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六 文明与和谐序号 核心问题 自我评价1 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2 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3 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4 怎样正确面对文化多样性 (怎样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 ★★★5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是什么 ★★★6 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7 我们应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9 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 我国面临怎样的人口现状 ★★★11 我国面临怎样的资源形势 ★★★续表序号 核心问题 自我评价12 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 ★★★13 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4 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5 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6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政治制度各是什么 ★★★17 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18 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9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源是什么 ★★★20 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21 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22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23 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如何共同行动 ★★★25 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26 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27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8 我国应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29 我国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 ★★★30 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考点一 守望精神家园1.中华文化具有什么特点 ★★★(九上:P59)(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薪火相传、历久弥新。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九上:P60~P61)(1)中华文化的价值: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2)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 ★★★(九上:P62)(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4.文化多样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九下:P7~P8)(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5.为什么要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九下:P38~P39)(1)中国积极主动地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各国应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6.怎样正确面对文化多样性 (怎样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 )★★★(九下:P8~P9,P37)(1)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2)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3)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7.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是什么 ★★(九上:P63)(1)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2)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3)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4)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5)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6)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8.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九上:P62~P64)(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2)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9.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九上:P65)(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1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是什么 ★★★(九上:P67~P68)(1)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11.爱国主义的意义和本质是什么 ★★(九上:P67)(1)意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2)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12.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九上:P67,P69)(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13.我们应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九上:P69)(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4)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九上:P71)(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3)公民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5.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上:P70~P72)(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16.青少年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上:P72)(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考点二 建设美丽中国1.我国面临怎样的人口现状 ★★★(九上:P75)(1)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2)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2.我国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九上:P76)(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3.我国是如何重视人口问题的 ★★(九上:P76)(1)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3)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3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4.我国面临怎样的资源形势 ★★★(九上:P78)(1)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5.我国面临怎样的环境形势 ★★★(九上:P79)(1)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2)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6.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九上:P80)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7.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九上:P81~P82)(1)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3)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8.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九上:P83~P84)(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9.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九上:P85~P87)(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10.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九上:P85)(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考点三 中华一家亲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和政治制度各是什么 ★★★(九上:P91)(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3)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九上:P91~P92,P96)(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3)我国各族人民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3.国家怎样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九上:P94~P95)(1)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3)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4.怎样正确理解“一国两制” ★★(九上:P99)(1)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一国”与“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5.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方针是什么 ★★(九上:P100)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6.为什么说祖国统一大业必然会实现 ★★(九上:P102)(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3)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7.解决台湾问题的措施有哪些 ★★★(九上:P102~P103)国家 ①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②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③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续表公民 ①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②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考点四 中国人 中国梦1.什么是中国梦 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 ★★(九上:P106~P107)(1)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原因: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指导思想各是什么 ★(九上:P109)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从2023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九上:P110)时间 奋斗目标从2023年到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4.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九上:P113~P114)(1)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2)必须走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即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5.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源是什么 ★★★(九上:P115)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怎样做自信的中国人 ★★★(九上:P116~P118)(1)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2)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3)胸怀理想、求真务实、满怀激情、锲而不舍。(4)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考点五 共建繁荣世界1.当今世界的整体特征是什么 ★(九下:P3~P4)这是一个开放、发展、紧密联系的世界。2.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九下:P5~P6)(1)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3.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哪些影响 ★★(九下:P6~P7)(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②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2)消极影响: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4.我们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九下:P7)(1)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2)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5.当今世界格局的表现及其积极影响是什么 ★★(九下:P10~P12)(1)表现: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2)积极影响:①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②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6.当今世界,国家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九下:P14)(1)特点: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整个世界复杂多变。(2)国家交往方式: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①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②国际竞争的要求: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7.我国努力推动建设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九下:P14)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的努力。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九下:P18)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9.青少年应怎样维护世界和平 ★★(九下:P19)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10.世界各国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和行动是什么 ★(九下:P19~P21)(1)原因:①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②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2)行动:①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②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1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九下:P22~P23)(1)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命运共同体。(2)人类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3)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1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如何共同行动 ★★★(九下:P24)(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13.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九下:P24)中国积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14.青少年怎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九下:P25)(1)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关注他人的命运,增进包容与合作。(2)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5.在世界舞台上,中国担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九下:P29~P32)(1)贡献中国力量:①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②中国采取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贡献中国智慧:①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②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③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展现中国形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赢得了广泛国际赞誉,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显著提升。16.中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时应注意什么 ★★(九下:P30,P32)(1)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7.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九下:P35~P36)(1)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2)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3)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18.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机遇 ★★(九下:P41~P42)(1)国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在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经验、基础设施等领域为实现经济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国际: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引领作用越来越大。19.当前中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 ★★(九下:P44~P45)(1)国内: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和风险。②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转型升级。(2)国际: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带来各种风险和挑战。20.我国应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与挑战 ★★★(九下:P45)(1)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2)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3)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21.我国如何积极谋求自身发展,提高竞争力 ★★★(九下:P47~P48)(1)要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2)要积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3)要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4)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2.中国如何与其他国家共享发展机遇 ★★★(九下:P49~P51)(1)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2)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3)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契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