结合资料一,将中国古代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进行匹配,完成下列表格。古代荣辱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近和谐善睦邻,天南地北一家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BCD【活动二】在活动一的基础上,有同学得出“古代荣辱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③”的结论。(2)结合所学内容,论述上述观点的合理性。【活动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春代言人”④!(3)请你仿照示例写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示例 我是×××,敬业就是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勤学习、苦钻研。我为“敬业”代言!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立足和根本② ③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议题2:建设美丽中国链课标: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探讨个人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做维护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和稀缺资源。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湿地保护现状,共建美丽中国,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建设美丽中国”为议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板块一——保护湿地在行动】2022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 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湿地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构建了保护制度体系,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①。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②,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原因。 【板块二——经济生态共发展】丽水九龙湿地是“八百里”瓯江最具江南原生态风貌的独特江域湿地生态系统。但九龙湿地在实施保护性利用之前,村民无序采砂致使湿地“千疮百孔”;大肆违规搭建沙发厂及其他生产用房等,大面积侵占、破坏了湿地资源,严重干扰了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发展,破坏了鸟类等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③。近年来,丽水通过采取系列举措,如开展湿地科学研究和推广,组织开展宣传教育、生态旅游等活动④,使九龙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系统性恢复,生物物种愈加丰富,成了自带“荧光”效果的酷炫网红公园。(2)有同学认为:“发展是硬道理,为发展经济牺牲、破坏湿地无可厚非,不用下大力气保护湿地。”请你对以上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板块三——共建美丽新家园】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同学们决定拟写一份倡议书,倡导全校同学一起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3)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倡议书。保护环境,低碳生活 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应当责无旁贷地为环保出力。从现在起,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维护我们的家园。为此,我倡议: ① ② ③外出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倡议人:小文2024年9月15日①坚持依法治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依法保护环境② ③湿地被破坏导致严重的生态失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④ 【真题精粹】中华文化(5年2考)、文化自信(2024安徽4)中国花灯历史悠久。为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许多大型灯会从现实生活、流行文化中汲取养分,创作了太空主题花灯、建筑主题花灯、动漫主题花灯等,让传统灯会焕发出现代活力。这些尝试 ( )①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 ②表明了传统花灯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必要发展 ③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024·天津)在已知的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尤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文字体系穿越时空,延续至今。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③独具特色的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④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4·达州)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我国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有利于 ( )①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③增强中国人民自豪感 ④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中华传统美德(5年3考)(2021安徽5改编)下列漫画中的行为值得提倡的有 (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023·福建改编)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下图体现的是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C.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2.(2024·白银)【践行孝老爱亲 弘扬传统美德】 古人云:“七十古稀,八十耄耋,百岁期颐。”在兰州市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有位孝顺儿媳,她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年过百岁的公公,她正是兰州市“百名孝星”“兰州好人”“中国好人”及省市县“道德模范”的获得者杨翠兰。有人常常会问杨翠兰,是什么支撑她走到了现在。杨翠兰憨笑着说,她没有什么学问,只记住了老一辈常说的“敬谷得田、敬老得福”!她始终相信,只要勤勤快快种地就一定会收获粮食,只要孝老爱亲就一定会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孝老爱亲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应该奉行遵守的基本道德。杨翠兰身上闪烁的质朴、勤劳、孝老、爱亲等人格魅力,演绎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闪耀着当代中国妇女顽强的斗志和勇气。她以朴实无华的言行,默默抒写人间最美的真情。 杨翠兰用平凡点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杨翠兰的美德对青少年有何意义 中华民族精神(5年6考)1.(2024安徽6)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晋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发轫地之一,晋江人通过多年打拼,硬是“拼”出了一个“晋江经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由此可见 ( )①晋江人有舍己为人的精神 ②晋江人有敢想敢拼的精神 ③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3安徽14,8分)【红色基因 代代传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2年,中宣部等4部门公布两批37个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覆盖1 433个县区。目前,全国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例如,渡江战役用的“小木船”、长征路上的“扁担”……面对类型多样、数量众多的革命文物资源,怎样发挥它们对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值得我们思考。(1)用好红色资源,感受岁月峥嵘。你认为应如何增强革命文物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4分) 材料二 2023年“五一”假期,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外出旅游,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景点逐渐成为孩子们寓学于游的课堂。在旅游中,孩子们感悟到一代代革命者为国为民的情怀、爱党爱国的豪情壮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2)不忘来路艰辛,体验美好生活。请你谈谈红色旅游对于青少年品格塑造的价值。(4分)3.[2023安徽17(1)(2),6分]【家国情怀 使命担当】征途如画,奋斗如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奋斗精神。