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新情境新趋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素养检测卷小学五年级教科版科学试题(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梦想启航的地方。让我们透过文字,跟着彬彬一起感受一次次丰富的活动,了解一个个有趣的科学知识。项目1 “魔豆”生长记(20分)春天,万物复苏。彬彬拿出妈妈送的礼物“魔豆”,开始了他的“种豆计划”。为了成功地让魔豆发芽,他先探究了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他在4个玻璃杯中分别放入8粒相同的魔豆种子,实验情况如表所示。瓶号 杯中加水情况 放置地点 放置时间 发芽情况1号 没加水 窗台上 5天 ×2号 适量,保持种子湿润 窗台上 5天 √3号 较多,淹没种子 窗台上 5天 ×4号 适量,保持种子湿润 冰箱里 5天 ×5号 适量,保持种子湿润 装入密封袋并放在窗台上 5天 ×彬彬把2号瓶和5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 )。A.水分 B.空气 C.适宜的温度 D.时间2.分析“魔豆”种子发芽情况,1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4号瓶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A.温度过低 B.没有水分 C.水分过多 D.空气不够3.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一定要满足的条件有 ( )。(多选)A.适合的阳光 B.适宜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土壤 E.空气4.经过一段时间后,彬彬把发芽的豆芽分成了两份并移栽在带土的花盆中,一份放在窗台上,一份放在无光的橱窗里,每日给这两份豆芽交充足的水分,过了一段时间,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两份豆芽都健康茁壮成长 B.放在窗台上的豆芽的茎越长越弯曲,叶片变黄C.放在橱窗里的豆芽的茎越长越弯曲,叶片变黄 D.两份豆芽都“枯萎”了5.彬彬后来在橱窗的一侧开了一个口,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豆芽如图,请你猜测光源来自( )。A.左边 B.右边 C.上边 D.四面八方6.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话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和阳光 B.空气和无机盐 C.水和无机盐 D.空气和阳光7.豆芽的叶在植株上是叶片平展,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样生长的目的是( )。A.吸收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B.吸收更多的水分进行光合作用C.这样生长显得更美丽 D.这样能吸收更多的水分8.“魔豆”植株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根 B.茎 C.叶 D.花朵9.“魔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后,产生的氧气需要借助( )释放出去。A.筛管 B.导管 C.叶脉 D.气孔10.给魔豆”植株浇足水后,用透明塑料袋套住带叶子的植物枝条并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一些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袋内有水珠,主要是植物内的水分通过叶片蒸腾产生的。B.袋内有水珠,主要是植物内的水分通过茎蒸腾产生的。C.袋内有水珠,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水珠。D.袋内有水珠,是因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项目2 游泳技能练成记(36分)彬彬计划在暑假和爸爸一起去海边游玩,现在正在做事前准备。游完泳之后,他还发现了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1.彬彬想自制一个浮板,选择( )材料比较合适。A.花岗岩 B.实心铁片 C.泡沫板 D.玻璃2.彬彬制作浮板时,有个疑问,浮板的承重能力会受什么影响呢?他想着可以用锡纸折成盒子来探究这个问题。(1)彬彬猜想可能与底面积大小或者与体积大小有关。在进行实验探究室,彬彬应该保证( )相同。A.锡纸大小 B.底面积大小 C.体积大小 D.