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练习八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中国疆域简图,完成1~3题。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东端都位于( )A.海南省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黑龙江省 D.内蒙古自治区2.我国(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地跨寒、温、热三带C.海岸线平直,岛屿少 D.邻国较少,不利贸易3.“南国春意暖,北国正冰封”反映我国( )A.东西跨经度大 B.南北跨纬度大 C.海陆差异 D.地势落差大“胡焕庸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读我国人口分布图,完成4~5题。4.我国的人口分布( )A.东部沿海人口多 B.高海拔地区人口多C.西部内陆人口多 D.高纬度地区人口多5.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政策和交通 B.土壤和矿产 C.地形和气候 D.家庭和婚姻318国道被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该国道几乎沿着北纬30°前行,从上海到西藏樟木,从现代文明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路向西奔向地球第三极。读318国道沿线示意图,完成6~7题。6.318国道从起点到终点( )A.经过了我国的7个省级行政区 B.人口分布越来越稠密C.穿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D.起点位于东北平原地区7.某骑行团队沿318国道骑行,在沿途的①②两地,最有可能感受到的当地民族风俗是( )①跳板、长鼓舞 ②赛龙舟、吃粽子 ③跳锅庄舞、献哈达 ④跳孔雀舞、过泼水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读陕西省局部区域图和该省沿109°E地形剂面图,完成8~10题。8.对秦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呈南北走向 B.亚热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大致经过这里C.7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这里 D.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基本一致9.与渭河相比,汉江( )A.含沙量更大 B.结冰期更长 C.径流量更大 D.汛期更短10.寒潮来袭时,安康气温比西安高的主要原因是( )A.受秦岭阻挡 B.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气降水丰沛,空气湿度大 D.①地区地势平坦,利于冷空气南下保护好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读黄河流域简图和黄龙入海景观图,完成11~13题。11.黄河在中国大地走出大大的“几”字,对该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宁夏为“撇”,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内蒙古为“横”,发育成地上河C.晋陕交界为“竖”,穿行于黄土高原 D.河南为最后小“横”,支流众多12.“黄龙入海”景观的形成,说明黄河( )A.含沙量大 B.流量大 C.流速缓 D.有凌汛13.黄河流域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河源—凌汛多发—破冰防凌 B.上游—洪涝灾害—加固堤坝C.中游—水土流失—植树种草 D.下游—河流断流—限制排污9月3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2023—2024年度调水圆满完成,从江苏调水入山东10.01亿立方米。读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示意图,完成14~16题。14.南水北调东线可利用的现有河道是(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京杭运河15.山东省缺水严重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 ②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③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④耕地面积广,灌溉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6.“节水比调水更重要”,下列属于农业节水措施的是( )①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②种植耐早作物③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④灌溉渠道防渗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高铁好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据此,完成17~18题。17.“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C.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18.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A.运费最低,安全性高 B.机动灵活,通达性好C.投资最少,连续性强 D.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完成19~20题。19.图中甲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A.种植业 B.渔业 C.林业 D.畜牧业20.乙城市最适宜发展( )A.钢铁工业 B.食品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1928年4月28日,秋收起义队伍与另一支南昌起义队伍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井冈山苹命根据地逐步建立。读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示意图,完成21~22题。21.秋收起义爆发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青稞 D.玉米22.部队在南下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寒潮 C.沙尘暴 D.地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级景观,预计2035年全面建成。读我国长城分布示意图,完成23~25题。23.长城主要分布在(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4.在长城上可能看到的自然景观有( )①沙漠 ②草原 ③大海 ④椰林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我国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有助于( )①恢复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 ②维护长城沿线地区生态环境③保护长城沿线的文化遗址 ④了解我国多民族交融的历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1)据图概括我国的地势特征______。(2分)(2)甲图三条路线(a、b、c)中,研学期间到达的目的地炎热干燥的是______,经过地区地形最为平坦的是______。(4分)(3)研学期间,①②两地的温差和冬季相比,温差______(较大/较小)。(2分)(4)乙图中,上海与成都纬度相差不大,但成都冬季气温相对______(较低/较高)。(2分)(5)乙图中,上海比成都降水量较多,主要原因是______。(2分)27.读我国部分自然地理要素示意图,探究影响河流的主要因素。(12分)【探究过程】(1)探究一: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多数河流流向是_______;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在河流流经的阶梯交界处,原因是______。(4分)(2)探究二: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______(茂密/稀疏),河流含沙量较小。(2分)(3)探究三: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______现象:水量小于以南河流的原因是______。(4分)【探究结论】(4)河流特征可以从流向、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分析,而这些特征与地势、______和气候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分)28.读我国东部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南方和北方耕地、水资源匹配图,我国与印度、美国耕地比较图,探究我国的耕地与农业。(12分)(1)图1中乙、丙两地的主要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__。(2分)(2)图1中甲平原是世界同纬度水稻种植的最北界线,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在该地区开设制糖企业,其主要原料是______。(4分)(3)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2分)(4)据图2分析秦岭—淮河一线南北耕地和水资源的差异______。(2分)(5)据图3内容写出我国耕地资源的特点______。(2分)29.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环渤海地区可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读环渤海地区示意图和京津冀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量占比统计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1)环渤海地区覆盖了五个省(区)和______个直辖市。(2分)(2)连接辽中南和京津唐两大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______。(2分)(3)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发达,其发展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4分)(4)据图可知,区域内的京津冀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以______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主。(2分)(5)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4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阶段练习八年级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 2.A 3.B 4.A 5.C 6.C 7.B 8.D 9.C 10.A 11.C 12.A 13.C 14.D 15.B 16.C 17.B 18.D 19.D 20.A 21.B 22.A 23.B 24.A 25.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26.(共12分)(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2分)(2)b(2分)c(2分)(3)较小(2分)(4)较高(2分)(5)距离海洋近(受夏季风影响大,2分)27.(共12分)(1)自西向东(2分) 落差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意思相近得2分)(2)茂密(2分)(3)结冰(2分) 秦岭—淮河以北降水少于以南地区(意思相近得2分)(4)植被(2分)28.(共12分)(1)旱地、水田(全部写出,顺序正确得2分)(2)甲地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多,雨热同期(意思相近得2分) 甜菜(2分)(3)气候(2分)(4)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写出其中一点得2分)(5)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意思相近得2分)29.(共14分)(1)2(2分)(2)京哈线(2分)(3)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2分)海陆交通便利(2分)(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2分)(5)高等院校集中,科研人才密集;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海陆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等(意思合理,答对一条得2分,共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