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选必一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选必一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测试题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当今世界国际秩序加速演变,南方国家群体崛起成为“全球南方”。作为南方国家代表的金砖国家,扩容后国内生产总值2023年全球占比高达37%。南方国家通过积极的外交行动与多边合作,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全球南方的崛起( )
①凝聚了南方国家的力量,引导着南南关系由合作逐步走向结盟
②契合了世界多极化进程,推动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深刻调整
③扭转了发展的不平衡性,促进全球经济朝着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④提升了国际事务参与度,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注入新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重大转变,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表明( )
①世界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和组合,传统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革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国际竞争异常激烈,必然导致世界的不稳定性
③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④大国之间的关系深刻调整,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已不复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年9月1日,金砖国家支付系统BRICSPAY宣布将于10月正式起航,该系统绕过传统的SWIFT网络,实现当地货币结算,这无疑是对传统美元体系的一次大胆挑战,预示着全球金融格局或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由此可见( )
A.维护共同利益是金砖国家成员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B.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制
C.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
D.中国积极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
4.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中非领导人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这次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有利于( )
①立足于双方共同的利益,深化互利共赢
②彰显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践行多边主义
③助力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摒弃双方分歧
④顺应当今时代发展潮流,完善全球治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中美两国最高外交官向世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表示,“多输不是理性的选择,共赢才是人类的未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则声称,“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由此可以看出( )
①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②构建国际新秩序顺应时代主题,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③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是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④在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主导下,新型国际关系逐步确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随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遗余力地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对中国进行全方位的遏制、打压。对此,党中央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必须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面对重大考验我国应该( )
①充分发挥我国在构建新型国际秩序中的主导作用
②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③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④巩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同盟关系以应对国际大变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日前,美国主导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在韩国落下帷幕。“民主峰会”致力于针对与美国外交政策相左的国家,其基本议程倾向于操弄地缘政治。此次“民主峰会”是针对俄罗斯等与美国外交路线不同的国家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会以此来破坏这些国家的国际声誉,这会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消除全球贫困等挑战带来阻碍。这样的“民主峰会”( )
①是多边主义的重要体现,各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治国理政经验
②其本质是维护经济和政治霸权,也彰显了全人类对共同价值的追求
③使全球治理困难更为凸显,从而加剧了世界发展格局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④助长了对立对抗,不利于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南南合作框架下,中国通过分享发展经验、传授专业技术知识、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建设、减免最不发达国家的债务等途径,与南方国家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合作,为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中国还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将推出专项资金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据此可知(  )
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积极推进南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②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
③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过程中,传统国际合作体系逐步瓦解
④中国倡议和行动展现大国担当,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全球有24亿人粮食不安全,7.83亿人饥饿,1.48亿儿童发育迟缓。而俄罗斯统计的在《黑海协议》执行中乌克兰出口的粮食只有2%运往非洲,40%去了西欧发达国家,造成这一现象根本原因有( )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南北发展极度不平衡
③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低
④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提升到40%以上,中国是“全球南方”的坚定一员,2024年,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迎来成立20周年,中国—拉共体论坛十年有成,中国也支持俄罗斯办好扩员后的“大金砖”峰会,支持巴西、秘鲁分别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共同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全球南方”已经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和振兴的中坚力量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④中国将“全球南方”的共同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面对世界之变与时代之变,倡导不同民族彼此“多拆墙、少筑墙”,把对话当作“黄金法则”用起来。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不能“搞小圈子”。这些主张的共同点是( )
A.尊重国家主权和各国选择的发展道路
B.提倡全球治理而不是提升区域合作能力
C.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D.要提高开放水平就必须拆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壁垒
12.受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近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风险显著上升,美国借机炒作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而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且中国将对外投融资合作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生产建设等领域,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债务陷阱论”( )
①是美国利用国际旧秩序干涉别国,是全球发展最突出问题
②是西方话语陷阱,是霸权主义逻辑“中国威胁论”的续作
③反映了中国与美西方国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领导力之争
