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法不可违 课件( 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法不可违 课件( 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
0
2
3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5.1 法不可违
1.法律的作用?
3.违法行为的分类?(重点)
2.什么是违法行为?
学习目标
4.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5.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第一部分
违法无小事
法律教育
一、违法无小事
任务一 违法无小事
活动一 法律的作用
运用你的经验P46
家庭困难的小勤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负担,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结果被保安送到派出所。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
(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为什么?
因为捡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是违法的事情。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违法了。
可以。学习法律知识,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行为
规范
法律
①指引作用
②评价作用
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强制作用
合法的
×非法的
一、违法无小事
规范作用
(1)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评价作用
(2)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可以做什么,
必须做什么,
应当做什么,
不应当做什么。
哪些行为合法,哪些行为非法
强制作用
(3)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一、违法无小事
1、法律的作用?为什么法不可违?
活动一 法律的作用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思考一:什么是违法行为?
思考二:违法行为有哪些?
活动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一、违法无小事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轻微)
严重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犯罪)
①根据
违反法律
的类别
②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违法
犯罪
一、违法无小事
活动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种类?
民事违法行为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
民事责任:赔偿损失。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等
活动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一、违法无小事
行政违法行为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罚款、拘留等
活动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一、违法无小事
刑事违法行为
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刑罚处罚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活动二 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一、违法无小事
3.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了4盏,被公安机关处以200元罚款。
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2.王某在网上公开谩骂侮辱他人,被人民法院判决向当事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
民事违法行为
1.王某在家无聊,打电话到119,谎称邻居家着火了。
4.小李醉驾开车导致五车连环相撞,被判处拘役两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5.小王因酒驾被交警依法处以200元罚款,15日拘留。
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判断违法行为的类型:
一、违法无小事
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1、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民事法、行政法、刑法)
2、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3、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1)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
(2)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
(3)刑事违法行为:拘役、罚金、有期徒刑、死刑......
一、违法无小事
第二部分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法律教育
活动三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一、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是哪种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合同违约金
侵犯肖像权
著作权
活动三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一、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
打架斗殴
破坏铁路封闭网
思考:以上行为违法吗?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行政违法行为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
活动三 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一、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思考:结合以上违法现象,说一说我们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4、如何遵章守法?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针对行政违法行为))
③依法从事民法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针对民事违法行为)
任务二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活动四 如何遵章守法?
一、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违法
无小事
警惕身边

违法行为
5.1法不可违
课堂小结
1.法律的规范
作用
3.违法行为的
类别
2.违法行为的
含义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1.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
2.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
犯罪
一般违法行为
课堂练习
C
1. 因向未成年人售卖烟草制品,深圳一商家吃了全国首张此类罚单。坪山万众百货的店主朱女士向坪山市场监督管理局上缴了一笔3万元的罚款,全国首宗向未成年人非法售烟案结案。该案商家的行为属于(  )
①一般违法行为 ②严重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民事违法行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020·浙江省·历年真题)
课堂练习
D
习题训练
(2020·浙江省·历年真题)
2.下列正确反映违法与犯罪关系的是( )
课堂练习
B
3.下列四个案件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应正确的是( )
A.小林故意高空抛物导致邻居死亡一一承担民事责任
B.小李捡到一个钱包拒不返还失主一一承担民事责任
C.小杨在电影院大声喧哗影响观影一一承担刑事责任
D.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履行合同一一承担行政责任
课堂练习
序号 案例 类别
① 市民管某某散布疫情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7日 民事违法行为
② 仇某明诋毁、贬损卫国戍边官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刑事违法行为
③ 某工厂违规排放污染物,被环保部门处5000元罚款,并勒令其整改 行政违法行为
④ 某出版社未经小王同意出版了小王写的书,法院判赔小王3万元,并向其赔礼道歉 民事违法行为
C
4.下列案例与其违法行为类别相一致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