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题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现代西医通过往手背里的“青筋”输液来治病,而2000多年前,我国著名医学家扁鹊已经用“切脉”诊断疾病了。“青筋”和“切脉”分别指的血管是( )
A.静脉、静脉 B.动脉、静脉 C.动脉、动脉 D.静脉、动脉
2.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图甲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的视野,图乙是血液的分层现象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①对应图乙⑥中的细胞
B.若某人体内有炎症,明显增多的细胞是图甲中的②
C.图乙的⑤为淡黄色液体,它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将A型血输给O型血患者,图乙⑦中的细胞会凝集成团
3.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通过DNA亲子鉴定使不少失散多年的家人得以团聚。若某次鉴定,仅以三种血细胞为材料,最好选用( )
A.成熟的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以上细胞均可
4.为备战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国家长跑运动员要到高原进行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血液运氧能力。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5.如图是心脏、血管示意图,其中“→”表示血流方向。肺泡内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所经过路线最合理的是( )
A.丁→甲→乙→丙→丁 B.丙→乙→丁→甲
C.丁→丙→甲→乙→丁 D.丁→乙→甲→丙
6.下图是体检抽血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的图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抽出的血液通常为鲜红色
B.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会明显鼓胀起来
C.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利于找到动脉血管
D.用橡皮软管扎紧手臂上端,利于该部分的血液回流心脏
7.下图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中氧气含量低于动脉血中的氧气含量
B.X气体是氧气,Y气体是二氧化碳
C.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变成含氧量丰富的动脉血
D.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8.某同学因为严重腹泻需要输液治疗,消炎药物和生理盐水通过血管输入到他的体内。药物在体内经过的循环是( )
A.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B.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C.只经过肺循环 D.只经过体循环
9.下列关于人体心率、脉搏及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时间心率与每分钟脉搏的次数通常是一致的
B.血压一般是指血液对静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C.机体的活动状态会影响血压和心率的大小
D.脉搏和血压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10.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形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4直接相连的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
B.3是右心房,与肺静脉直接相连
C.6是下腔静脉,其内流的是静脉血
D.构成4的心室壁比2的心室壁厚,收缩有力
11.图甲中X表示人体某器官,①②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图乙表示血管①②中血液的气体含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表示肺 B.血管①为肺动脉
C.血管②为上、下腔静脉 D.经过X后,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12.中医讲“五脏之真,唯肾为根”,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其基本结构单位是( )
A.肾单位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体
13.下列代谢废物中,人体只能通过一条途径排出体外的是( )
A.水 B.无机盐 C.尿素 D.二氧化碳
14.单位组织员工体检,小雯叔叔的检查结果一切正常。在叔叔的尿检报告中,含量值为零的项目有( )
①水 ②葡萄糖 ③无机盐 ④蛋白质 ⑤尿素 ⑥红细胞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⑤
15.火龙果因具有排毒养胃、预防贫血、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保护血管等作用,深受人们喜爱。红心火龙果的甜菜红素难分解,大量食用后会引起尿液变红,其从人体排出时依次通过的结构是( )
①膀胱 ②输尿管 ③肾脏 ④尿道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16.图为肾脏内部结构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结构有两处毛细血管网 B.图中①是动脉,②是静脉
C.③内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的重吸收作用有选择性
17.甲、乙、丙是从健康人体肾单位的不同结构中采集的三种液体,其主要成分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液体 蛋白质浓度(g/100ml) 葡萄糖浓度(g/100ml) 尿素浓度(g/100ml)
甲 0 0 1.8
乙 8 0.1 0.03
丙 0 0.1 0.03
A.甲是原尿 B.乙是血浆 C.甲取自肾小囊 D.丙取自肾小球
18.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B.神经系统是由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组成
C.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D.灰质是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
19.某同学因课间追逐打闹,不慎摔倒,头枕部遭到重击,出现心跳和呼吸减弱的症状,危及生命。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是损伤了下图中的( )
A.a B.b C.c D.a和b
20.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结合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②是神经元的轴突
B.图中②③④共同组成神经元
C.兴奋或神经冲动只能由③进行传导
D.神经元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21.某老年人因血栓引起说话吐字不清,据此初步推断血栓影响的部位是( )
A.大脑皮质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22.如图是人体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效应器,能够对刺激做出反应我
B.③是神经中枢,能产生被敲打的感觉
C.若④处受到损伤就不能发生反射,但能形成相应的感觉
D.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一般是条件反射
23.司机看到红灯会主动停车,下图是他作出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是晶状体,如果它的曲度过大,人会看不清近处的东西,需要佩戴凹透镜来矫正
B.该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
C.2、4分别是反射弧中的感受器、效应器
D.开车司机的反应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24.小林因用眼不当患了近视,他眼球可能的成像情况及应配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 )
A.①和a B.②和b C.③和a D.③和b
25.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仁”,实际上分别指的是( )
A.虹膜和角膜 B.角膜和巩膜 C.巩膜和虹膜 D.巩膜和视网膜
26.“预防近视,科学护眼。”下列做法不利于预防近视的是( )
A.连续用眼1小时要休息几分钟 B.读写姿势要正确
C.坚持做眼保健操 D.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27.人体听觉形成的部位在( )
A.大脑皮层 B.听小骨 C.鼓膜 D.耳蜗
28.下列疾病与病因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甲状腺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缺碘——大脖子病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呆小症
D.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29.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分泌的激素。给健康家兔注射一种专门破坏胰岛的药物一链脲佐菌素(STZ),之后家兔会出现一系列症状,通常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
A.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下降 B.尿液中出现胰岛素
C.血液中血糖含量升高 D.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30.下列选项与下图所示概念关系不相符的是( )
