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余一中 2024-2025 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二次段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6 题,总计 48 分)西风急流是指西风带强西风中心区,性质冷湿,其位置年内不同。夏季东亚西风急流位置的变化会 对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和太平洋副高位置产生影响,继而导致夏季风和副高对我国的影响程度发生变化。图 1 、图 2 分别为不同年份6~7 月东亚西风急流(实线区域)沿 100 °E~130 °E 位置变化示意图。完成下 面小题。1 .导致西风急流位置年内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A .高低纬间受热不均 B .地面起伏状况差异大C .亚洲高压强弱变化 D .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2 .当东亚西风急流位置如图 1 所示时,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可能 ( )A .防洪压力较大 B .地质灾害频繁 C .高温天气多发 D .大风天气增多3 .与图 1 年份相比,图 2 年份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 )A .势力弱,位置偏南 B .势力强,位置偏北C .势力弱,位置偏北 D .势力强,位置偏南2023 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 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4 .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因为甲地 ( )A .位于反气旋中心附近 B .位于高压脊附近C .大气受热上升强 D .位于锋线前方5 .未来两日, 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A .东北→西北 B .东北→西南 C .西南→ 东南 D .东南→ 西北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关于图示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I 类岩石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B . Ⅱ类岩石均多气孔构造C . 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D .三类岩石不可互相转化7 .图中 ( )A .褶皱形成于断层之后 B .钟乳石所在岩层形成最早C . ①地是良好的储油区 D . ②地是水库的最佳选址地8 .图中钟乳石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为 ( )A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流水沉积B .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溶蚀—流水沉积 C .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 D .变质作用—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流水沉积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 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 ,“石蛋” 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 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9 .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水作用强 B .海浪作用强 C .冰川作用强 D .风化作用强10 .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④其他物质围绕石核层层凝聚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石核A . ①→⑤→④→③ B . ①→⑤→③→④C . ②→③→⑤→④ D . ②→⑤→④→③2024 年 5 月 1 日,我国各地摄影爱好者们相约在当地拍摄日出照片,并同时在社交网络上传照片。 保定市(39°N ,114°E)的张先生在本地拍摄日出景观,上传时间显示为 05:16(北京时间),此时李先 生恰好也上传了日出照片。完成下面小题。11.张先生拍摄日出景观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安大略湖(西五区)展光初露 B .富士山(东九区)烈日当空C .莱茵河岸(东一区)夕阳西下 D .几内亚湾(中时区)黑夜繁星12 .李先生拍摄日出的地点最可能位于 ( )A .北京(40°N ,116°E) B .哈尔滨(45°N ,127°E)C .济南(36°N ,117°E) D .成都(30°N ,104°E)黄赤交角是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交角。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现在约为 23 °26 ′ ,最大时 可达 24 °4 ′ ,最小时为 22 °01 ′ ,变动周期约 4 万年。下图示意黄赤交角。完成下面小题。13 .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A .回归运动周期约 4 万年 B .最大纬度为 24°4 ′C .在 0°至 24°4 ′N 之间移动 D .最小纬度为 22°01′14 .黄赤交角为 24°4 ′时 ( )A .热带范围比现在小 B .温带范围比现在小C .寒带范围比现在小 D .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某国产科幻大片中的“太空电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人类通过在外太空地球静止轨道上 建设一个大型空间站,把空间站和地面用一根缆绳连接起来,宇航员通过竖直的箱体电梯直通空间站。图 为“太空电梯”和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第 3页 共 8页 ◎ 第 4页 共 8页15 .在大型空间站上观察日出、 日落时 ( )A .