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初二地理试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1月,美国40多个州遭遇极寒风暴,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读图,完成1-3小题。
1.下列最符合北美洲沿①纬线的地形剖面图是( )
A. B.
C. D.
2.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流能长驱直入影响北美大陆中部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靠近冷空气发源地 B.中部地形平坦利于气流进入
C.冬季冷空气势力强劲 D.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3.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冷空气影响较小是因为( )
A.沿海,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C.距离冷空气发源地较远 D.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对冷空气有阻挡作用
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誉,其中60%分布在巴西,在巴西政府的努力下,2023年亚马孙雨林的砍伐得到了控制。读图,完成4-6小题。
4.下列关于巴西的地理位置表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位于南半球 B.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C.位于非洲东北部 D.大部分位于中纬度
5.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
A.雨林可以净化空气 B.雨林可以提供氧气
C.雨林可以提供动植物资源 D.雨林可以涵养水源
6.据图分析破坏亚马孙雨林,受影响最大的农产品是( )
A.玉米 B.棉花 C.天然橡胶 D.大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在两极地区已建成五个极地科学考察站。根据黄河站所在的斯匹次卑尔根岛简图,完成7-9小题。
7.据图判断黄河站位于( )
A.南极地区 B.中纬度 C.高海拔地区 D.东半球
8.黄河站担负的科学考察任务有( )
①勘探并开发矿产资源 ②对极地气候和环境的监测与研究
③对极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研究 ④对极地地质和地球物理进行研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科考队员在北极科考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积雪覆盖着冰隙,有可能吞没队员 ②酷冷的天气给队员留下冻伤
③多暴雪天气,室外科考看不清路线 ④缺氧,导致呼吸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节目《边疆行》,从广西防城港市出发到辽宁丹东。《沿海行》则从辽宁的丹东出发,行进到广西防城港。《沿海行》与《边疆行》相呼应,完成沿中国大陆版图完整行走一圈的任务。读图,完成10-13小题。
10.下列关于边疆行和沿海行起止城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辽宁—辽—哈尔滨 B.广西—桂—南宁
C.我国的最东端位于辽宁省 D.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
11.边疆行在向西的行进过程中会发现( )
A.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B.草原上有蒙古族的蒙古包
C.大城镇较少,人口密度较小 D.所走省份均是少数民族自治区
12.下列关于边疆行和沿海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边疆行经过了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B.边疆行经过的①地比②地晚看到日出
C.沿海行自北向南经过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沿海行经过了我国的四个直辖市
13.摄制组能在行进过程中品尝到的美味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为1950年之后我国两类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及人口增长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4-16小题。
14.据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 )
A.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D.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持续增加
15.2020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变化会导致( )
A.养老的负担加重 B.年龄结构优化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就业岗位增多
16.关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不均,西多东少
C.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密度大 D.黑河腾冲线以西人稠密
2024年10月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大转移——长征。读图,完成17-20小题。
17.从红军长征路线图可知( )
A.长征从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瑞金启程 B.在位于山西省的吴起结束了长征
C.长征途中横渡了长江和黄河 D.长征沿途经过了湘、贵、滇、川、甘等省
18.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的重要转折点,会址所在地遵义位于( )
A.重庆市 B.贵州省 C.东南丘陵 D.雪峰山以东
19.红军长征没有经过我国以下哪个地形区( )
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
20.红军在长征途中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帮助,根据地图信息判断这些少数民族可能是( )
A.藏族、回族、哈萨克族 B.维吾尔族、壮族、藏族
C.壮族、蒙古族、维吾尔族 D.苗族、藏族、壮族
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共同构成了中国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我们通常把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据此及下图,完成21-25小题。
21.据图分析我国土地面积最多和最少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A.山地和丘陵 B.盆地和山地 C.丘陵和高原 D.高原和平原
22.若让你为我国山区经济发展提建议,你认为不适合在山区发展的生产部门是( )
A.林业 B.采矿业 C.耕作业 D.旅游业
23.据图分析台湾的地形特点是( )
A.以山地、高原为主 B.以山地、平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平原面积占比最高
24.据图分析台湾地形特点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 )
A.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B.河流流速慢,水能资源不丰富
C.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太平洋沿岸, D.山脉东侧降水多于西侧
25.台湾岛东部多地震,原因是( )
A.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 B.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C.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D.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
第Ⅱ卷 综合题(50分)
2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3分)
材料一:2024年是中国和巴西建交50周年,近年来,中国和巴西经贸合作迎来快速发展,中国已连续14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巴西是世界重要的大豆产区,也是我国第一大大豆进口国。
材料二:图1是巴西大豆产区分布示意图,图2是巴西大豆产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大豆的生长习性 大豆喜温暖,其种子在10-12℃的环境开始发芽。开花结荚期的适宜温度在20-28℃,低于14℃不能开花。种子发芽需要较多的水分,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70%—80%左右。
图1 图2
