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地理试题(问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卷和答题卷,其中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上交。2.试卷共 8页,有两大题,34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3.请将答案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 1。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小题,每小题 1分,共计 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法国以东一区区时为标准时间,但夏季使用夏令时(将时钟拨快 1小时)。当地时间2024年 7月 26日 19:30,第 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黎(49°N,2°E)开幕,位于东京(35°41'N,139°44'E)的小明通过手机观看了开幕式的完整直播。8月 11日晚,本届奥运会顺利闭幕。完成 1~3小题。1.小明开始观看巴黎奥运会开幕式直播时当地的区时是( )A.26日 10:30 B.26日 11:30 C.27日 0:30 D.27日 2:302.巴黎奥运会期间,巴黎昼夜时长的差值(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3.符合巴黎奥运会期间巴黎与西安正午太阳高度差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 24个特定节令,每个节气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 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读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公转位置关系图,完成 4~6小题。4.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寒露至立冬 B.大雪至冬至 C.谷雨至小满 D.夏至至小暑5.根据全年共 24个节气,可以推测出“立冬”节气的日期大致为( )A.11月 1日 B.11月 8日 C.11月 15日 D.11月 22日6.“小寒”节气( )A.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北移动C.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太阳直射北半球,并向南移动温宿大峡谷位于亚欧大陆温带干旱区,是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该地虽然降水量少,但是河流作用明显。温宿大峡谷地层产状较缓,丹霞地貌景观类型多样,主要岩性为红色砾岩和砂岩以及少量泥质岩。该地极具特色的丹霞地貌是顶盖型石柱,石柱的顶部覆盖着一层砾岩,石柱主体部分主要为紫红色砂岩,而顶盖为灰紫色砾岩,泥质含量相对较低,胶结较致密,硬度较大。图 1示意新疆阿克苏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景观,图 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据此完成 7~9小题。7.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 2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8.形成温宿大峡谷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海浪侵蚀 D.风力堆积9.温宿大峡谷顶盖型石柱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A.外力侵蚀—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外力侵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C.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圣安德烈斯断层(下图)贯穿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长约 1287km,伸入地下约 16km,系两侧板块相互水平错动形成,已存在两千万年以上。该断层两侧河谷发育,河流多有断头现象。断层两侧板块仍以 50mm/a 的速度相互冲撞。完成 10~12小题。10.据图判断,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形成是由于(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的平错移动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的平错移动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之间的垂直错动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之间的垂直错动11.图中断层附近河流出现断头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袭夺 B.岩层平移错位 C.地壳抬升 D.地壳坳陷下沉12.圣安德烈斯断层( )A.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稳定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C.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活跃读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 13~14小题。13.关于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B.性质是寒冷干燥C.给我国沿海带来降水 D.只影响大陆西岸14.受②气压带常年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少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D.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南亚以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图为南亚部分区域图。据此完成 15~16小题。15.南亚地区夏季盛行风向的主要成因是( )A.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D.受飓风频繁活动影响16.图中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 20°S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 17~19小题。17.图示表示的“某月”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18.与该月甲地(20°S,130°E)的盛行风成因相似的是( )A.我国北京 1月的季风 B.中南半岛 1月的季风C.印度半岛 7月的季风 D.希腊雅典冬季的盛行风19.该月北太平洋阿留申群岛附近气压中心是由于( )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从而保留在海洋上的,而被切断的气压带是由于( )作用而形成的。A.副极地低气压带 热力 B.极地高气压带 热力C.副极地低气压带 动力 D.极地高气压带 动力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完成 20~22小题。20.一般情况下,受三圈环流影响,降水较少的地区有(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③⑤21.上图所示月份最有可能为(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22.受③⑤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为( )A.甲 B.乙 C.丙 D.丁2022年 11月,位于亚洲北部的亚洲高压南移,导致我国新疆西部温度降到﹣9℃。下图示意 11月 26日 6时我国西北局部地区气压(单位:hPa)分布。据此完成 23~25小题。23.据图推测,影响当日新疆天气的亚洲高压源地在( )A.内蒙古北部 B.中亚中西部 C.东西伯利亚 D.西西伯利亚24.11月 26日 6时,新疆西北边陲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25.