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生 物 2024.1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60分。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把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把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肠液B.人体内环境中的Na+浓度低于细胞内液中的Na+浓度C.氨基酸、神经递质、葡萄糖、呼吸酶等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2.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如图为细胞1、2、3和其生活的液体环境X、Y、Z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X、Y、Z分别是淋巴液、血浆、组织液B.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X和YC.Z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D.若细胞3是肝细胞,则Z处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Y处3.人在剧烈运动时,体内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B.大量消耗葡萄糖,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会大幅降低C.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D.大量失水,会引起血浆渗透压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4.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B.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C.在③处施加刺激,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活动D.当图中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5.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蕾细胞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 区域,分别产生甜味和苦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感觉到苦味和甜味的过程属于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B.味蕾细胞识别苦味分子后,膜内外的电位不发生变化C.在苦味物质中加大量糖后,人不能感觉到苦味D.味蕾细胞和与之相连的感觉神经末梢共同构成感受器6.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不受意识支配B.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C.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活动及神经元之间即时信息交流有关D.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在支配膀胱活动中表现出相反作用7.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指大脑皮层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功能B.若大脑的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C.抑郁症患者往往是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的浓度过低造成的D.“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不能发挥调控作用8.机体内各种激素彼此关联,相互影响,共同参与调节同一生理功能。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二者作用相抗衡B.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C.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为协同关系D.生长激素可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发育,二者作用为协同关系9.下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a-e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有关 B.a、b、c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C.d和e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 D.图中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有关受体细胞10.髓母细胞瘤(MB)是儿童中最常见的恶性小脑肿瘤。甲状腺激素(TH)对于胎儿和出生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至关重要。TH的活性形式即T3,主要通过与核甲状腺激素受体(TR)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细胞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脑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控制生物节律等B.甲状腺激素还具有催化体内有机物代谢、促进生长和发育等作用C.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会抑制MB的发病D.诱导MB肿瘤细胞表达TR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11.目前研究开发出一种口服智能胰岛素胶束制剂,可经胃肠道递送胰岛素至体内。胶束可在胃肠道中保护胰岛素,减少其降解,增强胰岛素的胃肠道吸收率,并在肝脏形成血糖响应的胰岛素储库,储库可依据血糖高低实时调整胰岛素释放速率。在某糖尿病小鼠模型中,该制剂可以实现一天的血糖控制效果,且无低血糖症状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胃的酸性环境对智能胰岛素胶束的吸收无影响B.胶束在胃肠道中不被降解与内环境中无分解胶束的酶有关C.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降低血糖浓度D.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可以服用该制剂来改善高血糖的发生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B.人体内免疫细胞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C.一个B细胞通常只针对一种特定抗原,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抗体D.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1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促进TAM转变成可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调节性T细胞,并抑制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性T细胞参与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疫B.树突状细胞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C.TAM使肿瘤细胞容易遭受免疫系统的攻击,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D.IL-10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可通过TAM间接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14.HPV16是导致宫颈癌的高危型病毒,我国实行自愿接种HPV疫苗的政策。