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莆田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高一生物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D D D A D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C C A
16.(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2)C、H、O、N
(3) 蔗糖 糖原
(4)构成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成分
(5)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6)糖类在体内转化成了脂肪
(7)纤维素等膳食纤维有利于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降低直肠癌的发生)
17. (1)变形虫    ③    无细胞结构    核酸   
(2)细胞壁    一个环状DNA分子  
(3)  自养  
(4)  水华
18.(1) ② 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依靠其他活细胞才能进行增殖
(2) 植物 右上
(3)A
(4)A
(2) 含镁的完全营养液中 等量的不含镁的完全营养液中
现象:甲组植物生长旺盛、叶片鲜绿;乙组植物矮小瘦弱、叶片发黄
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含镁的无机盐
实验步骤是:在缺镁的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含镁的无机盐,观察小麦的叶片颜色和生长状况
(5) 离子
20.(1)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
(2) 2 等量混合 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3) 乙组 橘黄色莆田锦江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一生物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1-10每题2分,11-15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马铃薯块茎中是否含有淀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碘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2.在载玻片上写上一个小写字母“d”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A.b B.d C.q D.p
3.如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 )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
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
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
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酶可将其破坏
4.SARS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遗传物质
5.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沙眼衣原体 B.大肠杆菌 C.颤蓝细菌 D.新型冠状病毒
6.农业谚语“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等。说明水和无机盐在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机盐在生物体内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之一,缺镁会导致叶片变黄
C.在构成生物体的物质中,水的含量最高
D.水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7.1955年我国微生物学家汤飞凡首次分离出导致人类沙眼的病原体“沙眼病毒”并将其命名为TE8,但之后的研究发现TE8的结构与细菌等更为接近而与病毒差异较大。1973年国际微生物学正式将TE8的分类从病毒中移出并改称衣原体目。做出上述变动的主要依据是( )
A.TE8没有细胞结构,属于DNA病毒 B.TE8没有细胞结构,属于RNA病毒
C.TE8有细胞结构,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TE8有细胞结构,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8.下图1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2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柱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所以a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B.若图1表示细胞鲜重,则B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中比例最多的
C.若图2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b依次是O、C
D.若图1表示细胞干重,则A化合物是生物大分子,具有多样性
9.磷脂含有的化学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S
10.关于高倍显微镜使用步骤的叙述,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②低倍镜观察,找到目标;③观察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④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11.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与人体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烧尽后的灰烬是种子中的无机盐
B.剧烈运动后,运动员应及时补充蒸馏水
C.人体细胞中的化合物都是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来的
D.食用甘蔗后,其中的蔗糖直接被人体细胞吸收
12.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高烧、腹痛、严重腹泻、头痛、身体出现玫瑰色斑等;A16型肠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等并发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伤寒杆菌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A16型肠道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含有一种核酸作为遗传物质
C.上述病原体都营寄生生活,都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D.上述病原体蛋白质的合成所需要的核糖体、氨基酸等都由宿主细胞提供
13.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提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面积放大倍数是实物的600倍
C.若每次操作都未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则视野最暗的是④
D.当视野较暗时,应选择用平面镜增加视野亮度
14.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不同 D.④是一种非极性分子,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15.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患者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症状。诺如病毒为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极容易发生变异,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引起全球或区域性暴发流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超速离心的纯诺如病毒化学组成有核酸、蛋白质、脂质等
B.一个诺如病毒和一个大肠杆菌同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个体层次
C.接种新冠疫苗或适量饮酒不能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要科学预防传染病
D.培养诺如病毒可在完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
16.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曾说过“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请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填空。
(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说明 。
(2)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 。
(3)生活中的白糖、红糖、冰糖都是 加工制成的,人体中含有的多糖是 。
(4)牛奶中富含钙、铁等元素,其中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
(5)该早餐中含有脂肪、磷脂、固醇等脂质。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主要作用有 。
(6)北京鸭每天吃的是一些玉米、谷类和菜叶,身体会“发福”的原因是 。
(7)既然人类很难消化纤维素,科学家还把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原因是 。
17.以下是四种生物结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①~④中,有一种生物在组成结构上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类生物,该生物是 (填序号),它的最大特点是 ,且只含一种 。
(2)①②细胞最表层都有 ,细胞中央的拟核组成都是 。
(3)由于蓝藻细胞和小麦叶肉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属于 生物。
(4)生活在湖水中的蓝藻,当水质富营养化时会形成 现象。
18.每年的冬季,流感疫情都会进入一个流行期。但由于人们接种了甲流疫苗后,甲型H7N9病毒不再是最占上风的毒株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它的主要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内实现。病毒与细胞在起源上的关系是人们很感兴趣的问题,目前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①生物大分子→病毒→细胞; ②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
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分析,你支持第 种观点,其依据是: 。
如图中表示在低倍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①图中表示的细胞是 (填“动物”或“植物”)细胞,将装片向 方移动可将上图所示视野中细胞移到视野正中央。
(3)②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00倍 B.面积放大了400倍
C.长度或宽度放大40倍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倍
(4)③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19.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之一,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如果缺少镁,植物的叶绿素无法合成,叶片会发黄甚至死亡。某同学想用无土栽培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含镁的无机盐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请你帮他把实验设计填写完整。
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近的健壮小麦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缺镁的完全培养液。
实验过程:
(1)将小麦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测量并记录两组幼苗的初始生长状况(叶色、高度、根系生长状况等)。
(2)将甲组幼苗的根系浸泡在 ,将乙组幼苗的根系浸泡在 。
(3)将两组植物幼苗放置到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和植物的生长情况。
(4)请你写出符合科学道理的实验现象及初步得出的结论:
现象: 。
结论: 。
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甲乙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镁离子的供应不同引起的,通常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
(5)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以 的形式存在 。
20.油菜是生活中常见的油料作物。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物,其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油菜等其他粮食作物的种子萌发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子除了可参与有机物的水解反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写出两条)。
(2)为证明成熟10天的油菜种子含有还原糖,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A和B,依次向两支试管内注入2mL.成熟10天的油菜种子匀浆和 mL蒸馏水。
②向两支试管内分别注入1mL斐林试剂(将0.1g/mLNaOH溶液的甲液和0.05g/mLCuSO4溶液的乙液 后再注入)。③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6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④观察结果。A试管: ;B试管: 。⑤得出实验结论;成熟10天的油菜种子含有还原糖。
(3)取图中35天时的种子处理,获取提取液均分为两份(甲、乙),甲中加入碘液,乙中加入苏丹III染液。能发生颜色反应的组别是 ,产生的具体颜色变化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