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田家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测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据报道,鲸鱼座γ星(恒星)有 5颗行星环绕,其中“鲸鱼座γ星 e”行星可能具备孕
育生命的条件。下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读图,完成下题。
1.“鲸鱼座γ星”与其 5 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可观测宇宙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鲸鱼座γ星 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C.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D.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
2021 年 9 月 28 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我国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
首次亮相。作为我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
式进入“探日时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①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②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③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黄之类,经年不断……
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④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挹之,乃采入缶中。颇似淳漆,燃
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
①太阳活动强烈时,会对卫星导航、空间通信等带来影响
②耀斑爆发时,太阳风变得强劲,从而干扰地球的电离层
③黑子每 11 年出现一次,与地震、暴雨等灾害密切相关
④释放出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使全球可见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读图 a“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的 CO2、O2含量变化示意图”和图 b“地质年代表示
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在地质历史时期,下列生物中最高级是( )
A.蓝细菌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6.中生代地质时期( )
A.水生生物空前发展 B.O2的含量快速增多
C.陆地植物种类增多 D.CO2含量持续下降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表示地壳的( )
A.① B.② C.③ D.①+③
8.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B.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
C.莫霍界面为地核与地幔的分界面 D.④所属圈层厚度最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当大气中的云量或水汽含量增加时( )
①箭头 f 可能增强 ②箭头 e 可能增强 ③箭头 c 可能增强 ④箭头 a 可能减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晚秋晴朗的夜晚,箭头 b 减弱,霜冻出现机会多
B.人造烟雾使箭头 c 增强,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C.月球因箭头 c、f、d 减弱,故昼夜温差大
D.大气对箭头 a 和 b 几乎是透明的
下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大小关系( )
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 C.乙>丁>甲>丙 D.乙>甲>丁>丙
12.若仅考虑热力因素,则白天时,( )
A.甲地是绿洲,乙地是沙漠 B.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
C.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 D.甲地是山谷,乙地是山坡
下图是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 500hPa 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据此完成下题。
13.图中 A、B、C 三点气压相比较( )
A.PA>PC>PB B.PAPB>PA D.PA=PC=PB
14.此时 A、B 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
A.A 近地面晴朗,B 近地面晴朗 B.A 近地面阴雨,B 近地面阴雨
C.A 近地面阴雨,B 近地面晴朗 D.A 近地面晴朗,B 近地面阴雨
雾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近地面能见度下降的天气现象。调
查发现福州市雾多发于冬春季节。下图是福州市每年 11 月至翌年 6 月雾的平均出现率(出
现率是指某时刻雾出现的次数占总雾次数的比率)日分布围。据此完成下题。
15.福州市出现雾的概率最高的时间( )
A.子夜前后 B.日出前后 C.14 时前后 D.日落前后
16.有利于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 )
①地面气温低②水汽充足③风力较小④阴天⑤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
太阳能是太阳内部连续不断的核聚变反应过程产生的能量,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
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地球上绝大部分能源皆来源于太阳能。下面甲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
量分布示意图,乙图为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示意图。
(1)描述地球表面各纬度全年和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2)指出 A、B 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评价我国开发太阳能资源的条件。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近一二百年的气候资料表明: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 0.3~0.6℃。全球海平面上升了 10~
25cm。据观测,北极地区 1979 年海冰的储量为 16855km3,2012 年只有 3261km3。下图示意
1979~2012 年北极海冰范围月平均距平变化。(距平是指该时段海冰面积值与该地同期多年
平均值的偏差)
(1)据图文资料,归纳北极海冰变化的特征。
(2)试解释随着近现代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全球地表出现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的原因。
(3)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近海地区形成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
转变的风。大陆沿海地区,海陆风是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渤海湾西部的海陆风观测研究发
现,滨海新区中部沿海地区海陆风出现频率全年平均为 41.2%。天津市土地总面积约 1.2 万
平方千米,城市热岛效应对沿海地区海陆风产生影响。图左示意天津市滨海新区和渤海湾的
相对位置。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白天、夜晚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完成热力环流模式图。
(2)说明海陆风形成机理。
(3)指出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对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影响。
(4)分析夏季海陆风对天津滨海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下图为“气压场中风形成示意图”和“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c 表示________;a表示________。形成风的原动力是________(填字母)。
(2)图示气压场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A、B、C、D 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
地风向的是________,其风向是________。
(3)图中 A、D 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图中①地气温日较差较________,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
高一地理答案
1-5CBABD 6-10CAAAC 11-16DBDDAC
17.【答案】
(1)赤道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极地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夏
半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冬半年;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出现在 20°N 附近等。
(2)差异:A 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B地丰富;A、B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距较大。原因:A 地
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晴天多;A地纬度较 B地高,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
时间长等。
(3)有利条件:太阳能资源丰富;可用于建设太阳能电站的土地面积大,地价低;市场前景广
阔;我国光伏技术先进;政策支持等。不利条件:太阳能电站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太
阳能不稳定,受天气状况、季节等因素影响大等。
18.【答案】
(1)特征:北极海冰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或 1979-1996 年下降速度较平缓,1997-2012 年
下降幅度增大);海冰厚度变薄(或储量减少)。
(2)原因: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数量不断增加,近地面的温室气体大量
吸收地表释放的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大气又以长波辐射形式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辐射
回地表,使得地表增温,使地球加速变暖。
(3)措施: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通过绿色植物吸收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缓解温室效应;加强国际合作。
19.【答案】(1)正确标注如下图所示.
(2)海洋与陆地相比,海水比热容大。白天陆地升温快,陆地上方的热空气上升,同纬度海
洋升温慢,海洋上方的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叫作海风;夜晚陆地
降温快,陆地上方的空气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海洋上的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近地面形成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叫作陆风。
(3)天津市城市热岛效应使海风加强,陆风减弱。
(4)夏季白天来自海洋的海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
地的陆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天津滨
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20.【答案】
(1)风向 地转偏向力 d
(2)北 C 东南风
(3)A 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大
(4)小 多阴雨天气,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
气温较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作用强,返还给地面的热量较多,气温较高,因此昼夜温
差较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