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四 促进法治建设序号 核心问题 自我评价1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我国的宪法原则有哪些 ★★★3 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4 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5 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6 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7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8 怎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9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10 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1 如何做到珍视自由 ★★★12 如何践行平等 ★★★13 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如何坚守公平 ★★★14 正义的价值是什么 怎样维护正义 ★★★续表序号 核心问题 自我评价15 我国为什么要选择走法治道路 ★★★16 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7 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18 怎样厉行法治 ★★★考点一 坚持宪法至上1.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八下:P4)(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八下:P5)(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八下:P5、P8)(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2)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4.我国是如何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八下:P5、P6)(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5.最大的人权是什么 ★(八下:P8)人民幸福生活。6.国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八下:P9、P10)立法机关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行政机关 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机关 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 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分别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层面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7.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八下:P16)(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2)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核心价值追求)8.怎样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八下:P16~P18)(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3)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9.宪法的地位是怎样的 ★★★(八下:P21、P22、P24、P25)(1)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①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③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④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10.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八下:P25)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1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八下:P26、P27)(1)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2)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12.怎样加强宪法监督 ★(八下:P27)(1)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2)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13.我们应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八下:P29~P31)(1)学习宪法。(2)认同宪法。(3)践行宪法。考点二 理解权利义务1.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八下:P3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2.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 ★(八下:P35、P36)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等自由、监督权。3.为什么要珍惜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八下:P3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4.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 ★★(八下:P36)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5.人身自由包括的内容和地位是什么 ★(八下:P36、P37)(1)内容: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6.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 ★★(八下:P38)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7.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 ★(八下:P39~P41)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8.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八下:P43、P44)(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9.公民维护权利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八下:P44~P46)和解 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 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仲裁 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诉讼 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10.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八下:P48~P52)(1)遵守宪法和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5)劳动。(6)受教育。(7)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8)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等。11.维护国家利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八下:P49)(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12.为什么要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八下:P50)(1)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13.为什么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 ★(八下:P52)(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任何逃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4.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八下:P54)(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15.如何正确对待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八下:P55)(1)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16.怎样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八下:P57)(1)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考点三 崇尚法治精神1.自由具有怎样的特点 ★★★(八下:P99)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法治与自由的关系是怎样的 ★★★(八下:P100)(1)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3)法治是自由的保障。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八下:P101~P103)(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3)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如何做到珍视自由 ★★(八下:P104)(1)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5.如何践行平等 ★★(八下:P105、P106)(1)要反对特权。(2)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3)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6.为什么要坚守公平 ★★(八下:P110)(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7.正义的价值是什么 ★★(八下:P111~P113)(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8.如何坚守公平 ★★(八下:P115、P116)(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公平的环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9.怎样守护正义 ★★(八下:P117、P118)(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考点四 建设法治中国1.我国为什么要选择走法治道路 ★★★(九上:P45~P48)(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3)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2.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九上:P45、P46)(1)实行良法之治。(2)实行善治。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九上:P49、P50)(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4.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什么 ★★(九上:P51)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5.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九上:P52、P53)(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3)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6.怎样厉行法治 ★★★(九上:P53~P55)(1)指导方针: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4)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5)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7.建设法治国家,为什么要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九上:P55)(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