④无视美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金融等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盘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24年5月10日,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通过决议,认定巴勒斯坦国符合《联合国宪章》规定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要求安理会重新审议巴勒斯坦入联申请,中国在表决中投赞成票并参与共提,中方强调,独立建国是巴勒斯坦人民的长期夙愿,正式加入联合国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一步,支持和推进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进程,为落实“两国方案”,实现中东持久和平提供有力保障,是国际社会的强烈呼声,也是各方的共同责任。材料表明中国外交( )
①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
②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始终站在和平、公平正义一边
③顺应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潮流,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
④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力量,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在数字外交场景下,外交行为体和公众间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进行交谈与倾听,实现双向信息沟通和传播。第19届杭州亚运会科技感“拉满”,通过官方和自媒体的联动传播让中国的发展成就、中国体育健儿的风采以数字影像的形式触及全球观众,有助于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是一次绝佳的数字外交活动。数字外交( )
①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以可见、可感、可共情的方式在公共外交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自塑”中国国家形象,阐述中国特色,左右世界舆论
④借助数字平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营造对本国有利的舆论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法两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③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扬帆再起航。2024年2月2日,中国一东盟人文交流年开幕式在福州举行,实现人文交流年的“开门红”。交流年活动助力双方民心相通,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共同弘扬亚洲价值观的基础上,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五大家园”。举办这一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加深文化的联系和融合,助推区域合作深化
②推动形成政治同盟,提高东盟经济竞争实力
③深化伙伴关系,实现对东盟各国的文化认同
④加深文明交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70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从亚洲智慧上升为开放包容、普遍适用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面对当前百年变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之所以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因为( )
A.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安宁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成为现代国际关系重要准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决定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
18.数字经济日益成为全球发展新动能,但国家间的数字鸿沟却不断拉大。非洲国家互联网普及率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截至2023年底,中国帮助非洲国家新增和升级通信骨干网约15万公里,网络服务覆盖约7亿用户。上述做法体现了我国致力于( )
①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 ②维护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权利
③建设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 ④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4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表讲话指出,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①是立足时代之基并能回答时代问题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
②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
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全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
④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相呼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从非洲大陆到哥斯达黎加、秘鲁、智利等拉美国家,从港口、公路、铁路到工业园区,大量丰富的合作成果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实实在在改善了当地民生,提升了地区间互联互通,推动了共建伙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 )
①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②“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
③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
④全球南方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发展之路。为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几年来,中国已经突破掌握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等载人航天领域重大技术。随着空间实验室阶段的飞行任务目标全面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曾被封锁、曾陷低谷的中国航天,与29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43项空间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正以积极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统计显示,中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700万景,卫星应用年产值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共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成果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请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积极发展航天事业。(6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2023年2月21日,中方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下称《概念文件》)。
我国外交部长表示,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倡议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表示赞赏支持。《概念文件》具有鲜明的行动导向: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努力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有效应对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不断加强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中国将坚持五大原则:一是相互尊重;二是开放包容;三是多边主义;四是互利共赢;五是统筹兼顾。
2023年3月10日,在中国的推动下,沙特和伊朗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成为这一倡议的生动实践。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和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步伐始终坚定不移,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与赞赏。
(1)有人说,《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开辟了新型安全之路。结合材料,请你运用中国的外交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8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中国担当受赞赏”的内在原因。(9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霸道霸凌行径,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握新时代外交工作大局,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我们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始终重视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
