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6 j q x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6 j q x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第6课 j q x 教案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声母j、q、x。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声母j、q、x。
1.正确认读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声母j、q、x。
新课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有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一些漂亮的气球,仰着头在数气球。一棵大树下,摆放着一张小方桌,桌子上放着切开的西瓜。不远处,还有一只母鸡带着小鸡在追逐蝴蝶。
教师:这幅画面多么有趣!观察情境图,你能找出声母j、q、x的踪迹吗?
学生:母鸡和蝴蝶组成j,女孩手中气球的形状像q,西瓜的切口像x。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三个新的声母j、q、x(板书课题:j q x。)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学习声母j
1.读准音。
(1)教师:你知道这个声母怎么读吗?
学生观察教师的嘴形,模仿发音,同桌互听。
教师:发j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面前部微离硬腭,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发音练习。
(2)教师出示“母鸡、洗衣机”,体会j和“鸡、机”的读音。
教师:将“鸡、机”读得轻且短,就是声母j的发音。
教师示范,学生自由读。
(3)教师出示写有j的卡片,指名读,教师正音。学生开火车读。
2.识记形。
教师:你用哪些方法来识记j?
预设:
学生1:我发现“母鸡”的“鸡”和j的发音很相似,教材上母鸡、蝴蝶组成的形状和j的外形很相似。
学生2:我可以通过自己做手势来记住j。
学生3:我可以编个口诀——一只母鸡,j j j。
(二)探究二:学习声母q
1.读准音。
(1)教师:你知道这个声母怎么读吗?
教师范读,学生观察教师的嘴形,模仿发音。
教师:q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j相同,只是在发q的音时,冲出的气流比发j时要强许多。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发音练习。
(2)教师:读“气球、七个”这两个词语,体会q和“气、七”的读音。
(3)教师出示写有q的卡片,指名读,教师正音。学生开火车读。
2.识记形。
教师:你用哪些方法来识记q?
预设:
学生1:我发现q的形状和教材上的这个粉色气球很像。
学生2:我可以自己做手势比画出一个q。
学生3:我和同桌合作编了一个顺口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只气球绑一起。
(三)探究三:学习声母x
1.读准音。
(1)教师:你知道这个声母怎么读吗?
教师范读,学生观察教师的嘴形,模仿发音。
教师:将“西、戏、喜”读得轻且短,就是声母x的读音。发x时,舌面前部靠近硬腭前部,形成一个窄缝,软腭上升,气流从舌面与硬腭间的窄缝里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发音练习。
(2)教师领读“西瓜、游戏、喜欢”这些词语。教师指名读,正音。学生开火车读。
2.识记形。
教师:你用哪些方法来识记x?
预设:
学生1:我发现教材图片上西瓜切口的形状和声母x很像。
学生2:我可以自己做手势比画出一个x。
学生3:我是利用与x形状相似的物体来识记的,比如打开的剪刀。
(四)探究四:j、q、x的书写
1.教师:看看教材第34页中j、q、x的笔顺,观察它们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j、q、x的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学生书空。
教师:j用2笔写成,占上、中、下3格。注意“”的竖写得要直,到下格后才开始往左弯;点在上格,比第2条线稍高一些。
q用2笔写成,占中格和下格。注意竖要从中格一直写到下格,不要碰到第4条线。
x用2笔写成,占中格。先写右斜,从左往右写,再写左斜,从右往左写。注意左斜、右斜的角度要一致,都从第2条线起笔,在第3条线收笔。
3.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教师巡视,点评。学生反复练写。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不仅知道了j、q、x的发音和识记方法,还学会了正确、美观地在四线格中书写j、q、x,学到了不少关于j、q、x的新知识。
课后任务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书写j、q、x时的注意事项,然后制作j、q、x的拼音卡片。
第6课 j q x(第2课时)
1.正确拼读j、q、x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打鼓、下棋”等词语,认识“打、棋”等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在一起》。
正确拼读j、q、x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正确拼读j、q、x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三拼音节,初步掌握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
知识回顾
1.变魔术,区分形近字母。
教师:在上课前,老师先给你们变个魔术吧!
