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点探究】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学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考点探究】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 学案(含答案)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统编版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课标链接】
核心素养
1.(健全人格)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
2.(健全人格)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自我改进。
课标要求
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形成正确的自我认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回归教材】
核心观点
1.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学习激发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让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重要性)
3.我们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做法)
4.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辩证看待)
5.我们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法)
体系构建
考点关联
  (1)梦想:常结合“学习”“中国梦与个人梦”等考点综合考查。
(2)学会学习:常结合“学习压力”“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终身学习”等考点综合考查。
(3)认识自己:常结合“接纳与欣赏自己”等考点综合考查。
考点梳理
梦想
第一框 中学序曲
1.中学时代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性 (P4)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中学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P6~7)
(1)新的机会和可能: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2)目标和要求: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3)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我们应该在新的环境中,塑造一个怎样的“我” (P7)
(1)越来越坚强,能坚持,有韧劲。
(2)越来越有活力,会合作,能包容。
(3)越来越上进,敢于表达,超越自我。
我们应该如何把握中学时代
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以积极的心态适应新变化,融入新生活。
(2)把握自我发展的多种机会,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3)树立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潜能。
(4)待人有礼貌,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
(5)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教材名言解读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6)
知识点:激发潜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P7)
知识点:在实践中学习,从点滴小事做起。
第二框 少年有梦
1.少年为何需要梦想 (P9~10)
(1)对青少年:①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它能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
(2)对人类社会:梦想能够激励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2.怎样确立梦想 (P10)
(1)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为了实现梦想,我们应该怎样努力 (P12~13)
(1)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2)努力,需要坚持。我们要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3)教材P13方法与技能“努力”也有方法。①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③每天进步一点点。④学思并进。⑤珍视团队合作。
4.教材P10相关链接如何理解中国梦
中国梦
含义 基本内涵 与少年梦的关系 做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个人梦的实现,也可以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5.教材P11探究与分享如何理解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梦想与现实息息相关,梦想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梦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梦想变成现实需要付出努力。只有努力,我们才能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教材名言解读
1.功崇惟志,业广惟勤。(P13)
知识点:实现梦想需要立志和勤奋。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P13)
知识点:努力,需要坚持。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P13)
知识点:学思并进。
学会学习 (5年2考)
第一框 学习伴成长
1.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P15~17)
(1)学习的地位: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2)学习的范围: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如何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学习如何做人。
(3)学习的内容: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的态度: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5)学习的过程: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没有终点,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2.学习的作用(或重要性)。(P18~19)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3)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课堂学习比课外学习更重要。 (×) 改正: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都很重要,我们既要重视课堂学习,也要与外部世界打交道,在实践中学习。
第二框 享受学习
1.为什么说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P20~21)
(1)学习中的乐: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的苦: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2.如何学会学习 (P22~24)
(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1.只要他人的成绩足够优秀,我们就可以照搬他们的学习方法。 (×) 改正: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照搬”做法错误。 2.中学阶段的我们拼的就是时间,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增加学习的时间,减少睡眠的时间。 (×) 改正:我们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不能一味地强调学习时长,要讲究方法。
教材名言解读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P22)
知识点: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P23)
知识点: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P23)
知识点:学会合作学习。
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5年3考)
第一框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或意义)。(P27)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 (P28)
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3.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P29)
(1)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4.恰当的自我评价的方法及意义。(P29)
(1)方法: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
(2)意义: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5.他人评价的意义。(P29)
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6.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P30)
(1)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
(3)具体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1.他人的态度和评价非常重要,我们要全部认同。 (×)   改正: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我们要接纳和完善自我,做完美的自己。 (×) 改正: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
教材名言解读
自知者明。(P26)
知识点:认识自己很重要,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
相关名言: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吾日三省吾身。
第二框 做更好的自己
1.怎样正确地接纳自己 (P33)
(1)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②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③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图说重点
2.怎样正确地欣赏自己 (P33~34)
(1)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
(2)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而是成长道路上面对压力与挫折的自我鼓励与自我奋进。
(3)欣赏自己的同时,善于向他人学习、与他人合作。
3.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P34~36)
(1)扬长避短。
(2)主动改正缺点。
(3)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4)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4.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P35)
(1)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
(2)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
(3)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我们要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要欣赏自己的不完美。 (×) 改正:这句话混淆了接纳和欣赏的概念,应是我们既要欣赏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真题精粹】
梦想
(2019安徽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作为青少年自身,我们要顺利度过“拔节孕穗期”,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
①开拓进取,放飞梦想 ②促进生理和心理协调发展 ③发展个性,我行我素 ④用奋斗书写青春成长历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名师点拨
选择题解题方法之“三审”
一审题干:
审材料——看清、读懂材料的意思(标注关键词或关键句)。
审问题——看清问题最后的词语,特别要看清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二审题肢:主要目的是排除错误选项。
三审题干与题肢的关系:
要排除与材料无关的选项。有些选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不选;有些选项表述正确,且与材料有关,但不是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不选。
1.(2024·天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启示我们要 ( )
A.珍视当下,点滴做起
B.怀揣梦想,止于心动
C.固执己见,乐享生活
D.轻言放弃,安于现状
2.(2024·福建)“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年少时的毛泽东留给父亲的一首诗。下列选项与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吻合的是( )
A.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要养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
B.家是身心寄居之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
C.生命是神圣的,要在生命传承关系中更好地认识生命
D.志向是人生的航标,要将个人理想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认识自己(5年2考) 、做更好的自己(5年1考)
(2021安徽2)“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启示我们 ( )
A.人生都是十全十美的
B.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
C.每个人的过失都相同
D.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
1.(2024·天津)老师说我学习用功,家长认为我贪玩好动;同学说我热情开朗,邻居认为我不善言谈……面对他人的评价,我应 ( )
A.用心聆听,照单全收
B.迷失自我,无所适从
C.客观分析,勇于面对
D.置若罔闻,平静拒绝
2.(2024·凉山)“不必羡慕他人,自己也是一道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启示我们 ( )
A.要学会接纳与欣赏自己
B.理想是成功的关键
C.要重视他人评价
D.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学会学习(5年2考)
(2022安徽14,8分)【书香安徽 皖美阅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年4月25日,“书香安徽·皖美阅读”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拉开帷幕,通过开展青少年阅读推广等“六大行动”,传承弘扬安徽崇文重学、书香传家的优良传统,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注入强大精神力量和知识力量。
(1)爱读书,让生活书香四溢。请你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4分)
(2)爱读书,还要善读书。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对待书中的知识和观点 (4分)     
名师点拨
非选择题审题“六部曲”
一看:看设问。看设问的范围(法律、国情),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二抓: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思。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来抓。
三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考什么知识点。
四联:紧扣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五列:列出答题纲要,即把题目设问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按先后顺序列出要点。
六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倒推重审题,注意题目分值(看分作答)。
1.(2024·扬州)小琳在阅读时看到这样一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学习没有终点
B.学习点亮生命
C.在实践中学习
D.保持学习兴趣
2.(2024·云南)2024年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举办,旨在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进一步在全社会涵育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全民阅读 ( )
A.可以代替劳动实践活动
B.能解决生活中所有问题
C.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D.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真题精粹
命题点1 梦想
B
对点训练 1.A 2.D
命题点2 认识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B
对点训练 1.C 2.A
命题点3 学会学习
(1)例答:①确立远大志向,明确读书目标,培养读书兴趣;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③把读书与生活、学习、工作相统一。(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例答:①坚持独立思考,学会质疑;②带着问题、猜想和假设去探究书中的内容;③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明辨观点。(4分,答出两点即可)
对点训练 1.B 2.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