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5:BADCB6-10:CCCAA11:ABC12:AB南部中学初2023级第三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一、选择题(1到10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11、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共38分)1、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A、教室的门的高度约200 m B、中学生课桌高约80cmC、中学生正常心跳一次大约为1min D、足球的直径约40dm2、2021年10月16日,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领命出征,成功入驻天和核心舱。观看直播的小陶子在神舟十三号发射过程中说航天员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神舟十三号 B、小陶子自己 C、地球 D、航天员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4、以下四个图,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是( )5、小明正在家里练习弹吉他,下列有关吉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吉他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吉他发出的声音是吉他弦振动产生的C、弹吉他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弹吉他时,手按压吉他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6、 许多诗句中涉及的关于声现象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说话的响度未变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客人听到钟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戴上防噪声的耳塞C、市区里种植树木花草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8、某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示数是6℃ ,当冰熔化后,水温升高到60℃时,发现它的示数恰好和真实温度相等。那么,当用该温度计去测量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时,它的示数为 ( )A、92℃ B、94℃ C、96℃ D、98℃9、以下自然现象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 B、清晨,草叶上露珠晶莹C、初夏,林中白雾弥漫 D、深秋,果实上挂满了白霜10、冬奥会赛道上的雪有些是人工制造。其造雪原理是:造雪机将液态的水粉碎成雾状的小液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小液滴在落到地面前会变成小冰晶,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造雪过程中,雪的形成过程是凝固B.人工造雪过程中,气温必须达到0℃或0℃以下C.人工造雪过程中,小液滴需要吸收热量D.人工造雪过程中,水不会蒸发,喷出的水与形成的雪质量相等11、(多选)下列是小明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冰棒冒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B、舞台上的“烟雾”是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形成的C、灯丝用久后会变细是灯丝有一部分汽化了D、附在草木、屋瓦上的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12、(多选)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s~20s内,乙同学静止不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3、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了5次,分别为3.12cm、3.13cm、3.13cm、3.53cm、3.13cm,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14、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1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度直线运动,甲、乙的速度之比是3:2,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5,则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若通过相同的路程,甲、乙所用时间之比 。16、一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3℃,用这支体温计先后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9℃,则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 ℃和 ℃。17、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医护人员必须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而形成的, 这个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18、常用灭火器中装有二氧化碳液体,是二氧化碳气体采用 的方法装入其中的,当打开阀门,又会发生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要吸热,因此手不要握住瓶身,以防冻伤。19、荀子的名篇《劝学》中说:“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句中“冰,水为之”是指水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寒于水”是因为这个变化过程中,水要 热量。20、一条隧道全长1980m,有一辆长20m的旅游大巴车整车匀速经过该隧道用了100s,则这辆车过隧道的速度为 m/s,该车完全在隧道内的时间是 S。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21、如图所示,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小车在AC段与BC段的平均速度是vAC= m/s、vBC= m/s;(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小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4)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22、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军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水的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可知,水沸腾时,水的温度 (选填“不断上升”“保持不变”或“不断下降”),在沸腾过程中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2)、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如图乙所示, (选填“A”或“B”)为水沸腾时的场景;(3)、同时,小华和小明也做了该实验,根据各自数据,他们在坐标纸上分别画出了如图丙所示图像。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线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四、计算题(10分)23、一辆汽车向着山崖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距离山崖一定距离的地方鸣笛,经过0.8后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0.8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2)、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3)、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南部中学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卷.docx 选择题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