某校以“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家国情怀 奋斗起航信 息 一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三峡大坝到港珠澳大桥,再到高铁、探月工程、北斗导航……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的奇迹。信 息 二 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一代代农业科学家接续奋斗,坚守在祖国广袤大地上。从“生命不息,奋‘豆’不止”的大豆育种专家盖钧镒,到五十余载致力于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谢华安,再到玉米地里“追着太阳跑”的番兴明,他们用心血、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累累硕果。(1)结合信息一,列举中华民族精神的两种具体体现。(2分)(2)结合信息二,说说你从农业科学家的坚守中能悟出哪些道理。(4分)1.(2024·河南)“那年,你14岁/花朵一样的年龄/喜欢做梦的年龄/你那稚气的面庞/可否承载起苦难的表情……今年,我也14岁/可我常躺在母亲怀里撒娇/有时也会流泪/那是因为与朋友们闹别扭/今天,我站在你的墓碑前/心头一阵阵猛烈的震颤……”假如你是诗歌中的“我”,在革命烈士墓碑前立下的铮铮誓言有 ( )①强国有我,请您放心 ②传承英烈精神,守护红色江山 ③投笔从戎,保卫祖国 ④反对霸权主义,主导全球治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2024·乐山)下列名人名言启示我们要 ( )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 ——诸葛亮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②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 ③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 ④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2024·泸州)【赓续航天精神 筑梦星辰大海】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东方红”唱响到“神舟”逐梦,从“祝融”探火到“天宫”遨游,从“北斗”指路到“嫦娥”揽月,积淀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这些一脉相承、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激励一代代航天人砥砺奋进、筑梦太空。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年4考)1.[2024安徽14(2),4分]【弘扬革命传统 续写时代华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安徽这片红土地书写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英雄史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江淮儿女建成了新中国最大灌区淠史杭工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大幕。浴血奋战的革命历史,苦难辉煌的奋斗历程,构筑起江淮儿女的精神脊梁,熔铸成安徽人民的红色基因,成为激励安徽人民奋进新时代的宝贵精神财富。 运用“守望精神家园”的知识,谈谈在新时代我们应如何继承这一宝贵精神财富。(4分) 2.(2023安徽5)某村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和身边好人、好邻居、好媳妇等先进典型评选,传播“好人”精神,鼓励大家择善而为,促进了乡风文明。这说明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人人践行 ②学习好榜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③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需要共同营造 ④典型评选活动决定社会道德环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2024·达州)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发布2024年“最美巾帼奋斗者”先进事迹(如下图)。评选“最美巾帼奋斗者”的活动有利于 ( )①推动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 ②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营造“四个尊重”的社会氛围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4·烟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上述语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对应正确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爱国、自由、诚信、和谐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D.诚信、敬业、爱国、友善3.(2024·福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国工匠”彭菲:向算法极限不断发起挑战 13年前,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刚刚起步,为了让算法适配国产芯片,彭菲和她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代码世界之中,经过无数次尝试,研发出一套全新的人脸识别技术核心算法,破除了技术上对国外的依赖。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人脸识别技术又提出了高准确率的要求,在没有行业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他们不断提升算法极限,终于推出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完成产品迭代升级,用才智和巧思塑造着智慧中国。 结合材料,说明彭菲团队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价值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年8考)、绿色发展(5年2考)1.[2024安徽17(1)(3),10分]【建设生态文明 筑美好家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安江横跨浙皖两省。2012年,浙皖两省在新安江启动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历时11年完成3轮试点,2023年6月开启第四轮试点。历程如下所示:(1)结合材料一,说明两地既要“一水共护”又要“一域共富”的依据。(6分)(2)美丽家园需要你我共建。请对生活中的某一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建议。(4分)要求:问题要真实、具体,建议要合理、可行,限30字以内。2.[2023安徽16(3)(4),6分]【美好安徽 宜居宜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感知安徽发展材料一 安徽省司法厅、民政厅、法宣办联合印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材料二 安徽把为科技创新主体和基层群众优环境、解难题作为重要工作,着力营造一流创新环境,创新环境得分从2021年78.11分提升至2022年87.38分,全国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3位。创新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材料三 江豚,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长江生态的“晴雨表”。近年人们发现,“江豚戏水”的生态美景再现长江安徽段。(1)“江豚戏水”的生态美景再现对我省建设生态文明有何启示 (4分)◆描绘幸福蓝图(2)请结合“感知安徽发展”中的三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你心目中“宜居城市”的样子。(2分) 1.(2024·福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24年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在谈到如何兴绿时,他首次提出要“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这表明我国通过兴绿 ( )A.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B.深入开展森林重大隐患排查整治C.加快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D.推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2.(2024·成都)天府绿道“车迷节”,是成都市创办的自行车全民健身品牌赛事。赛事创办以来,吸引了大量市民驰骋天府绿道,领略“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之美,感受“烟火里的幸福成都”魅力。这一活动 ( )①宣传了绿色生活理念 ②放弃了传统生活方式 ③体现了美好生活向往 ④培养了健康生活意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3.(2024·盐城)材料一 2024年5月,《江苏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明确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各地纷纷开展“焕新季”活动,大力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以高能耗、高污染的旧,换绿色、智能的新,满足百姓多样化需求。支持电商平台、支付机构、龙头企业等出台市场化以旧换新促销政策,开发推广“专精特新”产品,以此促进企业不断向“新”而行。(1)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为什么要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材料二 “以旧换新”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勤俭节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多项措施整顿“舌尖浪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应运而生,按需取食、盘光碗净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新食尚”。