晨线每小时 15°向东倒退 B . 日出观察时间晚于对应地面点C . 昏线每小时 15°向西倒退 D . 日落观察时间与对应球面一致16 .与地表对应的同地点比,“太空电梯” ( )A .空间站线速度比地球小 B .运行中箱体角速度与地球对应点一致C .运行中箱体线速度不变 D .空间站角速度比地球大二、综合题(共 3 题,总计 52 分)17 .(14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陆风是常见的沿海地区低层风场,是因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岸附近形成的一种有日变化 的风系。其中,偏冷的海风从海洋向陆地推进过程中,遇到陆地较热的气团则形成与锋面有相似的温度、 湿度和流场特征的交界面,被称为海风锋。研究表明,上海市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与海风锋、副热带高 压、城市热力场等因素关系密切。图 1 示意 2011—2014 年上海海风锋发生的主要月份及其触发对流频数 的月变化,图 2 示意海风锋上岸、消失时间以及触发对流开始、消散时间。(1)(4 分)概括 2011—2014 年上海市海风锋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2)(6 分)分析 2011—2014 年 7—8 月上海市对流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3)(4 分)说明夏季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对上海市海风锋生成与消散的影响。18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24 年 7 月 21 日下午 2 点,家住北京的小李同学跟家长一起前往某低碳环保小区看房。图1 为两种主要户型图。材料二 考虑低碳环保,小区使用某科技公司研发制造的“追日型”太阳能路灯照明。该设备的太阳能 电池板可随太阳升落的轨迹进行上下、左右“追日”旋转,保证电池板以最佳角度朝向太阳,提高太阳能利 用率。图 2 为“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示意图。(1)(4 分)从光照和气温的角度考虑,请你在两款户型中为小李家推荐一款并说明理由。(2)(4 分)若“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在北京(40°N ,116°E)和海口(20°N ,110°E)使用,请在下图中 绘制夏至日两地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绘制要求:用曲线表示视运动轨迹,用箭头表示太阳升落情况; 日 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高度数值、方位。)(3)(6 分)从太阳能电池板旋转的范围和方向等角度,分析夏至日北京和海口太阳能电池板“追日”旋转的 差异。(4)(4 分)看房当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约为 (用百分比表示),新余的昼长比当地 (长或短)19 .(20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河口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潮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转偏向力在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1)(4 分)指出与唐代相比现代海岸线的变化特点。(2)(6 分)说明古沙洲的形成过程。(3)(4 分)说明古沙洲的消亡过程。(4)(6 分)从侵蚀和淤积的角度,分析近几十年长江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的原因。第 7页 共 8页 ◎ 第 8页 共 8页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A D B C C C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C B B C B17 .(1)2011—2014 年上海市海风锋多发生在 6—9 月,主要集中于夏季;上海市夏季大多数海风锋登陆时 间在 9—12 时,消失时间多在 13—19 时等。(2)7—8 月上海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光照条件好,地面升温快,蒸发强,为触发对流天气提供良好的热 力、水汽条件;湿冷海风锋活动较频繁,与城市热岛交界处形成显著温差,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气流上升 运动提供动力条件;作为冷下垫面的海风环流能够将暖气团抬升到对流凝结的高度,形成对流天气。(3)日出以后,太阳辐射增加,使得海陆温差愈加显著,海风锋向岸推进,最长维持时间至 19 时;随着日 落,太阳辐射减少,海陆温差减小,海风锋的推进速度会变慢或停滞,直至陆风形成,海风锋消散。18 .(1)推荐户型:A 。理由:①北京冬季寒冷,户型 A 三室朝南,采光好,室内受光面积大,冬季室内相 对温暖。②户型 B 北部面积大于南部,冬季时受西北季风影响更大,室内气温相对更低。(2)(3)①左右旋转的范围不同,北京范围大,海口范围小;②左右旋转的方向不同,北京(东北-正南-西北) 呈顺时针;海口(东北-正北-西北)呈逆时针。③上下旋转的范围不同,北京小于海口。(3)75% 短19 .(1)海岸线向海洋一侧(东侧)扩张;北岸海岸线扩张速度快于南岸。(2) 长江中上游流水侵蚀两岸泥沙,并通过流水搬运至河口;河口地区河流落差小,河口处河道扩宽,河 水快速分散,流速降低,泥沙快速堆积;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在河口, 出露水面形成沙洲。(3)河流不断挟带泥沙入海,泥沙继续堆积,陆地和古沙洲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和大陆相连;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北岸堆积速度快,古沙洲最终并入长江北岸陆地。(4)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弱,输沙量减少;长江干支流建设水库,拦截泥沙,输沙量减少; 上游水库建设及调水工程使入海径流量减少,潮水对泥沙侵蚀作用增强;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潮 水对泥沙侵蚀作用增强。(答到三点即可)答案第 1页,共 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