底面积和体积大小(2)请把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甲 乙 丙示意图底面积 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 16平方厘米盒子的体积 128立方厘米 108立方厘米 64立方厘米垫圈数量 29个 21个 16个在检测锡纸盒子的载重量时,放入垫圈的动作要轻,垫圈分布要 。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发现,盒子的载重量和盒子的 有关。通过这个实验,彬彬知道了如果要给爸爸制作一个浮板,需要尽量选一个 大的浮板。【头脑风暴】3.浮筒之所以能浮起来是因为( )。A.制作浮筒的材料是浮的材料 B.浮筒内部是实心的C.浮筒是密闭的 D.浮筒是空心的4.人们会利用浮筒的原理来打捞沉船,彬彬用水瓶模拟浮筒进行实验探究,他将装满水的水瓶放入水中,会看到的现象是( )。A.水瓶漂浮在水面上 B.水瓶悬浮在水中C.水瓶沉在水底 D.以上现象都看不到5.彬彬想要漂浮在水面的水瓶下沉,可以( )。A.往水瓶里面充气 B.把水瓶按入水中C.把水瓶中的水抽出来 D.把水瓶中的空气抽出来6.“橡皮泥也能浮起来!”小组成员惊喜地发现,一整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沉下去,但是用橡皮泥做船却会浮起来,这其实是改变了橡皮泥的( )。A.底面积 B.轻重 C.形状 D.颜色7.潜艇和浮筒都可以在水中实现上浮与下潜,主要是通过改变自身( )来实现的。A.大小 B.轻重 C.形状 D.颜色8.彬彬想要沉在液体中的鸡蛋浮起来,可以( )。A.通过增加液体的量 B.通过改变液体的颜色C.通过改变液体浓度 D.通过向液体中加入淀粉9.广州号驱逐舰是中国自行研制建造的052B型驱逐舰首舰,它能够在海上执行任务是因为它受到水的浮力( )自身重力。A.小于 B.大于C.等于 D.无关系10.关于死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任何生物生长的海洋 B.含盐浓度非常高的内陆盐湖C.任何东西放在死海都能浮起来 D.任何东西放在死海都能沉下去11.小红在清水中加了些白砂糖,发现糖水中的鸡蛋并没有浮起来,这说明( )。A.糖水对鸡蛋没有浮力 B.这个鸡蛋太重了C.糖水里的含糖量太少了 D.白砂糖不能溶解在水中12.彬彬和家人一起煮汤圆庆元宵。在煮汤圆的过程中,小明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小明把汤圆放入沸腾的水中时,发现汤圆全都沉到锅底。在汤圆下沉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没有受到浮力 B.浮力小于重力C.浮力等于重力 D.浮力大于重力13.汤圆煮熟后,又会逐渐上浮。上浮过程中,浮力和重力之间的关系是。( )A.无关系 B.浮力小于重力C.浮力等于重力 D.浮力大于重力项目3 神奇的物质变化(24分)生活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例如铁钉生锈了。他们都属于什么变化呢?都隐藏着什么奥秘呢?1.中华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的发明和创造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制作石斧 B.粮食酿酒 C.使用火药 D.烧制陶瓷2.木材在下列哪个变化中产生新物质?( ) A.点燃当火把照明 B.加工成桌子 C.被粉碎成小木粒 D.木材表面刷上油漆3.铁在真空中不容易生锈,这是因为( )。A.缺少空气 B.有水 C.缺少水 D.有水分和空气4.点燃蜡烛后会看到一系列的现象,( )现象是物理变化。A.灯芯变黑 B.燃烧 C.出现特殊气味 D.蜡烛熔化5.买回家的绿油油的蔬菜放久之后变黄了,蔬菜此时( )。A.生成了新的物质 B.未生成新的物质 C.无变化 D.上面说的都不对6.煮汤圆过程中,发生了些许变化,以下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有水“汽”冒出 B.汤圆由生变熟 C.汤圆上浮 D.锅变热7.彬彬为了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是否有关,在明确实验条件时,除了( )不需要相同,其他条件都要保证相同且适宜。A.空气 B.水分 C.空气和水分 D.铁钉数量8.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实验条件中,设置了以下三个实验组。彬彬想要探究铁生锈与水分是否有关,可以选择( )进行对比。A.(1)和(2) B.(1)和(3)C.(2)和(3) D.(1)、(2)、(3)9.实验设置组(2)中,在凉开水上面加一层油的目的是( )。A.隔绝水分 B.隔绝空气C.探究生锈是否与油有关 D.吸水空气10.为了防止铁生锈,人们想了许多方法,其中有涉及新物质生成的方法是( )。