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21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七年级 上册
新课标(RJ)
地理
内容要求
课堂在线
知识梳理
当堂检测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内容要求
1.
结合地形观察,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
在地形图上识别一些基本地形。
2.
素养要求
通过阅读地形图,判别、描述基本的地形特征,阅读和提取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并利用地理信息说明和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的最高峰是高华峰,“高”寓意是高达,“华”是指中国。这是钓鱼岛地形图,你们知道钓鱼岛的地形图是怎样绘制的吗?
1. 海拔与相对高度
知识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
课堂在线
高华峰:262米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甲:100米
(1)海拔: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高华峰和甲的相对高度为162米
2.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把海拔相同的各点链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等高线地形图
把大小不等的三枚硬币,由大到小依次叠放在一起。假设这是一座“山”,如何绘制这座“山”的等高线地形图呢?
实践活动:①先将三枚硬币由大到小依次叠放在一起,如左图。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②按叠放关系,用笔把它们的轮廓描画在一张白纸上,就像右图一样,
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便绘制完成了。
(3)坡度陡缓的判断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实践活动:
③如果改变一下硬币的摆放,请判断哪里是陡坡,哪里是缓坡?
应用
(4)地形部位
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逐渐增大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陡崖:
等高线重叠处
鞍部:两侧的山谷、山脊等高线近似对称
实践活动:④继续改变硬币的位置,
判断哪里是陡崖?
互动活动:
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一目了然。
3. 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依次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标注的数值,如100米、200米,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知识点二 分层设色地形图
1. 含义
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着色原则:
一般规律是: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山、丘陵;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线以上的部分;蓝色表示海洋。
实践活动:
⑤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将图中不同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体验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
2. 五种地形类型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丘陵: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知识梳理
B
A.200m B.300m
C.400m D.500m
1.某山体如图所示,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当堂检测
2.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低于240米
B.乙处为盆地
C.丙处是山脊
D.Q坡较P坡平缓
D
3.下列选项中,地形图序号与山地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峰 ④陡崖
B.①山谷 ②山峰 ③陡崖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峰 ④陡崖
D.①山谷 ②陡崖 ③山脊 ④山峰
D
4.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这种地形是(  )
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
A
5.能一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是(  )
A.等高线地形图
B.平面地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经纬网地图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