HPV16侵入人体后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抗原呈递细胞可以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或B细胞B.HPV16在受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式和细胞③不相同C.在该免疫反应中会产生多种细胞③,并分泌特定物质B与HPV16发生特异性结合D.细胞②的作用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并清除其中的抗原15.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分布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敌方和我方的B.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C.不同B 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通常一种BCR只能识别一种抗原D.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都有特异性受体,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传递信号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4题,每题3分,共12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下图1表示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A点的内侧和外侧,图2表示测得的A点的膜电位变化图,图3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内环境 K+浓度升高,可引起图2中a点上移B.图2的b到d和图3的②到③段主要由Na+内流造成C.图2的c点可对应图3的④处D.图3的轴突每个位置都可能经过图2的电位变化17.在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神经系统扮演了重要角色,它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使机体能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与稳定。下列与神经调节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有( )A.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C.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D.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都能够接受并能传导信息18.醛固酮是一种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排出。醛固酮分泌的主要调节机制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醛固酮合成和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醛固酮可促进Na+通过重吸收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中C.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会增强机体对Na+的重吸收能力D.血钾浓度过高,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19.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疾病B.初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C.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D.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不正常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反应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8分。20.(11分)某人因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喉炎,需注射头孢呋辛钠治疗。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钠期间及用药后1-2周内不能饮酒。乙醛具有一定的毒性,重者可致呼吸抑制、急性心衰等。酒精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肌肉注射和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治疗时,药物首先进入的内环境分别是: 和 。(2)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或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是 。①胰岛素 ②乙醇脱氢酶 ③尿素④丙酮酸和水反应 ⑤CO 和 H O反应 ⑥乳酸与NaHCO3反应(3)饮酒者血浆中的酒精少量随肺部呼吸排出体外,该过程酒精至少穿过 层生物膜。醉酒后的走路不稳可能与 功能受影响有关。(4)造成组织水肿的原因有很多。①某些肺炎患者会出现肺水肿,其原因是:患者的肺泡上皮细胞及肺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 ,造成肺水肿。②对于肺水肿的治疗建议是:小剂量缓慢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20%的甘露醇高渗水溶液(不易渗入组织液且不被代谢),达到初步消肿的目的。请写出消肿的机理 (2分)。经消肿治疗后,病人尿量会 (填“增加”、“减少”或“变化不大”)。(5)乙醛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使通气量减少导致二氧化碳积累,血浆中的pH呈降低趋势。为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参与调节的离子主要有 (写一种即可)等。据酒精代谢途径分析,医生建议使用头孢类药物后不能饮酒可能的原理是 。21.(12分)谷氨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在病理情况下,细胞外谷氨酸浓度的异常增高,过度刺激其受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的毒副作用。“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其发病机制的假说有谷氨酸毒性学说、自身免疫学说等。人体内存在谷氨酸转运循环,严格限制其活性,如图为其机理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胶质细胞在谷氨酸转运循环中的作用是 ,从而降低了突触间隙中的谷氨酸含量,避免谷氨酸中毒。神经胶质细胞除此作用以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2 分)。(2)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变化为 ;图中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是(填序号)。(3)研究发现“渐冻症”的病因之一是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突触后膜通透性增强,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破坏,分析其原因是 。(4)自身免疫学说认为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抗神经元抗体的增加与其发病有关。人体内能产生该抗体的细胞是 ,该细胞不能识别任何抗原的根本原因是 。(5)冰桶挑战最初旨在让人们了解“渐冻症”,如图为某人在参加冰桶挑战时,其体内的部分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参加冰桶挑战的人在被冰水浇湿后在 处产生冷觉,图中“?”表示的器官为 ,过程②的调节机制称为 调节,该调节机制的意义是 。