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4 d t n l 教案(2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4 d t n l 教案(2课时)

资源简介

第4课 d t n l 教案
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d、t、n、l。
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d、t、n、l。
1.正确认读声母d、t、n、l,读准音、认清形。
2.能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d、t、n、l。
新课导入
教师:拼音大家庭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艺术节。在节日的当天,我们一起认识的单韵母——(教师示意学生一起回顾。)a、o、e、i、u、ü,以及声母——b、p、m、f都风风火火地赶来了。在这场盛会上,我们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那就是——d、t、n、l。(板书课题:d t n l。)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学习声母d、t
1.读准音。
(1)教师:你知道这两个声母怎么读吗?
教师范读,学生观察教师的嘴形,模仿发音。
教师:发d的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不颤动。发t的音时,发音部位、方法与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发音练习。
(3)教师出示分别写有d、t的卡片,每出示一张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正音,学生开火车读。
2.识记形。
(1)教师: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它们在形状上分别跟哪个声母相似。
学生:地上的鼓跟旁边的木棍组合起来像d,伞柄像t。
(2)识记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d、t。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识记d和t?
预设:
学生1:我能用手势比画出d和t的形状。(手势识记。)
学生2:我发现b与d的形状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左下半圆是d,右下半圆是b;f与t的字形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一根伞柄像t,一根拐杖像f。(对比识记。)
学生3:我能借口诀识记d和t。小鼓敲响d d d,伞柄朝上t t t。
(二)探究二:学习声母n、l
1.读准音。
(1)教师:再次观察插图,你知道n、l这两个声母怎么读吗?
教师范读,学生观察教师的嘴形,模仿发音。
教师:发n的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发l的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提示:教学时,教师要放慢发音速度,拉长发音过程,可让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的两侧通过的感觉;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的感觉。
(2)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发音练习。
(3)教师指名读,学生辨别是n还是l。
(4)教师出示分别写有n、l的卡片,每出示一张卡片,指名读并正音,学生开火车读。
2.识记形
(1)教师:观察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它们在形状上分别跟哪个声母相似。
学生:门像n,鼓棒像l。
(2)识记方法。
教师: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多种方法来识记n、l。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识记n和l?
预设:
学生1:我能用手势比画出n和l的形状。(手势识记。)
学生2:我借助学过的声母识记,我发现n是m的一半。(对比识记。)
学生3:我能借口诀识记n和l。一个门洞n n n,一根小棍l l l。
(三)探究三:学习d、t、n、l的书写
1.教师:看一看教材中d、t、n、l的笔顺,观察它们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d、t、n、l的笔顺及其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挑选写得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师生互评,学生反复练写。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不仅知道了d、t、n、l的发音和识记它们的方法,还学会了在四线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d、t、n、l。
课后任务
1.制作d、t、n、l的拼音卡片。
2.学会区分b与d、t与f、n与m。
第4课 d t n l(第2课时)
1.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带调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大地、马路”等词语。认识“大、马”等生字。
3.正确朗读儿歌《小白兔》。
1.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带调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大地、马路”等词语。认识“大、马”等生字。
1.正确拼读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带调音节。
2.借助拼音,正确认读“大地、马路”等词语。认识“大、马”等生字。
新课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我们曾经帮助b、p、m、f和ɑ、o、i、u交上了朋友,你们还愿意帮助d、t、n、l交朋友吗?
学生:愿意。
教师:看,不远处的单韵母ɑ、e、i、u、ü也正发愁找不到新朋友呢!我们帮帮它们吧!
