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二 教案1.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2.正确辨读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1.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2.正确辨读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8个生字,会写2个字和1个笔画。新课导入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拼音本封面,把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和同桌交流。同桌相互交流。新知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生字,会写“九、王”和笔画横折弯钩1.熟悉拼音本封面。教师:观察教材中的拼音本封面,说说需要在封面上填写什么信息。学生:需要填写学校、班级、姓名。2.学习生字。(1)教师:今天,我们通过拼音的封面来学习几个新字。(课件出示生字。)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交流识记方法。(2)教师:关于“王”字有个巧记口诀——三横一竖写个王,天地人和立中央。拼音本上的“王”是这位同学的姓,“川”是他的名。姓是表明家族的字。除了“王”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姓氏?学生:张、吴、李、赵、刘、孙、周、郑。教师:我们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忆“校”和“姓”字:木+交=校,女+生=姓。你能分别给它们组词吗?学生:学校、校园,姓名、姓氏。教师:“本”和“班”字,你能给它们组词吗?学生:本子、课本、书本,班级、班会、班长。(3)教师: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这些生字?学生自由交流。3.会写“九、王”和笔画横折弯钩。教师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九、王”,引导学生认读并观察。(1)教师示范书写“九”,相机指导新笔画横折弯钩的书写。学生跟着教师书空。横折弯钩:先写横,再向左略斜往下方行笔,然后向右圆转,最后向上出钩。钩的写法与竖弯钩相同。九:第2笔横折弯钩横段左低右高,弯钩圆转自然。(2)教师示范书写“王”,并指导书写要点。学生跟着教师书空。王:第2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上。三横之间的距离要均衡,最后一横最长。学生先在田字格里描红,再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4.活学活用。教师:根据教材上的拼音本封面,在你的拼音本封面上填写自己的信息。学生填写,教师指导。(二)探究二:读一读,读准声调1.教师:还记得两拼音节的拼读口诀吗?学生: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教师:同学们记得非常清楚。那你们能借助口诀来读一读下面这些音节吗?教师出示音节,指名让学生回答。2.教师:下面我们加上声调再来读一读。(1)出示音节,学生开火车读一读。(2)玩“我指你说”的游戏。一名学生上台用手指音节,另一名学生读出其所指的音节。(3)学生自由读,齐读,同桌对读。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借助拼音本封面认识了8个生字,会写了2个字和1个笔画;正确辨读了4组声调不同的音节。课后任务1.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拼音本封面上的信息。2.通过练习,准确认读带声调的音节。语文园地二(第2课时)1.正确区分两组形近声母,认读相关音节词。2.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1.正确区分两组形近声母,认读相关音节词。2.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正确认读学过的字,知道识字能帮助学习拼音,拼音能帮助识字。新课导入1.做“我摆你猜”的小游戏。指名学生摆字母形状,其他学生举手猜。假如有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的字母,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学生摆出b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摆出d进行辨别。2.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瞧,它们来了。【设计意图】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知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区分形近声母出示字母卡片b和d、f和t。(1)教师:谁能准确地认读它们?说一说你区分它们的办法。学生认读后,说出自己区分形近声母的方法。教师:请大家一边做手势操,一边和老师一起念儿歌。剪刀尖朝上,d b不会忘。伞尖儿朝下f,伞尖儿朝上t。第一次读儿歌时,教师需要先根据剪刀的形状,用手比画d、b的形状;然后带领学生多读几遍儿歌。(2)比一比,读一读。教师:先自己拼读这些音节,然后同桌之间相互练读。教师指名学生领读,并相机正音。(二)探究二:发现生字读音中的相同韵母1.读一读,连一连。(1)教师:请读一读这9个字。学生认读,教师相机正音。(2)教师:请你把这些字的音节写在字的上方。教师:观察每一行字的音节中的韵母,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第一行字的音节中都有韵母a。学生2:第二行字的音节中都有韵母i。学生3:第三行字的音节中都有韵母u。(3)教师:请你把每行字与相应的韵母连起来,并再次朗读这9个字。学生完成连线后,朗读这9个字。2.玩“抢答”的游戏。教师随机说一个韵母,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读音中带有这个韵母的汉字。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正确区分了两组形近声母,认读了相关音节词;发现了生字读音中的相同韵母。课后任务给爸爸妈妈读一读“用拼音”中的音节和音节词。语文园地二(第3课时)1.朗读、背诵《画》。2.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1.朗读、背诵《画》。2.在大人的帮助下,阅读《小白兔和小灰兔》,了解故事内容。朗读、背诵《画》。知识回顾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几个带拼音的字,说说生字读音中的韵母。教师指名学生回答。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新知探究合作探究(一)探究一:学习古诗《画》1.读一读。教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把全诗读熟。教师范读、小组互读、全班齐读。2.理解古诗内容。教师: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诗的内容,思考诗中的景物与生活实景的不同。(1)学习前两句。教师:“远看山有色”是说,从远处看,山的颜色清晰可见。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幅画面,再读一读这一句诗,注意正确停顿,读出美感。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教师:“近听水无声”,溪水从山间流出,但是凑近去听,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1:可能是周围的环境太喧闹,所以听不到流水的声音。学生2:也许这不是真正的流水。教师:让我们带着疑问,接着学习这首诗的后两句。(2)学习后两句。教师:“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春天到了,百花盛开,但是现在春天过去了,花儿依旧没有凋谢,还在静静地开放。行人走到了小鸟的旁边,小鸟却没有被惊飞。春天过去了,花儿怎么还在开放呢?人来了,小鸟为什么不飞走呢?学生交流诗中所描述的景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预设:这首诗所描述的是一幅画,所以描述的景物与现实情景不同。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教师引导学生适当重读差异之处,以突显“画”的特点。(二)探究二:和大人一起读《小白兔和小灰兔》1.读故事。(1)教师范读《小白兔和小灰兔》。(2)学生自主拼读故事中认识的音节,不认识的音节可以先用铅笔圈画出来,再请教同学或老师。(3)学生自主阅读,同桌互读。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加以指导。2.理解故事。教师:老山羊收白菜时,懂事的小白兔和小灰兔都来帮忙。为了感谢他们俩,老山羊分别送给他们一车白菜,小白兔和小灰兔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小灰兔收下了白菜,小白兔却要了一包菜籽,回家种上了。教师:这之后他们做了什么呢?学生:小白兔常常给白菜浇水、施肥、拔草、捉虫;小灰兔不干活了,饿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教师:过了些日子,他们为什么又去老山羊家?学生: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又到老山羊家要白菜;小白兔挑了一担自己种的白菜送给老山羊。教师: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3.学生再读故事,注意读准字音。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画》;和老师一起读了《小白兔和小灰兔》,懂得了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获得真正的成果的道理,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课后任务1.背诵古诗《画》。2.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小白兔和小灰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