A.电镀一层不易生锈的金属包裹铁 B.给铁刷油漆C.制成合金 D.经常擦干铁表面的水分11.在利用牛奶制钥匙扣的实验中,以下步骤没有涉及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牛奶 B.白醋与牛奶混合C.用纱布将沉淀物过滤出来 D.将牛奶倒入杯子里面12.彬彬用淀粉给朋友写了一封密信,如果想要这封信显现字体,应该选用( )。A.酒精 B.碘液 C.白醋 D.酱油项目4:地球上的水(20分)水是一位变幻无常的艺术家,时而温柔如晨雾,轻轻地缠绕在树梢;时而奔腾如山涧,激荡出无尽的活力;时而静谧如湖面,镜映着星空的静谧与深邃。1.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了大自然的水循环。植物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分是(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从根出来的2.煮汤圆时,我们会看到锅上方冒着“水汽”。这“水汽”是( )。A.水蒸气 B.白烟 C.小水珠 D.油雾3.彬彬善于观察身边的科学,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蒸发的是( )。A.酒精擦在皮肤上觉得凉凉的 B.樟脑丸过一段时间明显变小C.湿衣服慢慢变干 D.湿头发变干4.彬彬发现从凉快空调房里走出来,眼镜镜片上会有雾。这是因为( )。A.室外的热空气遇冷的眼镜片冷凝成小水珠B.眼镜片上的冷空气遇热冷凝成小水珠C.彬彬自己哈出的水雾5.煮饺子的过程中,彬彬还发现厨房窗户玻璃变得模糊了,用手摸上去湿湿的,这是因为( )。A.煮饺子的水变成了水蒸气 B.煮饺子产生的水蒸气碰到玻璃遇冷凝结成了小水珠C.煮饺子时水溅上去了 D.是窗户渗水了6.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 )。A.没有影响 B.土壤变质 C.会把土壤冲走,造成水土流失 D.会是土层变干净7.黄土高原因为土质疏松、植被缺乏、降雨集中且多暴雨,所以当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时携带走大量的泥沙,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这体现的是水的( )作用。A.侵蚀 B.搬运 C.沉积8.彬彬在模拟霜的形成实验时,为了使混有冰块的水的温度能够迅速降低,彬彬在其中加了( )。A.白砂糖 B.小苏打 C.淀粉 D.食盐9.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 )。A.山地 B.盆地 C.平原 D.丘陵10.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但是只有2.5%是淡水,且分布极其不均匀,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用洗菜水浇花 B.收集雨水用于灌溉C.水管漏一点点水也可以不必修理 D.参加志愿服务,拾取河道垃圾参考答案项目1 “魔豆”生长记(20分,每题2分)B【解析】2号瓶和5号瓶杯中加水情况一致,均是适量,保持种子湿润,而放置地点不同,5号是装入密封袋里,能够隔绝空气,因此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空气。B(1分);A(1分)【解析】1号瓶杯中没加水,因此没有发芽;4号瓶由于放在冰箱里,温度过低,因此没有发芽。BCE(错选多选不得分,2分)【解析】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一定要满足的条件有适宜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C【解析】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放在橱窗里面的豆芽由于照射的阳光不充足,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供自己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变得弯曲,枯黄。B【解析】植物具有向光性。由图可知,植株向右边生长,所以光源是从右边照射过来。C【解析】“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前半句说的是植物是否能有收成看的是水分是否充足,后半句意思是收成多与少与浇的肥料(无机盐)多与少有关。A【解析】植株上是叶片平展,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样生长的目的是吸收更多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C【解析】植物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片。