未来几天随着锋面东移,阿勒泰经历的天气是( )A.晴冷—降雪—晴冷 B.晴热—降雨—阴冷C.晴冷—降雪—晴热 D.晴热—雨雪—阴冷飑线尺度较小,易带来短时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2024年 4月 19日,飚线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广东清远,清远的天空出现一秒变绿的现象。完成 26~28小题。26.随着冷锋临近,冷锋前的暖区对流加强,主要是因为( )A.气团压缩升温 B.地表风速加大 C.水汽含量上升 D.热力对比显著27.本次飑线的移动方向主要取决于( )A.暖锋运动方向 B.东北信风风向 C.暖气团移动方向 D.冷锋运动方向28.绿色天空罕见现象的出现说明( )A.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辐射增强 C.大气散射增强 D.地表反射加强坎儿井是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冲积扇区。坎儿井的原理是:利用地形条件,通过人工地下暗渠,将水源引流至山麓涝坝(小型蓄水池)中,为干旱地区提供灌溉用水和生活用水。据此完成 29~32小题。29.坎儿井利用的水资源类型主要来自( )A.湖泊水 B.冰雪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雨水30.坎儿井中的水可以四季常流,其主要原因是( )A.高山冰雪融水的补给 B.较为稳定的山地降水补给C.灌区调蓄工程的建设 D.集水区的地下水较为稳定31.天气越干旱,塔里木河流域的人们越盼望出太阳,其原因是( )A.气温越高,冰雪融水越多 B.气温越高,瓜果越甜C.天气越干旱,太阳能越丰富 D.天气干旱,河流断流,吸引游人观光32.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下图为地球表面局部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33~34各题。33.该图所示的季节为北半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4.该季节图中Ⅰ洋流为寒流,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离岸风使冷海水上泛 B.赤道地区海水温度低C.洋流由高纬流向低纬 D.向岸风使海水搅动厄尔尼诺现象会影响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从而影响小麦生产。下图为厄尔尼诺影响我国小麦生产分布的作用渠道图。据此完成 35~37小题。35.厄尔尼诺发生时,降水影响我国小麦播种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降水减少 B.北方降水增加 C.南方降水减少 D.南方降水增加36.厄尔尼诺发生时,气温变化会使我国冬小麦( )A.安全种植北界南移 B.播种面积缩小 C.单产增加 D.总产量下降37.为了减轻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推广种植耐涝品种C.兴修农田水利设施 D.加大台风防范力度2024年 9月 4~6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中非合作将更加广泛,中国人民对非洲的了解也将更加深入。如左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右图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38~40小题。38.非洲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垂直地域分异规律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39.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植被特征相似的一组是( )A.①和乙 B.②和丁 C.③和甲 D.④和丙40.乞力马扎罗山雪线南坡低于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处于向阳坡,雪线高 B.北坡坡度更陡峭,雪线高C.南坡处于迎风坡,雪线低 D.南坡纬度相对高,雪线低二、综合题:本卷共 5 小题,共 60 分。41.下面左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 1个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1个 。(2)在左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 A处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3)指出左图中字母与右图中序号的对应关系。(2分)(4)当地球公转至 C位置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附近(“近日点”或“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 。(5)从 C到 D,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并向 (“南”或“北”)移动。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河流沿岸自然风光独特。浙江某地理研学小组暑期赴美开展了一场“密西西比河之行”的活动,该研学小组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不同地点拍摄了多张景观图,甲、乙、丙、丁为研学小组在 4个拍照点拍摄的景观图(图 2)。材料二图 1为美洲部分区域略图。(1)图 2中甲所示的河谷大多呈 形,其两岸常出现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 ,人们常选择此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试说明原因 。(2)图 2中乙所示地貌名称为 ,描述从扇顶到扇缘,沉积物的变化特点 。(3)图 1中③拍照点所在沟谷处,在出现连续降雨或暴雨后,可能会出现的地质灾害是 。在生活中面对这种灾害,正确逃生路线是向沟谷 (填“下方”或“两侧”)迅速躲避。(4)图 2中丙所示地貌拍摄于图 1中 (填序号)地,由于河流不断凸岸 ,凹岸 ,最终 ,原有的河道被废弃,形成 湖。(5)图 2中丁所示地貌拍摄于图 1中 (填序号)地,分析其成因 。43.图为“地质构造和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分)(1)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甲、乙两出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处。(2)形成甲、乙两处地质构造的地质作用是 ,形成丙处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d环节中河流在入海位置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形成这种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3)甲地地表形态是 ,乙地地形倒置的成因是 。(4)M处岩石常有 或 构造,N处岩石常有 构造。(5)若要建立一条南北向隧道,应选择在 (N或 Q),理由是 。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下图为某日 18时间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1)指出此时①地的大致风向 。(2)据图判断此时澳大利亚季节 ,并列举两点判断理由 。(3)比较③④两地此时的气温、降水差异 ,并解释原因 。(4)分析②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及成因。4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材料二: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带垂直分布示意图。(1)如果从我国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会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4分)(2)如果从我国北京向西一直旅行到乌鲁木齐,会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4分)(3)在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上分布有呈带状的落叶阔叶林,反映了什么现象 ?原因是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