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3.1 维护秩序1.政治认同: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2.道德修养:懂得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3.法治观念:认识到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的关系,树立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4.健全人格:培养观察、感受社会生活需要秩序的能力,能够通过自觉遵守社会规则来维护秩序,养成自觉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5.责任意识:通过认识规则对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规则为荣,以违反规则为耻的意识。核心素养目标:教学重点:社会生活需要秩序。教学难点:秩序的维护要靠规则。目标导航1.社会秩序的含义、种类2.社会秩序的作用(重点)3.社会规则的含义、种类4.社会规则的作用(重点)社会生活有秩序1环节一:聚焦秩序,悟生活需要秩序议一议小吕旅游的第一站去了上海迪士尼,但是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小吕产生了一些疑问,请你帮他来解答一下:①视频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②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原因。③这种“现象”持续,会造成哪些影响?议学提示:①插队,社会秩序混乱无序。②各行其是。③产生矛盾,增加社会管理成本。公共场所秩序生产秩序社会管理秩序交通秩序笔记:1.社会秩序的含义及常见种类?(p23)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市场秩序博物馆公用设施对公用设施的管理:路灯、自来水管道等;对文物的管理:博物馆等;对毒品的管理:吸毒、注射毒品等;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秩序等。社会管理秩序滥用食品添加剂扰乱生产秩序安全生产生产秩序扰乱生产秩序是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催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交通秩序:包括车辆行驶、停放秩序,行人走路秩序和占用道路施工作业、摆摊设点秩序等。酒驾超速违停闯红灯占道作业占道经营交通秩序①道路交通井井有条的状况。②人们为维护交通安全与畅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公共场所秩序是指保证公众安全的顺利出入、使用公共场所所规定的公共行为准则。 公共场所主要是指人员聚集量大,流动量大的地方。如:车站、港口、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运动场、展览馆等。不要乱扔垃圾请自觉排队不要乱刻乱画公共场所故意违反公共行为规则,聚众起哄闹事进行非法;游行或者静坐示威,造成交通阻塞,秩序混乱阻止;抗拒有关工作人员维护公共场所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1)校门口的这种混乱状况会造成哪些影响?(2)为改变这种混乱状况,请你出谋划策?(交警、学校、家长、学生)交通堵塞;易引发交通事故;耽误每个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也容易引发人们相互之间的矛盾。①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②学校制定相关规则,安排不同年级分时段放学; ③来接孩子的家长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秩序,在路边等候孩子;④学生有序排队出校门等环节一:聚焦秩序,悟生活需要秩序议一议小吕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消除心中的疑惑,继续他的第二站,来到了上海的外滩,他看到外滩人也很多,但是却没有出现迪士尼的那种现象。工作人员告诉他,是经过大整改以后,才得到了改善。结合议学情境,请你谈谈社会生活为什么需要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每个社会成员都有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社会管理成本。2.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意义)(重点)社会秩序的作用(个人层面)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这是战乱国家的孩子这是我们国家的孩子2.为什么社会生活需要秩序?(作用)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层面)环节一:聚焦秩序,悟生活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个人层面)维护秩序靠规则2一起来学习企业在商业竞争中,要遵守道德法规,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的商业秘密。劳动者在找工作时,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在发生重大灾难时,人们往往遵循“妇孺优先壮者靠后”的规则有序撤离。小组活动: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规则?(提示:寻找生活、校园和社会中的规则)①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②类型:道德、纪律、法律、风俗等。1.社会规则的含义和分类?道德纪律风俗法律讨论: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法律道德纪律生活的规则1.尊老爱幼、孝敬父母2.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3.排队时不拥挤4.用完东西放回原处……1.上下楼梯靠右行2.不准在教室内喧哗3.尊敬师长、关心同学4.禁止打架斗殴……1.禁止车辆闯红灯2.子女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3.触犯法律承担法律责任探究四 社会规则的作用32022年5月1日《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开始施行。电动自行车管理“石家庄模式”:(一)驾驶人应当年满十六周岁,没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二)文明驾驶,不得抛洒物品、垃圾和随地吐痰;(四)禁止实施下列影响电动自行车安全性能的行为:1.拼装电动自行车; 2.拆除或者改变电动自行车的限速装置; (三)驾驶、乘坐电动自行车应该佩戴安全头盔。思考一:你如何看待这些规则?提示: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比如不得私自改装、拼装、加车棚;随车配备安全头盔;驾驶人应当年满十六周岁等。探究 社会规则的作用2022年5月1日《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听听市民们怎么说:思考二:《河北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有什么作用?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现在,咱们绝大多数电动车都上牌了,身边的亲朋好友总说,不戴安全头盔都不好意思骑乘电动车,我发现闯红灯的、逆行的少了,感觉现在的路比以前好走多了。”“看着市区越来越好的交通环境及秩序,开车心情更加舒畅了。”4.社会规则的作用(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维护秩序社会秩序1.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种类: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3.社会秩序的作用 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规则1.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基础上形成的规则2.种类:道德、纪律、法律3.处罚分类:强制性、非强制性4.社会规则的作用 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课堂小结1.右图蕴含的信息是( )AA.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B.违反规则必定要受到法律制裁C.社会规则要靠社会秩序来维系D.强制性措施是维护秩序的唯一手段【解析】图中的处罚说明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A符合题意。B、D说法绝对,错误。维护秩序靠规则,C错误。2.下列有关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制定社会规则是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 ②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 ③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④社会规则只能通过强制性手段发挥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认识社会规则。对比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上图体现了哪些方面的社会秩序 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2)图二和图四中的情景会带来哪些影响 交通混乱,引发交通事故;造成混乱,产生矛盾,降低工作效率;等等。( )4.截至2024年5月5日,“五一”假期期间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全国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6%,各重点旅游城市和4A级及以上景区秩序井然,较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65.3%,全国道路交通总体安全平稳有序。这说明A.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B.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状态C.扰乱社会秩序会受到刑罚的处罚D.遵守社会规则需要监督奖惩即自律 A 5.材料一(1) 材料一中图1、图2的行为分别破坏了哪一社会秩序 他们的行为会给社会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①图1:公共场所秩序;图2:交通秩序。②造成了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正常运行;破坏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利于人民安居乐业。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行人、非机动车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2)结合材料二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与社会秩序的关系。(8分)“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体现出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违法行为“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体现出社会规则通过强制性措施,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