(1)据图1分析巴西大部分位于_____________(热量带),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据图2分析,巴西适合大豆生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大豆在连续7个月的生长期中需要大量的水分,据此分析巴西大豆的收获时间在_________月。(2分)
(3)请结合大豆的生长习性,分析该气候特点适合大豆生长的原因。(4分)
(4)在大豆的收获季,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海运/空运/陆运)方式,中国与巴西的合作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南南合作/南北对话)(2分)
(5)巴西通过出口大豆赚取了大量外汇,为追求经济效益,巴西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向热带雨林区扩大,推测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至少答出2条)(2分)
2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3分)
材料一:2024年2月7日,我国第三座常年科考站秦岭站正式开站。秦岭站执行“工完、料净、场地清”等一系列措施,确保站区周边生态环境不污染、不破坏。
材料二:秦岭站以被动式建筑技术应对极端环境;采用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相结合的能源系统,优先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秦岭站能够根据功能分区的使用特点,分别对越冬、度夏区域实行独立能源供应,根据工况状态灵活设置和调节。度夏宿舍及海洋实验室在冬季无人状态下仅维持值班温度,降低能耗。
材料三:图1是秦岭站位置示意图,图2是秦岭站建筑景观图
图1 图2
(1)据图1描述南极洲的纬度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秦岭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在_________洋扇区长期观测的空白,秦岭站建筑底部架空是为了适应南极地区的___________气候特点。南极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_站。(3分)
(3)据图文资料分析,秦岭站度夏宿舍使用率较高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此时是秦岭站使用太阳能供电的最佳时期,请分析这一时间段秦岭站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完成下列框架图。(6分)
①位于南极圈以南 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移动 ③海拔高 ④白昼时间较长,且一段时间内会出现极昼现象⑤日照时间较长 ⑥太阳高度角较高 ⑦空气清洁且稀薄 ⑧太阳辐射较强获得热量较多
(4)极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请结合材料内容列举我国在保护南极生态环境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8.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太原(37°N,112°E)、酒泉(40°N,98°E)、西昌(28°N,102°E)、文昌(20°N,111°E)是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场。2024年9月17日和25日,我国分别在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将6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分布图
(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图中ABCD四地代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是__________,所在省份是____________;代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所在省份是_____________。(4分)
(2)D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该省濒临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域_____________海。(2分)
(3)与B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省相邻的少数民族自治省份是__________。该省的民族以_________为主,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_____________。(3分)
(4)据图文资料分析,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我国人口相对_____________(稠密/稀疏)的地区,且距海较远,降水_____________,晴好的天气有利于卫星发射。(2分)
29.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2023年12月20日,由我国工程院院刊《工程》评选的“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发布,白鹤滩水电站入选。白鹤滩地处横断山脉金沙江干流下游河段,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
材料二:图1是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2是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1 图2
(1)据图分析我国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该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比较图中一二阶梯交界处和二三阶梯交界处,水电站更为密集的是_____________阶梯交界处,结合图2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白鹤滩水电站地处我国第_________级阶梯,该阶梯地形以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主。(3分)
(4)36°N纬线经过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_________山脉,该山脉呈_________走向。该纬线穿过的海底地形是位于海的大陆架。(3分)
(5)白鹤滩水电站所在的金沙江上游河段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据此判断金沙江上游河段流经地区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初二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AB 6-10CDCAB 11-15CAACA 16-20CDBCD 21-25ACBDB
二、综合题
26.(13分)
(1)热带;热带的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1分,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1分,因此属于热带。
(2)热带草原气候;5
(3)大豆种子在10℃以上开始发芽,低于14℃不能开花(1分),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各月气温高于15℃,能够满足大豆生长所需气温条件(1分);大豆开花期需要土壤含水量在70%-80%左右(1分),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分干湿两季,湿季各月降水在100mm以上(1分),能够满足大豆生长所需水分条件。
(4)海运;南南合作
(5)雨林大量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加剧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等。(答对两点即可)
27.(13分)
(1)大部分地区位于南极圈以南(1分),属于高纬度(1分),南寒带(1分)
(2)太平;大风;长城站
(3)11月至次年3月,
(4)不污染、破坏南极地区的环境;尽量使用清洁能源,在清洁能源不足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科考站的能源消耗,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28.(11分)
(1)C四川;A甘肃(2)琼 南海(3)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4)稀疏 较少/少
29.(13分)
(1)西高东低1分,呈阶梯状分布1分;有利于太平洋上来的湿润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带来丰富的降水。1分
(2)一二;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于二三级阶梯交界处的落差
(3)二;高原盆地
(4)太行山;南北;黄海
(5)自西北向东南流,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流,北高南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