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检测 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读某地房屋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该地可能位于 ( )A .南非 B .中亚地区 C .刚果盆地 D .俄罗斯北端2 .只从地球运动的角度考虑,图示住宅建筑设计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②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③有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 ④自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光照面积逐渐增大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读北欧甲半岛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3 .与甲半岛东侧相比,峡湾地貌集中在西侧的主要原因是 ( )A .暖流影响 B .山地坡度大 C .降雨更丰富 D . 内力作用更大4 . 甲半岛有峡湾地貌说明该半岛 ( )A .现在气温低,有常年冰雪 B .现在降水多,降雪为主C .过去气温低,冰雪丰富 D .过去所处纬度高,海拔高5 .图中M 地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是 ( )A .冬春 B .春夏 C .夏秋 D .秋冬下图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读图下面题。6 .图示时刻 ( )A .气压:上海高于呼和浩特 B .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C .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 D .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7 .下列关于太原市未来两天气状况,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 .雨过天晴,气温升高 B .出现台风C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 D .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读①②③三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8 .图中①地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9 .下列关于①②③三地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地气候类型分布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B . ②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C . ③地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D . ①②③三地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10 . ①②③三地由南到北的排列顺序是 (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③① D . ①③②下图为北大西洋洋流分布图(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 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 .东北信风 B .西南季风 C .中纬西风 D .东南信风12 .关于洋流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欧洲西海岸气候具有降温增湿作用 B .与秘鲁渔场的形成有关C .邮轮由北美到欧洲的航行速度减缓 D .大西洋西部海域污染物扩散至东部海域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变暖,拉尼娜现象的表现与 其大体相反。下图为秘鲁① 、②两年份渔获率指标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13.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及南美西部海水升 降的是 ( )A . B . C . D .14.渔获率指某水域捕鱼期内渔获量占同期捕捞资源总量的比重,秘鲁渔场盛产冷水性鱼类。 则下列对图示②年份判定及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①厄尔尼诺年 ②拉尼娜年③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水温差异缩小 ④赤道太平洋东、西部水温差异扩大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读非洲自然地带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15. 图中甲、乙两地自然地带的名称分别是( )A.热带雨林带 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荒漠带C.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16. 同纬度甲、丙两地自然地带的差异,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大陆内部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世 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近年来,经过治理,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黄河含沙量也呈现下降趋势。材料二 黄河流域及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 黄河在丙、乙处的堆积地貌示意图。(1)结合材料,说出甲地景观地貌名称,推测形成此地貌主要的外力作用,并说明依据。(4 分)(2)指出丙地貌的形成过程。 (4 分)(3)近年来,乙地貌扩展速度如何变化,简析原因。 (4 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三江平原和鄱阳湖平原是我国两个重要的农业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但洪涝灾害频发。下 面甲图为三江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乙图为鄱阳湖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1)比较两平原河流汛期的差异。 (4 分)(2)与三江平原相比,简析鄱阳湖平原洪涝灾害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4 分)(3)与鄱阳湖平原相比,分析三江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4 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下图示意南亚局部地区地理概况和该区域甲、 乙两地气候数据统计。(1)简述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 (4 分)(2)指出乙地由旱季向雨季变化时盛行风向的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4 分)(3)从气候角度,分析丙地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6 分)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瑞典驯鹿养殖地区位于瑞典北部,主要采取半驯养和游牧方式。别鹿夏季以高山植被为 食,冬季则以波罗的海沿岸积雪下的地衣过冬,植物绿芽是别鹿的优质牧草。气候变化对瑞 典驯鹿夏季和冬季牧草萌芽时间早晚存在潜在影响。甲图示意瑞典别鹿牧区的分布范围(阴 影区域,其中深色阴影区域为高山地区),乙图示意某种理论模型下对瑞典 21 世纪末的气候 各月变化的预测。(1)说明瑞典的自然环境特征。 (4 分)(2)根据乙图理论模型,指出 21 世纪末瑞典气候的变化特征。 (4 分)(3)据乙图气候变化趋势,指出 6~8 月为获取优质牧草,驯鹿应迁移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6 分)高二地理参考答案1-5BCCCD 6-10CDABB 11-16BDCDCD17.【答案】(1)名称:风蚀蘑菇(地貌)。外力作用:风力侵蚀。依据: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弱 ;盛行西北风,风力大,侵蚀作用强。(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中挟带大量泥沙 ;黄河从丙处流入 华北平原,地势变缓,流速减慢,泥沙在山前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体(冲积扇)。(3)变化:扩展速度变慢。原因:近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黄河含沙量下降,河流搬运到河口的泥沙减 少 ;三角洲泥沙堆积减少,扩展速度变慢。18.【答案】(1)三江平原汛期较短,有春汛和夏汛;鄱阳湖平原汛期较长,只有夏汛。(2)鄱阳湖平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经常受到梅雨、台风等影响,发生洪涝的 频次高,洪水期长;鄱阳湖平原人口和经济密度大,发生洪涝时的损失更大等。(3)耕地面积广,后备耕地资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较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大型 机械化耕作;纬度高,冬季寒冷,病虫害少;人均耕地多,粮食商品率高等。19.【答案】(1)甲地年降水量少,且降水更集中;年平均气温较低;乙地年降水量多,全年均有降水分 布,年平均气温更高。(2)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原因:气压带和风带北移,东北风势力减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 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3)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夏季多飓风,飓风带来大量降水。 20.【答案】(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季温和,冬季南、北温差较大;受地形影响,降 水量西多东少,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植被大部分为亚寒带针叶林; 河流短小流急,水量丰沛,通航价值低,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有较长的结冰期等。(2)总体趋于暖湿(总体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冬季变暖幅度大于夏季,年温差变小;夏末 秋初降水量变化大。(3)迁移方向: 向高海拔地区(西北山区)迁移。理由:植物绿芽是驯鹿的优质牧草,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植物绿芽出现得越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