A.①血液、②血细胞、③血小板 B.①运动系统、②骨连结、③关节
C.①神经系统、②脑、③大脑 D.①腺体、②外分泌腺、③垂体
31.在人体的运动中长骨具有杠杆作用,根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密质、骨髓
B.①是骨髓,且始终是红骨髓
C.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②中的成骨细胞
D.④大部分集中分布在骨干部分,称为骨松质
32下列表示关节、骨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33.“孔雀开屏”与“蜻蜓点水”分别属于( )
A.防御行为、繁殖行为 B.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C.繁殖行为、取食行为 D.繁殖行为、繁殖行为
34.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②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B.图中④,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C.涡虫的先天性行为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D.③“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④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先天性行为
35.小袋鼠出生后就能靠本能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中,从获得途径来看,下列行为与之相似的是( )
A.小黑猩猩会模仿成年黑猩猩钓白蚁
B.导盲犬引领盲人过马路
C.刚出生的白眉长臂猿就能吮吸乳汁
D.某些乌鸦能在斑马线上扔核桃等待汽车辗碎后取食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36.图1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为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排尿是间歇的,是因为图1中结构[▲] ▲ 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功能。
(2)图2中 ▲ (填序号)合称为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动脉本单位。
(3)某人最近出现腰部胀痛、血尿等症状,经医生检查在其肾脏内发现“肾结石”。经了解,该患者长期只食用水果和蔬菜,水果和蔬菜中含大量草酸盐(无机盐的一种),草酸盐随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 ▲ 作用后,进入 ▲ 中形成原尿。原尿继续下行,此时有部分草酸盐被 ▲ 重吸收,剩余草酸盐随尿液汇集到肾脏的 ▲ 处产生沉淀,长期积累形成草酸钙结石。
37.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血管机器人(如图)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可以在血管中快速稳定地游动和悬浮倒退。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以及对血管进行微创伤手术。
资料二: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心脏——“中国心”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重生的希望。“中国心”由人造血管和电动泵组成,人造血管与心脏的连接如图所示,电动泵推动血液流动。
(1)若从上肢静脉注入血管机器人,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 ▲ (填血细胞名称)的直径。到达脑部前,需经过心脏 ▲ 次。
(2)血管机器人进入心室后,不能直接倒退回心房,这与心脏中 ▲ 的阻拦有关。
(3)“中国心”的电动泵能推动结构B中的 ▲ (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流向血管[▲] ▲ ,改善了 ▲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使血液最终汇集到[③]和[④] ▲ 顺利流回D。
38.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环境与地球
有差异,但生理活动与在地球时基本相同。请结合如图所示的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航天食品是流质的,是为了避免固体食品颗粒在失重条件下进入呼吸道影响①、②过程。图中④表示 ▲ 过程,葡萄糖消化系统可以通过该过程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当宇航员的血液经过⑤、⑥后,血液中明显减少且进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 ▲ .
(3)宇航员的代谢废物,除图中所示途径外,还可以通过 ▲ (填器官名称)排出。
(4)如果宇航员突患肠炎,服用青霉素消炎,药物到达病灶之前,流经图中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 ▲ (填字母)。
(5)人体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管壁等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体现了生物体的 ▲ 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39.觅食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而出现的求生需求。该反射存在的时间为0-4个月。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碰触上唇时,头会后仰; 碰触下唇时,下巴会下垂; 碰触一侧脸颊时,头会立刻转向碰触的一侧。
(1)觅食反射属于 ▲ (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生 ▲ 。
(2)婴儿脸颊皮肤内的感受器接受到碰触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纤维传至位于脑干的神经中枢。若此时传入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 ▲ (填“能”或“不能”)完成。
(3)出生约4个月后,随着婴儿 ▲ 的发育,能实现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该反射会消失。
(4)世界卫生组织推广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与母亲皮肤接触持续90分钟后再进行常规护理。下表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婴儿与常规护理婴儿的对比。
测试项目 觅食反射出现的时间所占比例 出生后90分钟内啼哭次数所占比例
0~20分钟 20~40分钟 大于40分钟 0~10次 10~20次 大于20次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婴儿 57.3% 35.3% 7.3% 81.3% 12.7% 6%
常规护理的婴儿 41.1% 35.6% 23.3% 63% 28.8% 8.2%
研究表明,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 ▲ (填“加快”或“减缓”)觅食反射的出现,并 ▲ (填“增加”或“减少”)婴儿啼哭次数,增加婴儿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
40.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一种蛋白质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 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表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① 将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②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 ▲ ,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③ 重复②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步骤②中的空白补充完整 ▲ 。
(2)该实验设置甲鼠的目的是 ▲ 。
(3)步骤①中,破坏两只小鼠胰岛的目的是 ▲ 。
(4)步骤②中甲、乙两鼠喂食饲料的量保持一致是为了 ▲ 。
(5)若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口服胰岛素 ▲ (填“能”或“不能”)治疗糖尿病。
(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会导致实验的偶然性增大,所得实验结果不可靠,请你指出并改正: ▲ 。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
八年级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A C B C A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C C B B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C C D A C B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C A D B C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
36.(1)【C】膀胱
(2)①②③
(3)滤过 肾小囊 肾小管 肾盂
37.(1)红细胞 2
(2)瓣膜(房室瓣)
(3) 动脉血 【①】主动脉 体循环 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
38.(1)吸收
(2)尿素
(3)皮肤
(4)ABCD
(5)结构与功能
39.(1)非条件 反射弧
(2)不能
(3)大脑(大脑皮质)
(4)加快 减少
40.(1)全营养饲料
(2)形成对照
(3)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对实验产生干扰
(4)控制单一变量
(5)不能
(6)每组仅用一只小鼠做实验,无法避免偶然因素,应增加小鼠数量,多用几只小鼠进行实验(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