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部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受特殊保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与内容结构本单元以“我们受特殊保护”为主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知晓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体会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爱,明确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本单元共分为三个部分:1.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主要介绍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以及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2.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维权的途径和方法,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3.第10课《我们是未成年人》:强调未成年人在不同场景中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教材编写特点1.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以及国家、社会、家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措施。2.注重法治教育本单元以法治教育为核心,通过介绍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3.强调实践与体验教材设置了多种实践活动和体验环节,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运用能力。4.突出综合性与开放性本单元的内容涵盖了道德、法律、心理等多个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教材还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拓展学习空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知道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2.掌握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了解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掌握法律维权的途径和方法。4.明确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国家、社会、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三、教学重点1.掌握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了解这些法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掌握法律维权的途径和方法。3.明确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权利和义务,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四、教学难点1.理解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2.学会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料、法律条文等。2.学生准备:收集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案例和资料。六、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4.自主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关注。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视频,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2.教师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引出本单元的主题。(二)新课讲授1.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有哪些特殊之处。设计意图:通过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从自身出发,感受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3)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指出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需要国家、社会、家庭给予特殊保护。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教师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2.专门法律来保护(1)教师介绍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明确这些法律的重要性。(2)教师选取其中一部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这部法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3)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其他专门法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的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3.特殊关爱助成长(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分别扮演着什么角色,给予了未成年人哪些特殊关爱。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未成年人保护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综合思维能力。(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同时,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3)各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指出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的摇篮,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场所,社会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大环境,三者共同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了特殊关爱和保护。设计意图:通过各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教师的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4.依法维权有途径(1)教师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介绍未成年人在遇到侵权行为时可以采取的法律维权途径和方法,如向家长、老师、学校、有关部门求助,向公安机关报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维权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2)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更多的法律维权途径和方法。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的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未成年人在遇到侵权行为时如何依法维权。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律维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总结未成年人受特殊保护的原因、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制定的专门法律、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以及未成年人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法。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和期望。设计意图: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指明方向。(四)布置作业1.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未成年人保护案例,并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进行分析。设计意图:通过收集案例和分析案例,让学生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法律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手抄报,向身边的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制作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向身边的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的知识,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识。八、板书设计我们受特殊保护(一)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二)专门法律来保护(三)特殊关爱助成长(四)依法维权有途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