(板书课题:d t n l。)
新知探究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拼读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
1.学习d与单韵母的拼读。
(1)教师将写有声母d的花朵形卡片和写有单韵母ɑ、e、i、u的蜜蜂形卡片分发给5名学生,然后让持有声母d的花朵形卡片的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说出一个音节,如dɑ,这时拿写有ɑ的蜜蜂形卡片的同学走上讲台。
(2)教师出示音节dā、dá、dǎ、dà,dē、dé、dè,dī、dí、dǐ、dì,dū、dú、dǔ、dù,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3)教师:朗读教材第26页插图下方第一行的音节。四人为一组,组长任意读一个音节,其他组员跟读。
2.学习t与单韵母的拼读。
(1)教师将写有声母t的花朵形卡片和写有单韵母ɑ、e、i、u的蜜蜂形卡片分发给5名学生,然后让持有声母t的花朵形卡片的学生走上讲台。教师说出一个音节,如tɑ,这时拿写有ɑ的蜜蜂形卡片的同学走上讲台。
(2)教师出示音节tā、tá、tǎ、tà, tè,tī、tí、tǐ、tì,tū、tú、tǔ、tù,全班齐读、开火车读。
(3)教师:朗读教材第26页插图下方第二行的音节。四人为一组,组长任意读一个音节,其他组员跟读。
3.学习n与单韵母的拼读。
(1)教师拿出一个转盘,中心标有声母n,最外圈标有单韵母ɑ、e、i、u、ü。
教师:我来找一位同学转动转盘,观察指针指向哪个单韵母,这名学生就将这个组合写在黑板上。
(2)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尝试拼读黑板上的拼音吧!
(3)教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教材第26页的第三行音节。
教师指名读,正音,再指名读,齐读。学生自由练读。
4.学习l与单韵母的拼读。
(1)教师:我们看一看这个音节(课件出示声母l和单韵母ü。),请你尝试拼读一下。
教师指名拼读,若有误,教师正音。
(2)教师: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字母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l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组成哪些音节。
学生自由说,同桌之间相互补充。
(3)教师:朗读教材第26页最后一行音节,先自己读一遍,然后同桌对读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拼读练习,教师正音。
5.拼读比赛。
教师:我们进行“谁是拼读小能手”的比赛,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拼读这些音节。可以小组推举代表参加,也可以毛遂自荐参加比赛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进行声母d、t、n、l和单韵母ɑ、e、i、u、ü的拼读练习。教师采用小组比赛、对抗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练习拼读音节。
(二)探究二:认读词语“大地、马路、泥土”,认识生字“大、马、路、土”
1.认读词语。
(1)教师:请同学们看教材中第27页最上面的图片,说说图片上分别画了什么内容。
学生:大地、马路、泥土。
(2)教师结合实际讲解大地、马路、泥土的意思。
教师:大地指的是广大的地面。马路就是城市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泥土则是小草、野花生长的地方。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教师再指名读,正音。学生自由练读。
(4)交流: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路?你还知道哪些和泥土有关的东西?
2.学习生字。
(1)学习“大”字。
教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节课需要认识的4个生字。第一个字是“大”,你知道“大”与哪个形容词相对吗?
学生:“大”与“小”相对。
教师:你能给“大”字组词吗?
学生:大地、大树。
(2)学习“马”字。
教师:第二个字是“马”,你见过马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马是高高大大、威风凛凛的。
教师:你能给“马”字组词吗?
学生:木马、马车。
(3)学习“路”字。
教师:第三个字是“路”,你平时会在哪里等红绿灯?
学生:路口。
教师:你能给“路”字组词吗?
学生:道路、路灯。
(4)学习“土”字。
教师:请你观察图画中的泥土,你在哪里见过“土”?
学生:花坛中、麦田里。
教师:你能给“土”字组词吗?
学生:土地、尘土。
(5)同桌互读。
(三)探究三:朗读儿歌《小白兔》
1.整体感知。
教师:观察插图,说说图上是什么小动物。
学生:小白兔。
教师: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耳朵长,尾巴短、三瓣嘴。
2.圈画音节和熟字。
教师范读儿歌,学生感受朗读节奏。
教师:自主拼读儿歌中已学的音节,试着拼读陌生的音节,同桌之间交流,圈画出认识的字。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题目“小白兔”中“兔”字的拼音“tù”,你能读出来吗?
学生拼读“兔”字的音节,教师正音。
3.朗读儿歌。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指名读。教师正音后学生齐读。
(2)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之间比赛读儿歌,读准“兔、穿”。
课堂小结
本节课,正确拼读了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借助拼音,正确认读了“大地、马路、泥土”3个词语,认识了“大、马、路、土”4个生字。还朗读儿歌《小白兔》。
课后任务
1.熟练拼读d、t、n、l和单韵母ɑ、e、i、u、ü组成的音节。
2.借助拼音给爸爸妈妈拼读“大地、马路、泥土”3个词语。
3.熟读儿歌《小白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