(1)拿出韵母卡片i,请学生认读。教师将折好的钩展示出来,卡片变成声母j,再次请学生认读。
(2)拿出声母卡片b,请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d,再让学生认读。倒过来,变成p,请学生认读。翻个面,变成q,再让学生认读。
2.教师:同学们真是厉害呀!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汉语拼音大家族里的成员——j、q、x。(板书课题:j q x。)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学习声母j、q、x的两拼音节
1.学习j、q、x与i组成的两拼音节。
教师:看看教材第34页下面的音节,自主拼读j、q、x与i组成的两拼音节。
学生分组练读j、q、x与i组成的四个声调。开火车读,教师正音并提醒两拼音节的拼读规则: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2.学习j、q、x与ü组成的两拼音节。
(1)教师:小i和j、q、x交朋友后组成了新的音节。看见i和j、q、x玩得这么开心,小ü也想和j、q、x一起玩。于是,他脱下头上的帽子,非常有礼貌地对j、q、x说:“你们好,我是小ü,我可以和你们交朋友吗?”j、q、x会答应小ü的请求吗?
教师:看看教材第34页右下角,说说小ü和j、q、x放在一起前后的变化。
学生:小ü跟j、q、x在一起之后,头上的两个小点没有了。
教师:这两个小点就是小ü的帽子。正是因为小ü很有礼貌,所以j、q、x愿意和他做朋友。于是j、q、x就和小ü手拉着手,一起做起了游戏,嘴里还唱着:“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就摘帽,小ü见到j、q、x,去掉两点还念ü。”
(2)课件出示儿歌,师生共同拍手唱儿歌,巩固新知。
(3)教师:看看教材第34页右下方j、q、x与ü组成的音节,我们一起练习拼读。
【设计意图】j、q、x与ü相拼,ü上两点要省略的规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借助生动的故事、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学生记忆,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学习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探究二:学习声母j、q、x的三拼音节
1.教师:小i、小ü都和j、q、x交上了朋友,这可急坏了小a,它也想来交朋友。可是j、q、x却有一个怪脾气,小a要想和j、q、x交朋友就一定要请小i来帮忙,没办法,小a只好去请小i了,一边走还一边在嘴里念叨着:“j、q、x脾气怪,不和小a单独见,小a要见j、q、x,必须小i来联系。”
2.(课件出示jiā的拼读示意图)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音节jiā。
教师:jiā是几拼音节?
学生:三拼音节。
教师:这个三拼音节中,声母是?
学生:j。
教师:介母是?
学生:i。
教师:韵母是?
学生:a。
3.教师:你还记得三拼音节的拼读口诀吗?
学生:声短介快韵母响,三音连读很顺当。
教师:读读教材第34页下面的三拼音节。
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教师指名读并正音。
(三)探究三:学习词语、生字和儿歌
教师:我们今天学习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本领可大了,它们能帮助我们认识许多词语和生字。
1.学习词语、生字。
(1)教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片,并按照顺序说一说图中的小动物在做什么。
学生:打鼓、下棋、搭积木。
(2)教师出示分别写有“打鼓”“下棋”“搭积木”的卡片,范读,指名读。
(3)教师出示分别写有“打”“棋”“积”“木”的卡片,指名读,讲解这4个生字。
教师:请你观察第二幅图片,联系棋盘体会。“棋”的左边是木字旁,因为最初的棋盘是用木头制作的。
2.学习儿歌。
(1)教师:请你自主拼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所学的拼读方法进行拼读,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圈画出关于j、q、x的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重点练读。
(2)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全班齐读。
(3)师生互动,理解课文。
教师:儿歌中有什么动物?
学生:小黄鸡、小黑鸡。
教师: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刨刨土,捉捉虫,青草地上做游戏。
教师:它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欢欢喜喜。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声母j、q、x和韵母组成的带调两拼音节、三拼音节,掌握了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知道了j、q、x和ü相拼时ü上两点要省略的拼写规则。还借助拼音,正确认读了“打鼓、下棋、搭积木”3个词语,认识了“打、棋、积、木”4个生字,正确朗读了儿歌《在一起》。
课后任务
1.读读声母j、q、x和韵母组成的两拼音节、三拼音节。
2.给爸爸妈妈读读本节课所学的词语、生字和儿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