但日常生活中,过量点餐、宴会浪费、食堂剩饭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2)运用相关法治知识,综合评析以上两名同学的观点。答案议题1:见贤思齐,见善则迁对接教材观点②中华文化的重要性③传统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参考答案】(1)A爱国 B和谐 C诚信 D法治(2)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②传统荣辱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等等。(3)①我是×××,爱国就是热爱祖国,胸怀天下。我为“爱国”代言!②我是×××,诚信就是做人诚实守信。我为“诚信”代言!③我是×××,友善就是关爱、尊重他人。我为“友善”代言!议题2:建设美丽中国对接教材观点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④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参考答案】(1)必要性: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湿地保护问题频发。②湿地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重要性:①有利于为湿地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使湿地保护有法可依。(①为法律角度)②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③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②③为生态环境保护角度)④有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角度)(2)这名同学没有正确认识到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重视湿地的保护。①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九龙地区的发展以牺牲湿地环境为代价,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湿地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措并举保护九龙地区湿地环境不仅落实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能促进九龙地区经济的可持续、长久发展。③我们应该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坚决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国家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共同建设美丽中国。(3)①外出购物选用可重复使用的环保购物袋。②尽量不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随手关掉电源、水龙头等。真题精粹命题点1 中华文化、文化自信C对点训练 1.B 2.C命题点2 中华传统美德C对点训练 1.C2.①有利于青少年弘扬励志成长、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②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③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尊老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④有利于积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⑤有利于讴歌具有时代感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⑥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⑧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命题点3 中华民族精神1.D2.(1)①丰富文物展览的形式。在展览上,可以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将文物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给青少年,比如采用VR/AR技术、交互式展览等方式,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更好地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②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相关文物知识科普、讲座等活动,通过丰富的宣传手段来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③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从而增强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④向青少年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革命文物背后有着许多感人的故事和英雄事迹,向青少年讲述这些故事和事迹,可以切实地在他们心中激发文物的魅力和吸引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2)①红色旅游可以使青少年更加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②红色旅游可以让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牺牲精神,激发他们对正义、责任、担当等美德的认识和追求。③红色旅游还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勇于拼搏和奋斗,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贡献力量。(4分,答出两点即可)3.(1)载人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等。(2分)(2)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4分,答出两点即可)对点训练 1.A 2.B3.①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②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命题点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延续文化血脉,坚定文化自信,践行传统美德;凝聚价值追求,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A对点训练 1.D 2.D3.攻克技术难题,让算法适配国产芯片,体现了爱国的价值要求;夜以继日地沉浸在代码世界中,向算法极限发起挑战,体现了敬业的价值要求。命题点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1.(1)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或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等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2)问题:小区垃圾随意堆放。建议:增设分类垃圾桶,加强监督引导。(4分)2.(1)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2)民主法治城市、科技城市、生态优美城市。(2分)对点训练 1.D 2.C3.(1)①通过鼓励消费者将高能耗、高污染的旧产品更换为绿色、智能的新产品,满足了百姓多样化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②支持相关企业出台促销政策并开发推广“专精特新”产品,能促进企业创新和技术进步,引导企业不断向新的方向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发展;③以旧换新可以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旧产品,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环境保护;④这一政策可以带动消费市场的活跃,增加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整体经济起到拉动作用;⑤回收旧产品进行合理处理和再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水平,实现资源更有效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2)小雅的观点是片面的。①公民在消费过程中确实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利,这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进行点餐等消费行为。这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也是市场经济下消费者自主选择的一种体现。②然而,过度点餐造成食物浪费,会对社会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耗,与建成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悖,这实际上是对公共利益的一种损害。同时,自由与责任是相伴相生的,不能只强调自由而忽视责任,该同学只看到了自由的一面,没有全面认识到自由背后的责任和约束。小启的观点是正确的。该同学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法律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明确了对浪费行为的法律界定和惩处措施,使勤俭节约有了具体的法律规范可依。这表明法律不仅具有指引人们行为的作用,还能通过明确的规定和处罚,对违反者起到警示和威慑效果。法律对浪费行为说“不”,强调了浪费的可耻性,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和节约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