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政治阶段性学习效果测试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苦中作乐”是中国人的一种幸福哲学,正是这种哲学,使中国人能够乐观地看待苦难,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逆境中奋起,在灾难中前行。这表明( )
①哲学为人们生活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②只要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就能成为哲学家
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浙江的林业干部职工在各地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的序幕。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坚持科学绿化,规划引领、因地制宜,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这是基于( )
①人们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②发挥意识的能动性能够改造客观规律
③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对物质概念的认识却经历了三个阶段:物质具体形态—自然科学意义的物质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概念认识正确的是( )
①物质概括了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本质
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物质是一切存在着的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
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十年间刮骨疗毒、浴火重生。历史记下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庄严承诺,记下了“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铮铮誓言,记下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决心,记下了“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的果敢行动。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要承认矛盾,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和解决矛盾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从严治党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党的自我革命是党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
④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集中力量解决从严治党的重点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近年来,山丹县鼓励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创新实行“农业固体废弃物+蚯蚓养殖+果蔬种植”的纯生态化循环养殖模式,通过地下养殖广地龙(蚯蚓),将畜牧业养殖粪便废弃物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巧妙化解养殖粪便对环境治理产生的难题,又能拓宽群众的收入来源,真正实现生态、经济双赢格局。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实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向人为事物的联系转化
②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③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④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由此可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我们( )
①居安思危,把握好斗争性向同一性转化的条件
②遵循规律,顺应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历史大势
③迎难而上,要克服两岸统一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④化解矛盾,彻底消除“台独”分裂图谋的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着陆成功后,嫦娥六号也将进入此次探月任务最重要的月背采样环节。这也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嫦娥六号任务科学目标包括月球背面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月球背面样品的分析与研究,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通过采样数据而获得的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②这些数据是关于月球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
③嫦娥六号探测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嫦娥六号在主客观交汇点上,验证了天体理论的真理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5月17日,我国首个智能海上钻采平台,中国海油惠州26—6钻采平台上部组块与导管架对接成功。如何在超过海上船舶吊装能力的极限下成功安装?施工队经过科学想象、多次实验、科学实证,最终通过类似于举重运动员“挺举”的浮托方式,实现成功安装。这一过程说明( )
①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事物就不会发生质变飞跃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③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④要坚持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甘肃天水麻辣烫爆火之后,甘肃文旅厅会同天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全省文化市场“雷霆行动2024”执法工作的通知》,集中排查整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出现哄抬物价、变相收费、食品安全等问题。这反映了( )
①生产关系的变更必须顺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②社会意识的调整都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③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完善上层建筑以与之相适应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源自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从驱车300多公里深入太行山深处看真贫,到不远千里走进湘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贫困村;从踏着恺皑白雪走进河北张家口贫困村德胜村,到深入四川大凉山腹地昭觉县彝族群众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温暖贴心的关怀,真导深情的惦念,体现着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彰显着百年大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总书记用言行告诉我们( )
①必须依据正确的价值选择,作出正确价值判断
②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
④在奉献祖国与人民行动中,书写不凡人生篇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3年夏季,暴雨侵袭,京津冀等地遭受严重水害。灾害面前,到处都是平凡人挺身而出的身影。对K396列车上乘客展开大救援的落坡岭村民、逆流而上用铲斗营救一家三口的房山师傅、抢险救灾行动中落水牺牲的蓝天救援队队员……这一切传递的是守望相助的暖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于中华儿女的抢险救灾实践中
②互助意识是“我为人人”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人生的价值在于个人为社会做出的独特贡献
④守望相助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3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突破众多外界条件限制,巧妙设计出一种“氢呼吸”策略,可以低成本、低排放地将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可以合成药物、染料、树脂和纤维的原材料,将废弃聚乙烯塑料这类环境污染物用于制备石油基化学产品,这为废弃塑料的“人工碳循环”开辟了新路径。废弃塑料变“废”为宝说明( )
①创新有利于实现事物价值的顺利转换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事物价值取决于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④事物价值会因具体联系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为了出门在外的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社交网络上,一份自发形成的“在外互帮父母协议”悄然流行。没有约束条款,甚至缺少统一内容,这份协议却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支持、签署转发。“在外互帮父母协议”得到网友高度认可是因为( )
①传统孝道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②在外互帮父母的认可和选择会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③弘扬尊老美德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④老年人外出安全问题需要树立在外互帮父母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统,凝聚着古人“居中而治、以中为尊”的理念。这表明“北京中轴线”( )
①是中华文化的结晶,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②展示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③蕴含的理念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④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诠释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春华秋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让共建“一带一路”更好惠及更多国家更多民众,这需要我们( )
①履行大国责任,引领沿线国家文化的发展方向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
③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化共生共荣
④积极推动沿线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传承中华文化“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又赓续马克思主义“自由人联合体”的思想光辉,代表着人类先进的世界观,是对西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全面的、革命性的超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一项新的理论成果。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
①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 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要融通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资源 ④是突破既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950年10月,我国应朝鲜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战例,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罗盛教、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同时,国内掀起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战。经过两年的相持,交战双方于1953年7月签署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2020年10月23日,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说明我国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依据。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文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对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性的考察,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构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指导下,把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在探索文化建设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互动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 从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强调文化自信,从重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到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系列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概念新判断新理念,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认识的奥秘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发展”。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新性、包容性、超越性与引领性,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实践,是对全人类现代化文明成果的创新性集成和创造性扬弃,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结果。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4月26日,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成都开幕。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世园会,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设施、新理念等进行展示,有植物品种、技术的比拼,也有理念、方向的碰撞,交流互鉴成为大会主旋律。
海绵系统、屋顶光伏、节能建筑等,是园区随处可见的“绿色魔法”,展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巧妙引入湖面凉风,有效降低了空调能耗。场馆中园林风格多变,成都园以红墙、竹影、芙蓉花等“成都符号”为创作元素,将自然与人文融入一园之内;南京园则以“文沁金陵”为主题,精心呈现“山水的南京”和“文学的南京”。本届世园会专门设置了国际友谊馆,涵盖全球主要园林风格,搭建了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阐述此次世园会的展馆设计所蕴含的中国智慧。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5AACAC 6-10CBCDD 11-16BBDCCC
17.【答案】
①物质决定意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来源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对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反抗侵略,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战例,最终取得胜利。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无比坚定、无比自信。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仅促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推动作用。⑤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涌现了无数英雄人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雄赳赳、气昂昂,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8.【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时代的变化,文化理论也应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践创新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也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
19.【答案】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党领导人民在追求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作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具备现代化的共同特征,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坚持与时俱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创新性、包容性、超越性与引领性,打破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信。
④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0.【答案】
①园区内随处可见“绿色魔法”,展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有效降低能耗,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
②场馆中园林风格多变,成都园以“成都符号”为创作元素,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南京园则以“文沁金陵”为主题,精心呈现“山水的南京”和“文学的南京”,体现了中国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③本届世园会专门设置国际友谊馆,搭建了多彩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