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三年级一轮复习中期质量检测
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024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一),迎来了年度最值得观测的行星合相(从地球观察到两个或更多行星似乎彼此非常接近的奇特天象),火星和木星两颗行星彼此相距0°18′以内,看起来几乎像一颗星。据此完成1-2题。
1.火星和木星出现合相现象的原因是二者公转
①轨道近圆 ②轨道面共面 ③均具有周期性 ④速度和方向相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此次火星和木星合相时的月相为
A. B. C. D.
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周边土地利用方式受人类活动影响大。表1为2000-2020年巢湖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表。据此完成3-4题。
表1
土地利用类型 2000年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建筑用地 390.64 510.10 708.34 894.00 1016.77
林草地 2164.52 2187.19 2196.13 2201.16 2198.44
水域 1167.82 1200.22 1214.20 1239.52 1283.40
耕地 10323.86 10149.32 9928.16 9712.15 9548.22
3.近20年来,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反映出
A.农业收入占比增加 B.城镇化进程缓慢
C.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D.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4.推测近几十年巢湖流域水域面积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
A.水利工程的修建 B.产业布局的调整
C.环境保护的推行 D.建筑用地的拓展
某天一名中学生在我国某地(30°N)进行太阳视运动观测,发现该地当天在北京时间12:30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80°。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城市距离该地最近的是
A.厦门 B.成都 C.上海 D.武汉
6.该学生想在该地两次观测到80°的正午太阳高度,则两次间隔的最短时间大约是
A.30天 B.60天 C.90天 D.180天
7.若黄赤交角变大5°,则
A.北京处于热带区域 B.水稻种植区纬度更高
C.香港处于温带区域 D.挪威极昼时间变短
传统的盐碱地治理措施是在地表开挖明渠,引水泡田、排水排盐,以降低土壤盐碱含量。暗管排盐是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以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治盐渍化的目的的一种治理措施。新疆是我国盐碱地分布的核心区域,为治理盐碱化,该地采用暗管排盐替代原有的明渠排盐。图1为明渠排盐和暗管排盐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图1
8.新疆多盐碱地的原因有
①地下水埋藏较浅 ②深居内陆,蒸发旺盛
③采用滴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与明渠排盐相比,暗管排盐的优势有
①施工建设难度低 ②排盐速度快 ③土地利用率高 ④维护、管理成本低
A.①③ B.②③ C.①4 D.②④
图2示意亚欧大陆部分地区。据此完成10-11题。
10.沿图中①箭头从北到南,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是
A.一直增加
B.先减少,后增加
C.一直减少
D.先增加,后减少
11.沿图中②箭头从东到西,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地形
C.降水 D.经度
阿牙克库木湖位于青藏高原库木库里盆地,属高原内流咸水湖,有多条季节性河流流入,流域面积近20000km2,近20年来,该湖泊水位上升了7m,面积增加了83%,2023年面积达1141.67km2,图3示意阿牙克库木湖多年平均降水量,蒸发量和气温变化。据此完成12-14题。
图3
12.该湖水位最高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13.近20年来,该湖收支量最大的是
A.湖面降水量 C.湖面蒸发量
B.入湖径流量 D.湖水下渗量
14.阿牙克库木湖为内流咸水湖,其盐分主要来自
A.河水和地下水 B.地下水溶滤
C.湖泊蒸发结晶 D.湖底沉积物释放
祁连山野牛沟地区不同草地类型的植物群落结构各异。在高寒地区,高寒草甸区植物地上生物量较高,土壤有机碳库受草地类型、温度、土壤质地、含水量、植物凋落物以及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影响。图4为不同草地类型区土壤有机碳比重变化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高寒沼泽草甸区有机碳随土层深度的变化为70高寒沼泽草甸
A.呈阶梯式上升
B.保持相对稳定
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
16.随着土层深度增加,高寒草甸区有机碳比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植被根系分布的变化
B.土壤质地的变化
C.气候条件的变化
D.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湖陆风是指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陆地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天气现象。白洋淀是保定市与沧州市交界处的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白洋淀的湖风在增强,但圈头乡的湖陆风现象不显著。图5为白洋淀区域简图。
图5
(1)简述圈头乡湖陆风现象不显著的原因。(4分)
(2)说明雄安新区的建设导致白洋淀湖风增强的原因。(6分)
(3)说明湖陆风对雄安新区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天山山脉呈东西走向,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天山是山地牧场的重要场地,高海拔地区生活着一种鼠兔,它们栖居于岩石裂缝或岩洞中,以山坡甚至岩石裂缝中生长的植物茎叶为食。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近几十年来,该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图6示意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
图6
(1)指出B坡代表的坡向,并说明理由。(6分)
(2)简析天山高海拔地区岩石裂缝中可以生长植物的有利条件。(8分)
(3)分析天山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中国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中国粮食供给的“压舱石”。目前黑土区耕地“量减质退”威胁国家粮食供给和安全,我国黑土区改变耕地利用方式,实行粮豆轮作、农牧结合的模式,该模式成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图7为2009-2016年吉林省黑土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变化图。
图7
(1)描述2009—2016年吉林耕地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的变化特征,并从气候角度简述其原因。(6分)
(2)试说明遥感技术在提高耕地管理效率中的作用。(6分)
(3)阐述实行粮豆轮作、农牧结合模式对黑土区可持续发展的益处。(6分)高三年级一轮复习中期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火星和木星出现合相现象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火星和木星出现合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二者的公转轨道面接
近同一水平面,二者公转均具有周期性,二者在公转时的某一时刻位置较接近。轨道近圆性
不是火木合相的必要条件,公转方向相反也可能出现火木合相现象。故B选项正确。
2.C【解析】本题考查月相的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
知识的能力。农历七月十一在月相上属于凸月,其亮面朝西。选项中的4个月相,A为上弦
月(农历初七、八),B为下弦月(农历廿二、廿三),C为上凸月(农历十一、十二),D为下凸月
(农历十八、十九)。故C选项正确。
3.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巢湖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因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由表可知,近20年来,巢湖流域的林草地面积和耕地面
积呈下降趋势,农业收人占比不会增加,生态环境并未改善;巢湖流域建筑用地面积增加最
多,反映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快速发展。故D选项正确。
4.C【解析】本题考查巢湖流域水域面积增加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
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近20年巢湖流域水域面积的持续增加,主要得益于环境保护政
策的推行;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使水域面积有所增加但不会持续增加;产业布局调整和建筑
用地的拓展不会导致水域面积增加。故C选项正确。
5.D【解析】本题考查时间计算和区域定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北京时间12:30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说明该地
时间比120°E慢30分钟,经度位置为112.5°E左右,该地地理位置为(113°E,30°N),武汉
距离该地最近。故D选项正确。
6.A【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
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该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0°,结合当地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
式可知,当天太阳直射20°N,日期为6月8日或7月5日左右,若第一次测量时间为6月8
日,第二次测量时间为7月5日,两次间隔时间最短为30天左右。故A选项正确。
7.B【解析】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若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区域都会变大,温带区域变小。由于只变大
5°,北京仍然处于温带区域,香港处于热带区域,挪威极昼时间会变长:水稻喜高温高湿的生
长环境,可种植水稻区域纬度会更高。故B选项正确。
8.D【解析】本题考查新疆多盐碱地的原因,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
地理知识的能力。新疆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强,地下水埋藏深且刊矿化度高,①错误,②④正
确;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容易形成盐减地,③错误。故D选项正确。
9.B【解析】本题考查暗管排盐的优势,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