22.(12分)有研究人员对人胚胎肾细胞(HEK细胞)进行重编程,使其成长为HEK-胰岛B细胞。该细胞可以直接感受血液中的葡萄糖,当血糖浓度超过一定國值后,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降血糖,具体生理过程如图一所示(图中NFAT是一种转录因子,能诱导基因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进入HEK-胰岛B细胞、胰岛素运出HEK-胰岛B细胞的方式分别为 和 。(2)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28倍,细胞外Ca2+为细胞内的15000倍,与神经细胞静息状态相似,膜电位为 。当Ca2+进入后,HEK-胰岛B细胞会产生兴奋,其膜内的电位变为 。(3)HEK-胰岛B细胞通过实时感知血糖浓度变化产生所需的胰岛素,请解释其产生胰岛素的机制:当血糖浓度偏高时,通过葡萄糖转运蛋白进入HEK—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增加,引起 打开,钙离子大量内流,活化钙调蛋白, ,进而诱导胰岛素基因的表达,产生并分泌所需的胰岛素(2分)。(4)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因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量与胰岛素的注射量不能达到精准的匹配,从而易导致低血糖症状。我国科学家顾臻团队针对此设计了一款智能胰岛素(IA)(模型如图二)。①1型糖尿病主要因为 ,导致胰岛素的缺乏。②为了测试智能胰岛素(IA)与GLUT的结合能力,研究人员将足量的带荧光标记的IA和荧光标记的胰岛素分别加入盛有等量的红细胞膜悬液的试管a和b中,室温处理30分钟,使 IA、胰岛素与 GLUT充分混合。之后检测膜上的荧光位置。已知红细胞膜上只有GLUT,没有胰岛素受体,若a试管中荧光出现在 (细胞膜、悬液),b试管中荧光出现在 (细胞膜、悬液),则证明IA可以与GLUT结合。③之后分别加入葡萄糖至不同终浓度,10分钟后检测膜上的荧光强度。结果如下图:随着葡萄糖的浓度的升高, ,这证明葡萄糖浓度越高IA与GLUT结合量 ,据上述信息,推断IA、葡萄糖、GLUT三者的关系为 。23.(11分)乙型肝炎病毒(HBV)会引起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病,下面是HBV入侵机体后,机体做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一些HBV经过 细胞的摄取、加工处理,将其内部隐藏的抗原片段暴露出来,由抗原肽-MHCⅡI呈递给 ;抗原还可以直接刺激 ,受刺激后此细胞增殖分化成 。(2)若 HBV 侵入肝脏细胞,还需要启动 免疫,由 细胞最终使HBV侵染的肝脏细胞裂解死亡。(3)细胞中的 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可能引发细胞癌变,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通过 免疫清除癌变细胞,这属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4)接种HBV疫苗的人若在接种前感染过HBV,可能会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分析原因可能是 (2分)。24.(12分)糖皮质激素(GC)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类固醇激素,下图为糖皮质激素调节转录的过程,图中GR 为糖皮质激素受体,CBG为糖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GRE为DNA分子上皮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的DNA序列,HSP为抑制蛋白复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GC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该激素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有80%与糖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其原因是 。(2)当激素进入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受体 ,与 分离而被激活,并且暴露出DNA结合位,与DNA上的激素反应元件(GRE)结合,刺激靶基因 ,产生功能蛋白,引起细胞功能改变。(3)肾上腺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以降低 的释放,从而减少炎症反应。(4)进入其他攻击性极强的小鼠领地的实验小鼠体内应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出现“社交挫败应激(SDS)”。研究人员发现,SDS刺激(如受到攻击)后小鼠脑内腹侧被盖区(VTA)GABA能神经元活性显著增强,推测SDS刺激通过激活VTA区GABA能神经元促进小鼠睡眠并缓解社交压力。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实验步骤 具体操作准备SDS小鼠 把一些实验小鼠放入其他攻击性极强的小鼠领地,随机分成两组,检测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实验处理 实验组注射特异性抑制VTA区GABA能神经元的药物,对照组注射① 。实验结果的检测 ②支持该推测的结果 实验组小鼠的睡眠时间③ 对照组,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④ 对照组。(5)该研究对我们健康生活的启示是: (2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生物参考答案 2024.11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C C D A C C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答案 D C C D B ACD AD ABC ABD20.(11分)(1)组织液 血浆 (2)①③⑤⑥ (3)4 小脑(4)①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使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②使血浆渗透压升高,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的水分增多(2分) 增加(5)HPO42-、HCO3- 头孢类分子可能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导致体内乙醛积累,引起中毒21.(12分)(1)吸收谷氨酸并将其转化为谷氨酰胺,然后谷氨酰胺被释放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2分)(2)由正变负 ①②(3)突触后膜通透性增强引起Na+大量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大量吸水涨破(4)浆细胞 控制相关受体的基因不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5)大脑皮层 垂体(负)反馈 有利于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或有利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22.(12分)(1)协助扩散 胞吐(2)外正内负 正电位(3)钙离子的通道 激活 NFAT(4)①胰岛B细胞被破坏 ②细胞膜上 悬液中③膜上荧光强度降低 越低 葡萄糖与IA竞争结合GLUT23.(11分)(1)抗原呈递细胞 Th细胞 B细胞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细胞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3)原癌基因 细胞 免疫监视(4)感染后HBV的人体内具有相应抗体,接种疫苗时会被体内相应抗体部分清除而降低免疫效果(2分)24.(12分)(1)自由扩散 GC是脂溶性,易通过生物膜,需要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运输,不易被代谢清除(2)构象改变 抑制蛋白复合物(HSP) 转录和翻译(或表达)(3)细胞因子(4)等量生理盐水 检测小鼠睡眠时间及肾上腺激素水平 少于 高于改善睡眠质量、获得充足睡眠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