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增强安全意识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1 增强安全意识 课件(共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课前导入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懂得增强安全意识。
2.了解保护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规,树立规则意识。
3.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增强风险意识。
自学导航
01
为什么要增强安全意识?
02
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阅读P60-63,主体部分慢读,材料部分快读,找出并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3分钟)
活动一:交流分享
材料一: 2024年5月以来,某市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演练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幼儿知危险、会避险。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火灾疏散演练3600多场次,参与人数100多万人次;开展地震疏散演练2400多场次,参与人数90多万人次;开展其他突发事故演练1200多场次,参与人数50多万人次。
思考:说说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演练活动的必要性。
1.树立安全意识的原因?
①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②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
③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我们用心对待和做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P67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并回答: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
答案与解析: 第一位和第二位同学的想法都是错误的,都是缺乏安全意识的表现。第三位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
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69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P68
4·20中国游客在印尼火山坠亡事故:2024年4月20日,一名中国游客在印度尼西亚伊真火山拍照时从约75米高的悬崖边坠亡。带团导游回忆称,这名女游客因看到朋友之前在同一地点拍摄的美照,不听劝阻坚持在此拍照。一开始,她先选择在距离火山口边缘约2至3米的安全位置拍照,后面为了获取更好的拍摄角度,更靠近身后树木,后退过程中,被所穿长裙意外绊倒,坠入悬崖。
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可以帮助我们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使自己的行为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从而有效保护好我们的生命,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他人的生命,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表现。
第五十八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第五十九条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关全。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69
②树立规则意识。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P68
好不容易放个假,怎么这么多限制?
这些安全提示很必要,是对我们的保护。
探究与分享
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
◇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
◇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
◇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
◇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不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不轻信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注意防范游戏充值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情形。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如何增强安全意识?P68-69
③增强风险意识。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
▲“生命禁区”不是“猎奇专区”:“探索秘境”“寻访冰川”“打卡无人区”……结果频频发生被困甚至遇难事件。2024年7月19日,一上海女子,独自徒步希夏邦马峰,在失联20多天后,遗体被找到。
▲远离自残自杀类危险游戏:来自俄罗斯的“蓝鲸”死亡游戏、来自日本的危险游戏“人体刺绣”……诱导和操纵游戏参与者做出自残行为甚至自杀,体验者多是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
▲电子烟不是时尚:“电子烟味道很甜很好抽”“感觉自己抽电子烟的样子可真帅”……电子烟披上了“健康”、“无害”的外衣,真实却是吸食电子烟会对身体和心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1)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安全意识,对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伤害的场景有所警觉与戒备。
(2)树立规则意识。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
(3)增强风险意识,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远离危险。
我归纳,我总结
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课堂小结
增强安全意识
为什么?
怎么做?
①生命安全是维系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
①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③增强风险意识
②树立规则意识。
②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
③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
1.随着旅游消费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不少人开始寻找冷门小众景点,“不走寻常路”。他们常常脱离景区管理,寻求不受安全约束的“野游”,对当地的原生态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任性“野游”( )
①是对个人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②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生态环境
③“野生景点”的是未开放、未开发区域,应鼓励大家寻求刺激
④不是旅游出行的正确打开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2.2024年3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联合推出《“知危险会避险”2024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交通安全主题课》节目。这堂课( )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②能够增强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③能确保未成年人生命安全不受侵犯
④表明国家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
课堂练习
3. 七年级(1)班开展了“法伴成长,青春不‘毒’行”的禁毒主题班会,在解读下图漫画时,同学们认为青少年应该( )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危害
②勇于尝试,接纳新鲜事物
③依法自律,坚守法律底线
④谨慎交友,远离一切朋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