总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运筹大国关系,夯实周边之基,深化南南合作,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创新之路。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知识,分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实施的依据。(9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时间2024年7月23日,巴勒斯坦14个派别在北京签署《关于结束分裂加强巴勒斯坦民族团结的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为各派团结、和解确定了框架与方向,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劝和促谈、外交斡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当天,欧盟代表祝贺并赞赏中方成功斡旋,强调这是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延宕的加沙冲突和不断外溢的影响,巴勒斯坦内部各派不约而同产生了和解诉求。中国抓住了各派关于“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这一原则性共识,统一各派立场,促进达成和解。明确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巴解组织)是所有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同意围绕加沙战后治理组建临时民族和解政府,以及根据通过的选举法尽快筹备并举行大选等。
中国是最早承认巴解组织和巴勒斯坦国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坚持公平正义,坚持以“两国方案”为基础解决巴以问题。中国也一直致力于弥合巴勒斯坦内部分歧。2023年6月,中国领导人在会见巴方领导人时表示,中方愿为巴方实现内部和解、推动和谈发挥积极作用。2024年4月,法塔赫与哈马斯在北京举行会谈,就如何弥补分歧寻找方案。本次《北京宣言》的签署终于让各方在团结和解上达成共识。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分析为什么中国要积极促成《北京宣言》成功签署。(8分)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测试题
参考答案
1.D[材料体现南方国家积极开展多边合作,但并不是结盟,①错误。南方国家契合了世界多极化进程,通过积极的外交行动与多边合作,提升了国际事务参与度,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推动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深刻调整。推动国际社会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注入新活力,②④符合题意。南北发展不平衡并没有扭转,③错误。]
2.B[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版图发生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重大转变,世界各种力量出现了新的分化和组合,传统国际体系发生深刻变革,①符合题意。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基础上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不是必然导致世界的不稳定性,②错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这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力量,③符合题意。 世界经济重心加快“自西向东”位移,表明传统的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与调整,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存在,④错误。]
3.C[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机制,说法正确但不合题意,B排除。 金砖国家支付系统是对传统美元体系的一次大胆挑战,预示着全球金融格局或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这说明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突出特点,C符合题意。本题强调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没有体现中国积极努力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不断发展,排除D。]
4.C[依据题意,中非领导人将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这顺应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践行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有助于彰显全人类共同的价值,②④符合题意。共同的利益是合作的基础,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故应立足于本国国家利益,①排除。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摒弃双方分歧”不符合实际,③排除。]
5.B[“多输不是理性的选择,共赢才是人类的未来”体现了中国推动建设合作共赢新型国家关系的主张,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能为不确定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①正确。材料强调中美两国主张的差异,不体现共同利益,②排除。“在国际体系中,如果你不坐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体现了美国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才可能实现中美两国关系健康发展,③正确。发展中国家不起主导作用,新型国际关系也未确立④排除。]
6.C[我国应该充分发挥在构建新型国际秩序中的建设性作用,而非主导作用,①错误。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面对重大考验我国应该把维护国家利益作为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正确。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必须准备接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因此,我国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③正确。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④错误。]
7.D[“民主峰会”致力于针对与美国外交政策相左的国家,其基本议程倾向于操弄地缘政治。这样的“民主峰会”是美国拉拢盟友,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助长了对立对抗,使全球治理困难更为凸显,加剧了世界发展格局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不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①排除,③④符合题意。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样的“民主峰会”是美国拉拢盟友,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没有彰显全人类对共同价值的追求,②错误。]
8.D[材料强调的是南南合作,而不是南北合作,且没有体现传统国际合作体系逐步瓦解,①③不符合题意。中国通过分享发展经验、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等途径,与南方国家在医疗、教育、气候变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为全球范围的南南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这表明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持续推进全球发展倡议走深走实,②符合题意。中国成立全球发展促进中心,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并将推出专项资金用于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帮助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展现了大国担当,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④符合题意。]
9.C[全球有24亿人粮食不安全,7.83亿人饥饿,1.48亿儿童发育迟缓。而俄罗斯统计的在《黑海协议》执行中乌克兰出口的粮食只有2%运往非洲,40%去了西欧发达国家,造成这一现象根本原因在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①④符合题意。南北发展极度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低,导致这些国家的粮食生产能力低下,这也是粮食危机的原因,但这不是根本原因,②③不符合题意。]
10.C[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迎来成立20周年,中国一拉共体论坛十年有成,中国也支持俄罗斯办好扩员后的“大金砖”峰会,支持巴西、秘鲁分别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说明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南方”发展和振兴的中坚力量,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增强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②③符合题意。“全球南方”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提升到40%以上,并不能得出“全球南方”已经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变革的决定力量,①不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错误。]
11.C[倡导不同民族彼此“多拆墙、少筑墙”、坚持通过制度和规则来协调规范各国关系、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这些主张的共同点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C正确。材料强调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未涉及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AD不符合题意。既要提倡全球治理,也要提升区域合作能力,B不选。]
12.C[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①排除。美国借机炒作所谓的中国债务陷阱,是西方话语陷阱,是霸权主义逻辑“中国威胁论”的续作,②正确。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无意谋求对发展中国家的领导,③排除。在发展中国家主权债务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占比超过八成,可见“债务陷阱论”无视美西方发达国家凭借金融等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盘剥,④正确。]
