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六年级道法第三单元知识 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季六年级道法第三单元知识 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秋季六年级大三单元知识点与练习
一、基础巩固
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3.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4.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6.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任何社会都会有争议存在。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9.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11.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工作报告。
1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1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14.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15.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16.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事。
17.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18.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19.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0.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1.参政议政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生活中有很多和我们关系密切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提出来。
22.我国国家机关的职能是什么,行使哪些权力,如何行使权力,宪法和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其中,我们熟悉的公安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等行政机关,都在行使行政权力。
23.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24.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的行政机关下设的各部门职能分工不同,它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服务于人民,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
25.“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人们到这里办理业务时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了。
26.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利益。
27.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法律要求,保持同公民与社会的联系,倾听意见,接受监督,保证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自觉履行职责。
28.在我国,对权力的监督来自多个方面。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29.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30.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机关要主动创造条件接受监督;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监督国家机关,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责任。
31.我国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要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等合法的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包括与公民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需要公民广泛知道或参与的信息,各行政机关的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信息,以便更好地接受监督。监督行政机关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
32.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33.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便是违法行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34.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有效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3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能力提升
1.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
答: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在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答: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保证权力的依法运行。
3.人大代表有哪些职责 他们是如何履行这些职责的
答:职责: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撰写议
案和建议,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交。
履行职责: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
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4.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
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
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如何受到制约的
答: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
6.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
答: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7.公民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
答: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A)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精彩补白。(每空1.5分,共30分)
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它们的保障。
2.___________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代表国家在_______、_____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权,提供__________。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___。人民通过_________行使国家权力。
4.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_________的权利,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________,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5.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__________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6.国家机关必须在____________,依照___________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_________,________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行使权力。
7.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_______,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______________,体现人民的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的是( )。
A.国务院
B.人民法院
C.银行
2.( )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A.人民法院
B.监察委员会
C.人民检察院
3.下列有关宪法和国家机构的关系认识错误的是( )。
A.国家机构的职务由人民代表大会授予
B.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务的根本法律依据
C.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4.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这说明全国人大具有( )。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5.在我国,“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说明了( )。
A.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B.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通过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代表人民直接管理国家
6.下列不属于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的职责的是( )。
A.多方调研,了解民情、社情
B.设立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
C.修改宪法
7.人大代表可以通过一些渠道搜集社情民意。下列途径不正确的是( )。
A.设立传递民情的热线电话
B.在家静静等候
C.下乡调查、登门走访
8.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目的在于( )。
A.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
B.打击行政腐败,彻底消除腐败问题
C.国家权力的行使可以任性,法无授权可以为
三判断题
地方政府建立了“12345"热线电话,有利于更好地管理人民群众。()
2.“一府一委两院"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服务于人民。()
3.参政议政是成人的事,和小学生无关。()
4.是国家机关主动接受监督的好做法。()
5.人大代表必须努力为人民服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