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其基本进程以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这三部分内容勾勒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轮廓。两次工业革命,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升了欧洲国家的整体实力。后来居上的欧洲强国企图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政治资源。为了争夺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它们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20世纪初,欧洲出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战争一触即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持续了4年多,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知道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重要战役等基本史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结合史料,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了解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史为鉴,认识到和平的可贵。(家国情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世界历史》解说词:十九世纪末期,是一个让人们充满激情和幻想的世纪转折。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创新,向人类展示着美好的发展前景。……当时的人们也把人类最善良的愿望都寄托给了新的世纪。但是,人类文明如此巨大的进步却并不能消灭战争。教师引导:同学们,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为何会爆发?(二)新课讲授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问题探究】根据图表,思考当时世界存在什么样的问题?经济发展上:美、德后来居上,反超英、法;政治发展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德国美国殖民地最少。根本原因:各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问题思考】结合材料,思考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有什么诉求 【相关史事】1871年,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这为它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德国的工业本来落后于英、法两国,但后来居上。同英国一样,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但是德国占有的殖民地相对较少,只有英国殖民地的 1/10。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德国(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①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知识拓展】巴尔干半岛——“欧洲火药桶”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东南门户,这里地势险要,资源丰富,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这里多民族聚居,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各不相同,经常发生纠纷。长期以来,又受土耳其的统治和奴役,特别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成了各种矛盾的集合点。②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③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导火线: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2)开始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果(1)战线: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匈作战;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由英法对德作战;南线:巴尔干地区,由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军队展开。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是一战中破坏性最大的战役,战争中运用各种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毒气和远程大炮等,德法两国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此战役使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终于破产,成为一战的转折点。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交战双方:法国VS德国结果:德国战败地位:一战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是一战的转折点。特点:“绞肉机”“地狱”“屠场”1917年战争形势变化(1)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2)中国、巴西等中立国也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相关史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美国保持中立,同交战双方做生意,大发战争财。1917年,德国进行的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两国交恶。同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接着,中国、巴西等中立国也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中国虽没有派军队直接参战,但派出十几万劳工到欧洲战场。中国劳工在前线挖战壕、运弹药,吃苦耐劳,作出了巨大的牺牲。(3)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材料:俄国本身为农奴制的经济体系,战争导致其国内经济崩溃,各种矛盾加剧,莫斯科罢工人数更达到了百万人以上。1917年3月8日二月革命爆发,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继续战争。俄国工人农民忍受不了无止尽的战争贫困,在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苏俄。列宁其后与德国签署《布列斯特条约》,宣布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1918年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法国元帅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性质材料1: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的目标决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都把整个世界作为其争夺的自然边界。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法国的目的是打垮德国,树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卷》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影响材料1:在这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军人死亡共1300万人,受伤、失踪者超过2000万;群众因战乱死亡的人数远超过军队……全部经济损失合计2700亿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各国财政经济一片混乱。——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材料2:……各种枪炮朝自动化方向发展……1916年,英国研制的坦克开始使用,其防护力和冲击力很强……海战武器中的主力舰吨位及潜艇数大增,水雷被广泛使用,并造出了海底水雷……空战武器出现,飞机制造业发展加快。①社会: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②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3: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英国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世界经济史》③世界格局: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美、日势力增强,也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国。材料4:列宁说:“帝国主义战争也唤醒了东方,把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 中国的“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等等,说明:“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的时期到来了。”——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④殖民体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⑤思想观念:和平主义思潮兴起。课堂总结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西方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它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到的史料较多,在落实了史料实证这一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使本节课的趣味性不强,教学中可以注重增加生动的引导和丰富的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