13.A[中方强调,独立建国并正式加入联合国是关键一步,支持和推进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进程,为落实“两国方案”,实现中东持久和平提供有力保障,是国际社会的强烈呼声,也是各方的共同责任,这表明中国外交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始终站在和平、公平正义一边,不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展现更大担当,①②正确。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且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站在和平、公平正义一边,支持巴勒斯坦建国,促进和平,没有体现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共同发展,③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和平问题,不涉及经济发展问题,④排除。]
14.D[本题反映了我国积极开展数字外交,没有体现中国为构建国际新秩序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①不符合题意。在数字外交场景下,外交行为体和公众能实现双向信息沟通和传播,数字外交以可见、可感、可共情的方式在公共外交场域发挥着重要作用,②符合题意。“左右世界舆论”的说法错误,有悖于我国的外交政策,③排除。本次亚运会作为一次绝佳的数字外交活动,借助数字平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有助于塑造全球公众的中国观,营造对本国有利的舆论环境,④符合题意。]
15.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法国并不奉行,①错误。中法两国秉持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说明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②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未涉及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③错误。]
16.B[举办中国一东盟人文交流年活动有利于加深文化的联系和融合,助推区域合作深化,加深文明交流,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①④正确。
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与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②错误。
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深化伙伴关系,实现对东盟各国的文化尊重,而不是认同,③错误。]
17.D[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而不是一定能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安宁,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A述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认可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B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影响了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决定”夸大了其作用,C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载入了中国宪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所以中国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符合题意。]
18.D[材料强调我国积极帮助非洲国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未涉及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①不选。材料中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我国积极帮助非洲国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网普及率,缩小国家间的数字鸿沟,这些做法体现了我国致力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平等发展权利、推动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②④正确。材料强调我国促进非洲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国家间的数字鸿沟,强调的我国致力于促进非洲国家平等发展,而不是强调和平问题,③不选。]
19.D[材料体现的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是文化思想,①不合题意。“十三个方面成就”全景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理念、成就和经验,②错误。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整个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世界情怀,③正确。“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均包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相呼应,④正确。]
20.C[题干反映的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未涉及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①不符合题意。从题干可知,“一带一路”推动了共建伙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合作领域广泛,合作成果日益显现,“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②正确。共建“一带一路”实实在在改善了当地民生,促进了共建国家共同发展进步,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实写照,③正确。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④错误。]
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实力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2分)我国积极发展航天事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2分)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所上升,发展航天事业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2分)
22.(1)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始终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积极推动对话和平解决热点问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稳定注入强劲正能量。全球安全倡议五大原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要义,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提供了中国方案。(4分)②中国坚持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植根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实践。《概念文件》为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方案,在这一思想的助力下,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关系,对其他地区和平形成带动效应,可见该文件开辟了新型安全之路。(4分)
(2)①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安全治理核心作用,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得道多助,赢得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的赞赏与支持。(3分)②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国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的步伐始终坚定不移,符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与赞赏。(3分)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我国奉行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全球安全倡议为世界消弭安全赤字等提供了中国方案,有利于促进各国共同发展。(3分)
23.①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2分)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是时代发展的潮流。(2分)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2分)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实施,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分)
24.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北京宣言》的成功签署符合中国和巴勒斯坦14个派别利益,有利于和平解决争端。(2分)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通过签署宣言的形式,达成团结和解的重要共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注入正能量。(2分)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促成《北京宣言》的签署,是中国在中东地区劝和促谈、外交斡旋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为应对各种危险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分)
④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国积极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劝和促谈、停火止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彰显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2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