D【解析】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会从气孔释放出去。A【解析】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项目2 游泳技能练成记(36分)C【解析】四个选项中,泡沫板的漂浮能力最好。(1)A(2)64;36均衡;体积;体积。【解析】彬彬猜想可能与底面积大小或者与体积大小有关,因此应该保证不变的条件是锡纸的大小。根据甲乙的示意图可以知道,甲的底面积边长为8厘米,乙的底面积边长为6厘米。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发现,盒子的体积越大能够承载的垫圈数量越多,因此盒子的载重量与盒子的体积有关。综上可知,爸爸的体重偏大,选择浮板时要尽量选择体积大的浮板。D【解析】浮筒是一个密闭的空心筒。C【解析】装满水的水瓶由于重量较重,会沉在底部。A【解析】浮筒原理:充气时,浮筒内的水会被排出来,浮筒重量减轻,则开始上浮;加水,浮筒质量增加,则开始下沉。要想使水进入浮筒,除了可以将水直接注入外,还可以将里面的空气抽出,使浮筒内气压降低,则外部的水就会被压入浮筒内。C【解析】同一块橡皮,一整块时无法浮起来,而将他捏成船型却能够浮起来,本质上是因为,船型的橡皮泥排开水的体积更多,受到的浮力更大因此能够浮起来。这其实也是改变了橡皮泥的形状。B【解析】潜艇和浮筒一样,都是通过充气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重量,从而实现上浮与下潜。C【解析】通过改变液体的浓度以提升液体密度,当液体密度大于物体密度时,物体就能浮起来。C【解析】驱逐舰在海面上执行任务时,是处于漂浮状态。漂浮时驱逐舰的重力和浮力大小相等。B【解析】死海是一个含盐浓度非常高的内陆盐湖。C【解析】在清水中加了些白砂糖,发现糖水中的鸡蛋并没有浮起来是因为加的白砂糖的量还不够多。B【解析】汤圆下沉过程中,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D【解析】汤圆上浮过程中,汤圆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项目3 神奇的物质变化(22分)A【解析】制作石斧只是改变了石头的形状,并未生成新的物质。A【解析】木材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A【解析】真空状态下没有空气,因此铁不容易生锈。D【解析】蜡烛熔化是因为蜡烛燃烧时,火焰周围的温度已经达到石蜡的熔点,石蜡受热从固态变成液态,这个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是物理变化。A【解析】蔬菜放久之后由绿油油的变黄了,是因为蔬菜内部发生了氧化反应,有新物质的生成。B【解析】汤圆会经历一个粉团熟化的过程,煮熟前后是有新物质生成的。A【解析】彬彬为了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是否有关,所以要控制的变量是空气,因此除了空气条件可以不同,其他条件都需相同且适宜。A【解析】探究铁生锈与水分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的条件是水,所以只能选择(1)和(2)。B【解析】在凉开水上面加一层油的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C【解析】将铁制成合金可以防止铁生锈,在制作过程中会有新物质的生成。D【解析】将牛奶倒入杯子里面,只是换了牛奶的位置,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B【解析】淀粉遇碘液会变蓝。项目4:地球上的水(20分)B【解析】植物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分是气态的。C【解析】过上方冒着的水汽是小水珠汇聚成的水雾,不是水蒸气。B【解析】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了,这个过程叫做升华。A【解析】空调房里温度较低,导致彬彬的眼镜温度也比较低,当走出空调房之后,外面的热空气遇到冰冷的眼镜后,会冷凝成小水珠。B【解析】煮饺子时,锅上冒出的热气遇到冰冷的玻璃会冷凝成小水珠。C【解析】森林具有防风固沙,保护水土的作用,当森林被破坏了,土壤很容易被雨水带走从而造成水土流失。B【解析】当黄河流经中游黄土高原时携带走大量的泥沙,这是水流的搬运作用。D【解析】在冰块中加食盐,可以使温度迅速降低。C【解析】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往往会因为沉积作用形成平原。C【解析】保护水资源可以从水资源循环利用着手,参加志愿服务清理河道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